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通过理解精华,可以提高实际中的洞察力_深度案例思考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深度案例思考法 > 【笔记】通过理解精华,可以提高实际中的洞察力
伊卡洛斯 深度案例思考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3-31 18:03:07

【笔记】通过理解精华,可以提高实际中的洞察力

4p 小说家用谎言道出真相,政治家用谎言掩盖真相。虽然都是靠说服力来吸引人们注意,但都比不上那些被证明事实上真正存在的案例。因为,案例是在用真实来讲述真实。
4p 案例,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个体或集团中发生的事态。案例研究,则是围绕某个事态的具体状况(背景知识),留意各种不同,联系前后关系(脉络和状况)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5p 管理学研究主要采用两个方法:案例(找出黑天鹅)和统计学(作为整体的白天鹅)。相对而言,案例研究在探求普遍成立的法则上确实有局限性。然而,很多事物很难简单用数据来表达,这也是案例研究存在的意义。
7p 案例研究相比于统计学研究的优势: ①活跃大脑(思考力&观察力); ②应对复杂局面(解读因果关系); ③形成类比基础,开拓未来(即使前例很少,也能推导出有效假说)。
9p 优秀影片的优秀之处并不仅仅在于电影本身很有趣,电影作品的制作手法也肯定想当精妙。同理,好论文的诞生同样需要极为有趣的调查手法来推动。所以读者不仅要关注研究内容,还要把视线转向研究方法,仔细品味,力图把这些研究方法应用于未来的实践当中。尤其是那些推导并验证新假说上方法,非常值得读者们去学习和借鉴。
19p 经验本身并非总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置身于未知状况中,人们可能会由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规则而发生误判,犯下错误。比如越是经验丰富的棋手,奇奇怪怪的排列方式越是让他感到混乱。
22p 类比不少用于验证的方法,而是用于发现的方法。
38p 最早导致变化发生的环境应该说是一种好不安宁性,这种不安宁性最容易产生一些具有潜在的创造性的变化,并最终导致根本性变化的发生。
43p 为了让调查更真实,要回顾“精英偏见”和“回顾偏见”,即既不能只关注领导的观点,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总之,在案例研究里,要有发现“例外存在”的意识。
58p 实验室内可以简单地控制环境因素。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反应和行为。要想把握复杂社会系统中的自然反应和行为,除非以实际发生的事件为案例,否则别无更好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寻找贴切的案例,且这种案例必须是自然导致的实验。
83p 要想获得本质性的发现,比起一些压迫式的调查采访,更重要的是布置一个能够让对方打开心扉的现场环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让对方感到收放自如的环境,采访中极有可能错过我们所谓的“黑天鹅”。
123p 不论听起来多么“头头是道”的假说,都有可能不符合最终的调查结果。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不要头脑混乱、感到“难以置信”,而应思考以后该如何重新修正研究。正视事实,寻找真正的原因。
139p 随着收集到的数据越来越多,对企业买卖的最终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浮出水面。那就是信任,就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对对方的行动怀有积极的期待。然而,在各个阶段,卖方和买方在信任程度及认识方面都存在基本的不同。
141p 卖方vs买方-通往不幸结局的五阶段: ①甄别候选:可信与否 vs 性价比; ②高层社交:培养关系 vs 信息交换; ③初步达成意向:等同于契约 vs 收集情报; ④准备契约:最小限度确认 vs 认真慎重; ⑤实施:感觉被背叛 vs 自信于报价合理。
162p 学术和实务的共同关切: ①即使是唯一的案例,如果倾注足够的精力也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②在调查设计上下功夫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③必须要去现场实际观察才能发现一些难以留意到的细节; ④把比较分析的手法发挥到极致,并在此基础上追加分析来提高假说的正确性; ⑤对调查对象进行追踪观察,以明确其因果机制。
165p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数据分析,倒不如通过商业活动寻找样本然后进行简单试验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的业绩。
166p 购买是一回事,回答问题则是另一回事,消费者所生活的环境、习惯、收入等各方面因素则又是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71p 如果真的以学术研究的高标准来展开实务调查,恐怕会让自己精疲力尽:前者追求真理探究,后者仅作为判断材料;前者追求正确性(精确+中立,后者追求速度(接近即可);前者需共同体的积累(尊从学术圈),后者重视个人发现(自己明白就好);前者普适化(抽象),后者指针化(具体)。
181p 人类所知道的必然超过他言语所表达的,所以需要将这些隐性知识以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如集体讨论)。
181p 多数公司大多使用现代流行的一些关键词和用语,但是真正的伟大企业往往不忘初衷,能够确保用语的一贯性,并在实践中将这类独特用语展示出来。
183p 把案例作为构筑理论的一种手段,非常单纯地去探究案例到底能推导出怎样的理论启示。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