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那点事也能拿来说事
2010-09-16
其实我想给三分的,因为书中张向东同学做了太多3G门户的广告,也拍了太多邓裕强同学的马屁,次数之多,令人发指呀。
但是想起之前和向东同学的一面之缘,我又深刻怀疑了这种作秀或许是其性格使然,人家很自然的在表现,在我等这种思想僵化的程序员眼中才变成了做作,想到这点,所以还是打回四分好了。
其实这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书,一来向东是我同行(都差不多是竞争对手的同行了),二来书中的人物都是我喜欢的,无论豆瓣,土豆,去哪儿,还是最后有点不够分量的译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创始人都是我喜欢的类型。那种聪明,勤奋,而因为成就有限还没有被彻底神化的人们,一向都是我喜欢的。
每篇访谈都如此短小,奸商排版的关系,字数更少,这样阅读起来更快捷方便,我不喜欢李想,但我认可他说的,书这玩意,有很多时候废话多过有用的内容。而这本书,虽然也充斥了向东关于自己那点生意的废话,但总体来说,废话的比例还不错,因为总字数少嘛。
一本3个小时就能翻完的书,翻完之后,毫不犹豫地推荐给我两个伙伴,因为我感到了沮丧而欣慰,沮丧的原因是,原来自己的格局,最大也不过书中那些受访者的档次。欣慰的关键是,原来比我聪明,比我勤奋的人,现在也不过如此嘛。
我相信如果这批人在10年前开始创业,也许成就不会在丁磊他们之下,很不辛,他们是在5年前开始的,所以注定了格局和空间的受限,《异类》那本书还没来得及看,但书中的观点我已接受,你的成就,有时跟出生的年份关系很大,出生的年份又和你创业的年份关系很大,所以决定了你的成就获得的尺度。
互联网,在当下的中国,其实利润率和成长性未必比传统行业强多少,传统行业更容易被颠覆性创新,而中国的互联网,由于几个超级巨头的存在,颠覆性创新的难度远远大过传统行业,我忽然很奇怪自己的信仰,我如此不看好互联网,却依然把它作为自己的信仰,也许这就是命运。
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本介绍中国创新互联网公司的书《行走的榜样》,果然里面介绍的所有公司几乎都挂掉了,但是今天的这本《创业者对话创业者》中的受访者,我却相信他们中有人会成为真的大企业,比如迅雷,比如豆瓣(其实我个人极其不看好豆瓣,在中国,兴趣是一回事,生意往往是另一回事)。但不太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了,还是那句话,格局受限,竞争门槛太高。
也许,移动互联网还有机会,可是,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