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信息素养培养【早期读书记录】_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 举一反三:信息素养培养【早期读书记录】
春城邂逅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31 12:08:48

举一反三:信息素养培养【早期读书记录】

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接收--消化-学以致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答案是: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Google工作整理术》 从本能的“人”第一部分认识自己的“无序”开始;接着告诉我解决方法——第二部分Google工作生活方式和无序说再见;最后再说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步步推进娓娓道来很多方法很不错。

最初看这本书有两个理由:一:最近在看自我管理类的书籍,在一本也在书单里面;二:谷歌是一家我喜欢个公司。不过拿起书籍之后我就发现我放不下了。

第一部分:认识本身的不完美。

“鸡尾酒会效应”:我们的听力会有意识的选择,如在喧闹的KTV,大家都在唱歌,不过要是有人小声的喊我们的名字我也快能会听到。
“7±2记忆法则”:我们想一次记住很多东西,不过更多的是事与愿违,《金字塔原理》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对这个法则进行描述。对应滴找规律联系记忆法可能算是解决的办法。
朝九晚五的工作规则来源:为了工作效率最大化,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规则还能用麽?怎么样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高呢?
孩子的学习机制等:寒暑假是为了什么?方便孩纸回家做农活?这样的假期在目前来说合理吗?目前孩纸的暑假寒假应该怎么安排?

看这一部分是我被这本书吸引住的主要原因,自身的不完美,及其制度的不完善性。我觉得作者是在思考的,用心的思考。

第二部分:全球的Google工作生活方式,和无序说再见。

“信息素养”是这部分章节给我传递的信息。读屏时代信息接受方式多元化,信息过载,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呢?关于有用的部分,哪些是重要的?怎么把消息变成自己的呢?

1、举个例子看到书评你觉得《Google工作整理术》是一本不错的书,在花钱购买书籍之前,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更多的了解这边书?贴吧?论坛?其实书籍“搜索的小窍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甚至免费就能看了这本书。而且数介绍的方法在国内的收索引擎:百度 360 上基本也能用。其实很多书籍我们用心搜下TXT或者PGF格式的文件在网络上都是能找到的,自己免费看看完全能满足(不能非法传播这些书籍啊)。

2、做信息的减法。人的脑袋不是硬盘是cpu,要想什么信息都记住是不可能的,生活中要对不必要的信息就行清理。这样我们的CPU在运作的时候才能不卡壳。

3、合理的用工具。作者墙上的贴纸,亦或是云笔记,再者就是给自己发邮件,都是很不错的办法,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只要能用好一两个就很不错。

第三部分.克服大大小小的挑战

个人体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在生活中我们能做到以下两点吗?1、把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开;2、在工作上的时候,把一件工作和另外一件工作完全分开吗?

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想泡壶茶喝?不是说哪一件事情先做 ,哪一件事情在后面做,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统筹”。具体这本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21条关于有序组织的原理,可以找了看看。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