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棘中盛开的法兰西玫瑰_一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一生 > 在荆棘中盛开的法兰西玫瑰
Lovely Tom 一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9-01 23:09:04

在荆棘中盛开的法兰西玫瑰

“法兰西玫瑰”,这个早已成为法国著名演员苏菲•玛索的代名词,用在西蒙娜•韦伊身上也并不为过。与苏菲•玛索一样,她美丽、优雅,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经历集中营的噩梦后能重获新生,并在男性占据主导的政坛取得极高的成就,这一生可谓传奇。而那些或幸运或悲惨的经历将伴其一生,无法释怀。
欧洲历史上的排犹势力并不少见,但二战时希特勒的种族清洗行为残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整个欧洲大陆掀起排犹的浪潮,犹太民族历史上最苦难的一页在此书写。
绝大多数犹太人是信仰犹太教的,因此当读到作者家是无神论者时,我感到非常惊讶。而无神论并不代表没有信仰,她的父亲将对犹太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思想都传达、教育给孩子,信仰犹太教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在西蒙娜的身上也得到很好的印证。父母良好的品格修养在几个孩子身上都得以传承,而父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点也对西蒙娜后来的人生道路有所影响。母亲教会她独立自主,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虽然周围人有很多左翼,但西蒙娜还是凭借自己的独立判断,没有选择与他们相同的政治道路。如果她的母亲看到她后来的一切,一定会十分欣慰。
与女政治家的身份相比,我更关注她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这个身份。被残酷的历史裹挟的人生,有多少不情愿,有多少生离死别,有多少绝望,都只能默默承受。在荒诞的年代,总有些比现代主义文学更荒诞的事情发生。即使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党卫军也严格执行德国的防疫标准,德国人的“严谨”,让人不寒而栗。犹太人在其中遭受的非人待遇,如果没有幸存者的亲身讲述,我们无法想象,文明的人类社会竟发生过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
中国有句俗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当然是不对的,但人生有很多事情有幸运与偶然的成分。阴差阳错,西蒙娜一家第一次齐聚在她的住处,全家被纳粹逮捕;家中的男性被迫与其他人分开,从此再无消息;西蒙娜在集中营意外得到看守的特殊照顾,帮助其摆脱糟糕的处境,尽管那看起来非常不合逻辑。如果全家人分开逃跑,如果没有那个波兰女看守的照顾,如果……然而这无数个如果都是不成立的,在奥斯维辛极端的生存困境下,活下来的确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看到德国人的认罪态度极好,而西蒙娜在书中提到一些被遮蔽的或者说被忽略的事实。二战后,法国人不愿关注犹太人在整个战争期间的悲惨遭遇,他们不愿倾听犹太人的讲述。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在集中营的经历是永久难忘的,有些人渴望与别人交流来缓释自己的痛苦,有些人情愿把那些故事一直深埋心底。可能出于对伤痛的敏感,作者的亲人也不希望她交流这些事,但这对后人了解历史是一个损失。我们需要听到受害者的声音,看到一个全面的历史。
西蒙娜在二战后重获新生,并走上政坛,在遭受苦难的犹太人中,她是何等幸运。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排犹势力又有所抬头,新纳粹和极右翼党派开始露出端倪。在一次选举中,法国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的支持率仅次于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法国这样标榜西方民主的国家产生这样的结果,不能不引起警惕,历史的悲剧还没有走远,人类是如此健忘。
西蒙娜•韦伊在快乐中度过童年,在噩梦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在战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事业家庭双丰收,是成功的犹太女性的代表之一。这朵法兰西玫瑰在经历集中营的风雨后重新盛开,带来美丽与智慧的力量。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在荆棘中盛开的法兰西玫瑰”的回应

Lovely Tom 2016-01-23 07:35:48

书不在手边,记不太清了,但是文字占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