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整理术_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 > 学习的整理术
药山 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3-25 11:03:43

学习的整理术

日本畅销书作家小山龙介先生《整理的艺术》系列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套畅销书。现在,这套书已经出到了第四本,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原来传统的“整理术”范畴,进入了学习和知识管理的阶段。

这本书主要针对的读者对象是那些“希望能够在知识学习,但苦于没有时间和经历的职场人士”。作者把成熟的理念融入到在职学习之中,这是本书最鲜明的特点,简单的说,这就是一种学习的整理术。本书一共分享了89个关于学习整理的小技巧,看起来都像是零零星星的小系统小招式,但整合汇总成一本书,就是一套招式精妙,威力巨大的武功心法。通读下来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具整理
我们一再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侠小说里面总有一些前辈高人,武功练到深处的时候,“飞花摘叶,亦可伤人”。但是,若想循序渐进,真正成为高手,一开始的时候,必须有一把利刃,才能行走江湖。金庸先生小说中的顶级高手“剑魔”独孤求败,最后悟出“无招胜有招”的那位,也曾倚仗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本书上提供的学习整理的高效工具,就是我们在持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利刃”,它具体包括

让耳朵用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在线课程学习库。
把知识转化成声音的录音学习收集法
上下班路上用来听说训练的降噪耳机学习
用来快速掌握知识中体结构框架的思维导图
随时在网络上收集整理的笔记软件evernote(国内叫做印象笔记)
扩大信息源,提升自己技能的专业杂志图表
共享协作,共同促进的在线学习小组和在线办公软件
这些都是一些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论,有一些给我日常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比如作者提出来"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的方法。指出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们不用理解也能记住,这里隐含一个重要的概念——“先记住再理解”。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不会马上转换成一致的概念,因此要先接受这些陌生信息,让这些不了解的信息输入大脑,在学习中,潜意识地进行理解和学习。这和古人说过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职学习所需要选择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必须满足三个特点:

信息化的知识输入和输出,充分调动五感
结构化的知识整理工具,能快速掌握整体轮廓
网络化的知识收集工具,跨平台易共享
掌控自己的学习时间
本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时间的整理术,这里所说的“时间整理术”,并不是单纯的时间管理,而是“在职人员学习上的时间整理”。因为职场人士和学生不同,在职人员的学习很难找到集中的,优质时间进行学习。他们的主要业务在于工作,只有在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里,才能进行学习充电。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原则:

“正因为时间短,反而更要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利用没有时间的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高效学习,能够避免因长时间学习而产生的倦怠感。”
因此,这个章节重点是:教给在职人士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章节里面作者提出了很多方法和建议:

把智能的信息化工具有效的利用起来。在碎片化时间里学习单词,上班路上或做运动的时候听英语。
采用跨界学习的方法,读外文原版的专业书,可以同时学习外语和专业技能。
保持充足的优质睡眠时间,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花钱上课,强迫自己进行学习。督促自己在上班时间内把事情做完。
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学会从总体的宏观情况下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然后把大的学习目标细化到每天的具体行动中去。
有效利用好宝贵的清晨学习时间或假期。按照“兰彻斯特法则”规律,集中用来进行输出式学习。让自己取得最好的效果。
考试的整理术
作者在书的前面部分章节中,提出参加考试来督促自己保证学习进度。考试对职场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东西,很多行业都有必须参加的准入资格考试,比如司法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或心理咨询师考试。

作者提出一种“输出型学习法”的观点。把目标设定为通过资格考试,省略与考试无关的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说法在我们中国擅长考试的学生眼中并算不了什么。但作者提出“通过大量刷题,来通过资格考试”的观点依然非常值得借鉴,他强调:已经答对了的习题无需再做第二遍,因为把一些题的正确率从0提高到80%,要比把另一部分题的正确率从80%提高到100%,花费的精力小得多,有价值得多。

对于考试教材的学习,作者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法,他认为社会职场人士缺乏的是时间,因此需要集中精力把一本教材学透,而短时间内吸取教科书的精华,就要把知识渗透进大脑。这是一种海绵吸水式的渗透式学习方法,提倡“倒过来去读书”,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试一试。

但是,之前在秋叶老师的书中曾经看到过 我们要注意不要把获取资格证书当做唯一的目标,要把考试来检测自己学习的手段,这也是一种勿忘初心,以免获得准入资格,就把专业学习弃之如敝屐,再也不学习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进入了职场,很多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是过分强调决心和毅力。他们认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必须有很大的毅力才能进行下去。作者建议改变观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让自己不断学习的机制,养成一个长时间持续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动机,并且让学习快乐起来。把学习当做很酷的事情。

本书作者也提出来寻找一堆学习的小伙伴,可以互相鼓励打气,避免半途而废。公开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强制执行力大大提高。在学习或多一点点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给予自己一点点自我表扬的甜头。这其实都是游戏化学习的方法技巧,对于职场人士在职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职场生涯蓝海战略
我们曾经听过“终身化学习”的概念,但是终身学习并不代表“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无目标学习。我们的学习,一定要在学习自己现在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通用的“元知识”。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提出来一个职场生涯蓝海战略的观点。

蓝海战略是指:避开竞争惨烈的现有市场(红海,存量),去开拓新的市场(变量),从而占据优势,获得巨大利益。
个人职业生涯的蓝海战略,就是通过减少和剔除原来以及人人都熟悉的“存量”,以跨界的方式增加和创造自己的职场价值,努力学习并掌握好本行业看似并不相关的技能,并将其融会贯通,从而实现迈入职业发展的“蓝海”。作者把营销,金融,会计,信息,管理等普遍使用的知识和特定的行业结合起来,容易形成极具专业性和独创性的知识,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做法把专业知识横向扩展到了其他行业,因此而让个人职业生涯从此海阔天空。

这种个人发展蓝海战略非常有意思,需要提醒的是:

一旦学会并掌握这个新技能的时候,必须要加以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牢牢掌握学过的东西。
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在职人士告别了学生时代,但并不代表告别了学习,只有通过学习充电,不断增加自身附加价值,拓展人际关系,才是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让自己在事业发展中实现突破,让自己的生命之舟远航。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