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清代学政规制与皇权体制

0.0

作者: 安东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页数: 340
定价: CNY 8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0104654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内容简介:

自秦汉至明清,皇权始终是中国典章制度建构的核心。清代设官分职,意在分权制衡,以确保皇权的无上权威,而“内外相维”与“小大相制”是其重要取径。清代学政职掌各地学校士习文风,出入于京官、外官之间,其地位升降与权限划分体现出直省权力格局的分权与制衡,从而维系皇权统摄的行事与用意。

由于清朝重在以例治事,历朝官修政书与史书中关于学政官制的记载与描述不免有所矛盾,甚或与当时通行事例有所出入,而后人观念又受到近代法理体制的影响与制约,理解认识綦难纷乱。按照当下的观念,学政多被定位为“地方官”或“(地方)教育行政官”,无疑是对清朝体制误解的明显表征。因此,通过梳理清代学政设置、运作及变革过程的相关规制与基本史实,可以展现学政在清朝京官、外官体系之中的身份、地位与权限及其演变,进而凸显清代皇权体制中“内外相维”与“小大相制”的用意及其成效。

本书打破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学科壁垒,既梳理清前期学政规制变化与皇权体制的关系,又注重清后期皇权衰落格局下学政权能的变通与规制的变革。随着近代中国政体的巨大变革,此前皇权体制的结构与立意渐已隐而不彰,清末按照外官、中央视学官及各省教育行政长官改革学政规制的思路却仍然制约着后人对清代学政的认识。隐伏其间的古今中外政体与观念的区别与纠葛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安东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学政设置与用意/15

第一节 学政规制渊源/15

第二节 学政官制改革/26

第三节 学政的考核制度/46

第二章 学政的定位与履职/61

第一节 衙署建制与调整/61

第二节 从考差到差满更换/83

第三节 访察密奏的权责/113

第四节 与同省官员关系/127

第三章 咸同兵燹与学政地位/146

第一节 稽查教门会党/146

第二节 应对咸同兵燹/162

第三节 内外失据/183

第四章 变通学政权能/190

第一节 编纂学政公牍/190

第二节 联络官绅创办书院/202

第三节 推动变法维新/220

第五章 学政改制与裁撤/239

第一节 学政与学堂/239

第二节 停科举与变职能/251

第三节 裁撤学政/262

第四节 改设提学使司/277

结 语/302

征引文献/309

人名索引/322

后 记/329

展开全文
热门标签: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