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人人都爱经济学
2011-09-27
第一章。经济学是什么。
原创成分最多的发明:20世纪60年代 ?~两弹一星?
30年来的巨大进步:改革和开放
改革:用市场取代原来的计划
开放:打开国门,跟全世界做生意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俗称《国富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
要满足欲望就得有满足的手段,经济学把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叫做资源。
资源特点:稀缺。
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所以资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都存在如何更好配置的问题。
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配置,就是放,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放到哪里去。
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有效率。
?帕雷托效率。
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和市场。主要用计划方法配置资源的经济叫计划经济。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是一种由个别人(计划部门)说了算的经济,是一个公众不能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经济。(集体的力量更强大)
市场经济就是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的经济,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个人自发的力量更强大)
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机会考虑:做事的真正成本,不是为做一件事已经付出的多少,而是为做它所必须放弃的那些东西。当你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哪种选择所放弃的更多。
经济学家的特殊思维方式:
第一个是边际考虑。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本质。
边际考虑是一种只看现在和将来而不管过去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过去了的事情就是过去了,它对人们现在的决策没有影响。
我们不必总是记挂过去,只需要考虑新增加的因素和它引起的后果就可以了。
例:足球比赛~去之前下大雨~
情况1:已经买票~很贵~不能退票
情况2:送的票~不能转手不能退
自己买票去看的比送票的可能性更大些,这样做是不理性的~其实这两种情况对是否去看比赛的决策的影响是一样的。
买票的钱拿不回来了,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即一旦支出就无法收回的成本。
看比赛取决于从现在开始将要发生的情况,必须进行边际考虑,看新增加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的比较。
增加的收益:看比赛的愉悦感。
新增加的成本:淋雨的不舒服。
边际产量递减。后一个没有前一个多,新增加的人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
例:农民得到的稻米的多少取决于农民的劳动贡献有多大~不能是平均值~稻米是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对总产量也有贡献~并非全是农民的~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必须进行边际考虑。
最后一个人的产量决定所有人的产量和工资,不是第一个人的产量,也不是平均产量。这就是边际决定的原理。(大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
经济学把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东西,叫效用。我们消费就是为了获得效用,而且是最大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
例:馒头~第十个没有第一个好吃
例:物品的价值取决于最后一个的价值。边际决定~
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研究从只关注供给,转而关注需求;从只研究客观因素,转向研究主观因素,为建立更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开辟了新道路,奠定了现代经济学基础。边际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经济学最有力的思维当时之一。
经济学的第二个独特思维方式是机会成本考虑。
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就是由于做这件事情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价值。(就是放弃的最大的价值)是没有发生过的,跟该事情没有直接关系。会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
会计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经济成本,也就是减去机会成本。
例:政府部门上班 年薪10万~
开餐馆年收入11万~减去成本10万~会计利润是1万~
经济学来讲至少赔了9万!
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不要只看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因为做这件事情,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这件事情就不值得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
一个社会的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它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才是最佳的选择。进行正确的配置,市场是最好的手段。说到底,市场是一种拍卖机制,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会引导资金流向有利润的地方。
经济学的第三个独特思维方式是均衡考虑。
均衡是一种暂时的精致状态,静止意味着事物让自己的某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会稳定一段时间。
均衡就是一种稳态,一种确定,因为至少暂时不会变化。只有当事情处于不变状态时,人们才有机会观察、认识它们。如果事情从不停下来,变化无常,要认识它们是困难的。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是一点一点发生的。
均衡也是一点一点达到的,这是边际考虑的结果。边际好处叫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边际成本。均衡是人们不断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结果。
均衡意味着各种力量达到一种妥协。
均衡对我们的启发:为了达到有意义的结局,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能顾此失彼。
第三章 经济学的基石:经纪人假设
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
理论其实仅仅是现实的解释,也就是解释为什么如此。
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人假设。意思是说,每个人(自然人/厂商)都是在给定约束(例:资源稀缺)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统一为利己。利己,决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在通常情况下,是增进了双方的利益。
“看不见的手”原理。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时候,竞争的压力使得他必须对别人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的本质,是个人的,是个人在自利心理的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在客观上,却必然利他。
市场经济制度:个人在促进自己利益的时候也促进了他人的利益。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这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第4章 经济学的新方法:博弈论
想问题需要方法论,没有头绪是因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而方法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找到切入点,找到切入点,问题就可以一步步获得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把没有头绪的事情找出头绪来,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问题,分割为小的、可以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方法。
经济学的传统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志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建立起来的,它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任何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都没有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完全竞争的市场)
博弈论分析的就是在人们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每个人如何决策。
博弈论是分析寡头市场最合适的方法(寡头市场就是少数几个大企业就占据了全部市场)。
博弈,就是做游戏,做游戏的局中人。这就不得不考虑别人的决策是怎样的,还要考虑自己的决策对别人的影响,别人的反应如何。
博弈论这个方法是著名的数学家冯·诺依曼开创的,开山之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20世纪40年代。
经济学最重要的三个概念就是:需求、供给、纳什均衡。
博弈论坚持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人们是理性的,只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博弈论分析的主要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互相之间没有约束力下的行为。如果游戏规则制定好了,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例:囚徒困境。(其中包含了博弈论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根据信息是否完全,以及博弈是一次还是多次进行,把所有博弈分为四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去做事,结果对别人来说是最好的,囚徒困境恰好相反。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甲乙都不知道对方的选择,或者说是静态,如果是反复博弈,则下一次一定都会选择抵赖。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结果,就叫“纳什均衡”。
第二种博弈,叫“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动态就是说,博弈一方的行动在先,另一方可以根据先做出决策者的决策来决定、调整自己的策略。
博弈论的第三种类型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即信息是不完全的,博弈的各方都有一些信息,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要根据概率行事,这当然有风险,但是不得不如此。
最后一种博弈的类型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信息是不完全的,双方都有一些信息对方不知道,而且行动有先后。
第五章 供给和需求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核心和主角。
马克思:劳动创造一切的说法,是跌到了资产阶级的泥潭里来了。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和总效用相对的一个概念,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新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
一个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它的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当然,无论如何,跟客观的那些因素,诸如劳动之类的没有关系。
总效用的规律:开始时~随着消费某种东西的数量的增加,效用会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增加,然后就是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总效用先增加后下降,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后面的效用小。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靠后的包括最小的欲望(没用的水可以抛洒出去,最小的效用接近于0),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甚至没有。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贵而水便宜。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价值和价格统一。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与边际效用有关,即与需求有关,是由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的。
供给,是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的函数,反应的是生产者的行为。供给并不是生产,生产是个行为,供给却是个函数。供给凝结着劳动、土地、资本,以及马歇尔自己加上的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具有的组织、领导、创新的能力)。
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化中,价格是自变量,因为价格首先变化,人们根据价格决定供给量。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因为价格提高,供给的越多,利润就越大。
需求也不是购买,购买是行为,需求是个函数。需求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消费者的行为。需求中,凝结着效用、边际效用、偏好等因素。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
必然存在一个价格,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既不过剩,也不会有不足,这个价格就叫“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实际价格。
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有个定律叫“需求定律”,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供给定律”,即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厂商的供给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有价格出现的场合,经济学家叫“市场”。
价格机制是市场的中枢。
价格机制,就是价格上下运动,以让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过程。
第六章 消费者理论
商品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属性,叫效用。消费的目的正是获得效用,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消费者应该这样花钱:让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比如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都相等。效用越大表示满足感越强烈。效用都是整数,零也可以,一般不能是负的。
消费者应该通过边际调整,也就是只比较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使得投在不同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获得的效用相等,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
边际的分析方法,它蕴含的思想是,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大于边际损失,我们就继续这种行为。
第七章 厂商理论
经济学上把投入品数量与厂商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函数。
产量的特点是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是保持其他所有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单独增加某一个要素单位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经济学更常考虑资本不变,单独增加劳动时候的边际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递减的含义是,在保持其他投入的量不变的条件下,让某一种投入要素的量不断增加,这种要素增加引起的产量增加越来越少。
边际产量递增,是劳动分工造成的。(但是边际产量递增不是规律,不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即使开始时递增,到一定程度后也会递减,递减才是规律,而且是必定出现的。)
厂商有会计利润不一定有经济利润,而有经济利润就一定有会计利润。
(近似)机会成本是三部分的和: 1.会计成本。 2.企业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利息。 3.企业所有者的自有时间的机会成本。
注:机会成本,只有一个,即那个最大值。
这三部分加起来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厂商的机会成本。企业的总收益减去这些机会成本,可以看做是厂商的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工资、地租和利息以后的余额。注意企业家得到的叫正常利润。
在经济学中,成本的含义只有一种,即机会成本。
经济学把厂商生产的总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固定成本,一是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比如房租)。总量是不变的,所以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是越来越少的。总产量与总固定成本之比,叫“平均固定成本”。(比如摊到每一杯咖啡中的租金,就是平均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跟产量有关的成本。比如劳动力成本就是可变成本,要增加产量,就必须增加劳动力的购买。如果产量是零,就没有可变成本了。
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所以,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总可变成本与总产量之比,叫“平均可变成本”。
厂商生产全部产量的成本,即总成本,是总的固定成本与总的可变成本的和。而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就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和。
无论消费者还是厂商,做事的边界,即最佳临界点一定是:边际好处等于超级坏处。
厂商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毛收入,即总收益,叫边际收益,也就是边际好处;而厂商增加这一单位产量必须付出的总成本,叫边际成本,也就是边际坏处。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和,但是边际成本跟固定成本没有任何关系,只与可变成本有关。)
第八章 竞争与垄断
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假想的市场结构。
一个产品的市场要达到完全竞争的状态,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有无数多个买者和卖者。 二,信息是完全的。 三,产品无差别或消费者认为无关紧要的。 四,进入和退出市场是自由随意的,没有任何障碍。
结论:任何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没有能力创造价格或者改变价格。
经济学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叫“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福利。
完全竞争的完全,是说这种市场结构中的人们的竞争达到了一种非人格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竞争是悄无声息的进行的。“夫惟不争,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争的最高境界。
跟完全竞争相反的一种市场结构叫“垄断”。就是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供给者。
垄断: 1.自然垄断。 是说当一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时,由一家厂商提供,其平均成本最低,由多家厂商提供反而高,所以由一家垄断经营时,价格有可能是最低的。 2.行政垄断。 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阻止其他厂商进入而只让自己指定的厂商运营的垄断。
第九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
垄断竞争:既有完全竞争的特征,又有垄断的特征。最常见的一种真实的市场。
有完全竞争的特征,是说①厂商非常多②每个厂商的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③对其他厂商的定价没有影响,也不会被影响④产品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进而有很大的可替代性⑤信息相当充分,互相知根知底 有垄断的特征,是说每个厂商的产品都与其他厂商的产品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构成垄断。
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可能会有经济利润,可是在长期,垄断竞争企业却不会获得经济利润。 在长期没有经济利润,是垄断竞争和垄断的主要区别。垄断者在短期可能有亏损,但是在长期,因为有定价权,所以不会亏损,一定会有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厂商是最有必要做广告的。
寡头。 寡者,少也;头者,大也。寡头的意思就是,一个市场上仅存在着几个大的厂商。
寡头市场 一家厂商怎么做、生产多少、如何定价,对其他几家肯定会有影响。他们之间是互相牵制,彼此关联的。
第10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
产量是最核心的指标,表示一个国家产量和经济实力的指标,叫GDP。
GDP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 gross,即毛的、总的 domestie,即国内的 product,即产值 翻译成汉语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①GDP是一个价格概念,是市场价格的和。
市场价格就是计算当时的产品的价格。GDP是价格的和,没有价格的东西不能算进GDP里。
②GDP是最终产品的价格的和。
“最终产品”就是用于最后消费,而不再投入到生产中去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的一个概念。生产出来后没有用于消费,而是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生产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③GDP是个生产概念,不是消费概念。
GDP算的是东西的生产价值,而且只有跟生产有关的才能算到GDP里。
④GDP是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段时间内的量,因为GDP是“一年内”的产量,所以是流量。存量是一个时点上的量,比如财富就是个存量概念。 “一年内”的意思是,GDP统计的东西,必须是这一年新生产出来的。而且即使是本年产的东西,如果不是第一次买卖,也不能算。
⑤GDP是个地理概念。
中国的GDP是指在中国境内,即大陆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只要是在大陆境内生产的产品,都算作中国的GDP,即使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而所有在大陆以外生产的产品,即使是中国人生产的都不是中国的GDP。
GDP是经济总量的指标。比这个总量更有意义的是“人均GDP”,也就是平均每个人的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GDP减掉交给政府的税收,还要减掉其他项目,进行一系列调整,才能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11章 总需求:经济繁荣的根本
经济危机:东西生产得太多卖不出去的时候。
所有人愿意买的东西的总和就是总需求,总需求是经济繁荣之本。
人们愿意买东西的总量,叫做总需求。不愿意买东西,叫做总需求不足。
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的根本因素,就在于总需求,而与生产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12章 财政、税收与财政政策
财政是关于理财的政事,也就是政府如何理财,财政的本质是提供公共物品。
税收是政府不用支付任何代价就可以从居民手里拿到的货币或实物。
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借钱、花钱买东西,以及变动税收。
经济政策只有两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短期的。政策的作用就在于调节总需求,让它达到适当的水平。财政政策的作用也在于此。
财政,全称叫“公共财政”,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是与“私人财务”或“企业财务”相对应的概念。
财政最核心的功能是提供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是具有排他性(排除他人消费)和竞争性(你的消费会影响别人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不管你怎么消费,都不影响别人消费)和非排他性(没法阻止别人消费)的物品。
非排他性的经济意义是无法收费。
公共物品最有名的例子:海边礁石上的灯塔。所有经过礁石的船只,都受到了灯塔的照耀和指引,可是却不必收费,同时收费也很困难。灯塔,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收入和支出政策。收入政策就是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就是政府开支政策。(财政政策有乘数效应,也就是倍增效果。)
税收有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法律规范性。
经济大危机之后,税收开始成为调节总需求的重要工具。
政府开支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翼。政府开支是政府支出的全部,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购买支付是指政府花钱后,得到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转移支付是指支出后没有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相对应,相当于以政府为中介,把一部分人的钱转移到了另一部分人手里。
总需求包括四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厂商的需求、政府的购买和净出口。政府购买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有扩张性政策(扩大总需求。包括降低税收、增加政府开支等。)和紧缩性政策(缩小总需求。是增税和减少政府开支等手段。)之别。
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要大于税收的乘数。
第13章 货币和银行
在经济学中,货币是指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就是交换用的中间物、媒介物,人们经由它进行交易。
交换是双向的,支付是单向的,是价值单方面流动。
货币政策要调控的货币,也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中国为例,货币分为三个层次:M0<M1<M2。
M0:包括纸币和硬币。流动性最强。
M1:包括M0,活期存款。
M2:新闻里说的“广义货币”,包括以上两种和定期存款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等。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货币的三个主要作用:一是交换媒介,二是支付的工具,三是价值储藏的手段。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利率水平。
第14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初衷就是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职能还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
中央银行实现自己的目标,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样,都是调节总需求的手段,而总需求则决定宏观经济的状况。
通俗点,货币政策就是让货币多点或少点的手段。经济中的货币总量叫“货币供给量”,货币不但包括现金,还包括存款货币等。货币政策调节的就是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相对于货币需求量而言的,货币需求量由私人部门决定,而货币的供给量最终受制于中央银行的政策。
货币多少跟宏观经济状况的好坏关系极大。更重要的是因为货币多少影响利率高低,而利率影响投资,投资则影响总需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一般有三个,(三板府):
①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钱。存款比例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简称“准备金率”。
②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的利息率。
③公开市场操作。指的是买卖政府债券的市场。当政府财政预算出现赤字的时候,就要发行债券弥补。
第15章 失业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占全体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
失业有三种:
①摩擦性失业。例到另一个城市发展,不会马上就有工作,在空闲这段时间,就是~。
②结构性失业。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跟找工作的人不匹配造成的。
这两种是不能消除的,这两类也很难区分清楚,经济学家统称它们为自然失业,这两类失业率加起来,就是“自然失业率”。
如果一个社会的失业率正好是自然失业率水平,就说这个社会是“充分就业”的。
③经济衰退或经济周期造成的。
第16章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格定义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价格总水平,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加权的依据是商品的重要性和产量。
通货膨胀是指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并且还持续一段时间。
表示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标志是CPI,也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如果CPI上升超过了一定程度,就说明经济中出现了通货膨胀。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通货膨胀的原因:
①总需求拉动造成的。总需求就是一个社会的总的意愿或愿意的购买量。如果总的供给量不变,总需求突然增加,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
总需求包括四部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国外的需求。
②成本推动造成的。
③人们的预期,叫“惯性通货膨胀”。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旦预期形成,价格就会持续上涨,成为惯性。
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然是而且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是中央银行没有把住货币投放这道闸门,让过多的货币进入了市场。
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①压缩总需求。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②实行工资和物价管制,控制成本上升。
③采取经济衰退的办法控制不断上涨的价格。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的关系,也就是此消彼长。
第17章 经济增长
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潜在GDP的增加。
潜在GDP是一个国家没有通货膨胀时的最大产出,也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常量。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可以用GDP的增长率或者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增长具有滚雪球的效应)
影响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
①自然资源。
②物质资本。机器设备等。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全部消费,其中相当大比例用于进一步生产,这就叫“资本积累”。要想经济继续增长,资本投入增加的速度必须快于劳动投入增加的速度,这个规律叫做“资本深化”
③技术进步。技术,就是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条件下还能使产量增加的东西。
④人力资本。也叫人力资源,是附着于人身的、能够增加产量的能力。人力资源包括人的技能,也包括人的组织、纪律性等。
制度。制度比技术更重要。市场经济制度优于计划经济。(奴隶上船付钱的例子。)
第18章 国际贸易和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是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基础。
解释贸易原因的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国富论)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直接成本,也就是会计成本,比别的国家低,该国就在这种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2. 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
所谓比较优势,就是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别人。
第19章 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
自由贸易是说,商品、资金、人员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自由地流动,而贸易保护主义则主张对贸易进行限制。
自由贸易不但不会减少就业,相反还会因为其增进竞争,产生新行业而增加就业。
除了关税,配额也是经常采取的阻止外国竞争的手段。配额就是把进口的数量分配给不同的国家,决定着从每个国家进口的份额。
第20章 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伴随着国际贸易,在商品流动的背后,必然有资金朝着相反方向的流动。
汇率就是用别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或者说是两种货币交换时的比率,汇率也叫汇价,即汇总的价格。
外汇市场:进行货币之间的兑换,以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均衡汇率: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汇率水平,这个汇率是稳定的,会保持一段时间,于是,人们按照这个汇率水平交换各自的货币,然后进行贸易。
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作用,应该是使不同货币在任何国家具有同样的购买力,即买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平价”的含义就是,汇率就是要使不同货币的购买力持平。
可贸易商品。特点:每个地方的人所消费的这个商品是一样的,所以,人们在不同地方购买,他们花的钱也应该是一样的。
不可贸易商品。例:房子不可移动,不同地方的房子没有可比性。或劳务。
购买力平价理论不能作为决定汇率的一般理论,只能起到参考作用。外汇市场决定的汇率更科学。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收支,记录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会计表格,所有的企业会计表格都应该是平衡的。
国际收支平衡就是说,一个国家进口的东西和出口的东西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