技术与性别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技术与性别

技术与性别

7.7

作者: [英] 白馥兰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
译者: 江湄  |  邓京力
出版年: 2010-7-1
页数: 43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 9787214042019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物质文化史,也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妇女史。《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反对以西方的“科学”标准评估中国传统社会的科技成就,然后得出“中国为什么未能产生现代化”的若干答案。它力主将科技看做是表达与塑造中国文化、社会形态的有力的物质形式,并采取这样一种视角考察了宋代至清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技术”,从家庭空间到生活、女性的纺织生产、女性生育与保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如何强有力地传播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规则与女性角色。然而,与我们对于传统女性的传统认识不同,作者认为,妇女并非父权、夫、权的被动牺牲品,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社会秩序的积极有力的参与者。

作者简介:

白馥兰(Francesca Bray)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研究兴趣集中于农业体系、日常技术、社会性别、医疗与身体等方面,并专攻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曾居住在马来西亚乡村参加稻田种植。现任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其主要著作除本书外,尚有李约瑟主编《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之第六卷第二分册(农业)(1984)、《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1994)、《明代中国的技术与社会,1368—1644年》(2000)。本书于1997年出版后,曾于1999年获美国技术史学会所颁发的德克斯特奖(DxterPrize)。

目录:

插图与表格

中国朝代

致谢

导言:日常生活的结构:科技、妇女和文化史

第一部分 建筑一种传统:中国社会空间的释义

第一章 房屋的形式和涵意

空间和文献材料

帝制中国晚期的房屋:具体样式

房屋样式的审美性

屋檐下的景观

建筑的融会

第二章 编成密码的父权制

有墙壁的领地

一个道德的建筑模块

房屋的中心:祭坛和炉灶

家族血脉的延续:棺材和床

内部的分界:标示道德秩序

对女性的压制

第三章 关于中国房屋的文本

书写文本

文本专家

第二部分 妇女的工作:织出社会结构中的新图案

第四章 权力的结构——妇女工作的规范意义

“妇工”的观念:妇女作为臣民

布与社会

中古时代的劳动分工和女性工作的价值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劳动分工的变化

财富、时尚与一个新的精英阶层:宋代丝织业的变化

棉织品的繁荣

明清的丝织业

第六章 妇女的工作和地位

技能、知识和地位

女性的美德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妇女的工作和家庭地位

联系与隔离:织物和领域的分离

妇女的工作和父权制

第三部分 母亲身份的意义:生育科技及其功用

第七章 医学史和性别史

透过模糊的酒杯:功效问题

身体是什么?

医者、正统和权力

医案:谁的声音?

第八章 生育医学与繁衍的双重性

生育的医学理论

流产的正统应用

调经、生育和健康:女人的双重形象

第九章 生育的等级制度

孩子:有限的福祉

天性、养育和母子间的纽带

母性角色的倍增:妻、妾和侍女

妻子的角色

结语 妇女科技与文明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