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来都是自私的事情_后厨机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后厨机密 > 食物从来都是自私的事情
Linkku 后厨机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3-05 06:03:27

食物从来都是自私的事情

周三下午2点15,一个开餐馆的老朋友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收银机前面忙得焦头烂额。看了看号码,我没接,也没按死,而是任由手机音乐在我的工作裤子里面响啊响啊,直到对方失去耐心,挂断。3个小时以后,我才在休息时间把电话打了回去。结果我忘了,那时候正是他的工作高峰期。于是在听了12遍嘟嘟声以后,我挂上了电话。从我上班的超市的后门看过去,很凑巧,对面就是一个酒吧。里面熟悉的一个酒保也在外面抽烟休息。我们隔着街道挥了挥手,什么也没说,如同黑夜里面相遇的两辆汽车。我们不做别的,只是把远射灯调成近照的,不去晃别人的眼睛罢了。

看这本书,给我第一个感觉也是如此。

但接下来,又不一样了。因为几个缘故,这本书成了《厨室机密》之后,又一个可能也许大概会影响我的人生的一个棋子。但,我没在下棋,这个事先说明。或许,只是因为书里面的一些事情,跟我的现实生活,多少有一点类似罢了。但这“类似"是那么隐晦,以至于我一开始,都没有发现它们。

书里:那一顿劈碎混沌的饭菜。

我知道我会变得很啰嗦,但这没什么新奇。有耐心看完整篇书评的读者,你们在除了证明了你们的耐心以外,没有别的收获的话,我致歉。如果你不想发生这样的悲剧的话,那么在这里,你就可以停下了。反正我的标题(自大的)和我给书的星星数字,已经说明了我的基本看法。

有没有那么一件事情,会让你对某件事情或者,人,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可能是一辈子的喜爱?肯定有!你身边的那些红颜蓝脸的知己们就是最直接的说明。当然,这个说明不那么完整,也不容易理解。其实很简单,书里一开头的那顿由名厨打理的家宴,就是把作者整个人生方向拐到另外一条轨道的扳手。本来是杂志编辑的作者,却于一大把年纪之时开始,做起餐馆里面的学徒!当然,这勇气之余,也跟他的职业多少有点关系-----我其实不了解编辑的生活,尤其是国外的编辑的生活。但多少估计也许可能大概会比较自由些。于是才有了作者那一开始的在BABBO意大利餐厅的经验。我想同样的一个对比的例子,如果我说自己因为看井上雄彦的漫画书《篮球飞人》而疯狂打了很多年篮球的这个事实,可能跟主题不那么搭配。那么,或许我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又是怎么疯狂地爱上烹饪的那个转道的扳手,跟这书的作者,又似乎没什么可比性。

因为,我并没有三星餐厅的大厨来做我的启蒙老师。我只是在五年前的一个下午,给我的2个年纪不到20岁的新同事做了一顿包括了前菜,主菜,主食和甜点的饭。两个涉世未深,平日里拿水煮意大利通心粉蘸番茄酱当晚餐的小姑娘,在吃了吞拿鱼甜菜酸黄瓜玉米片,孜然烤鸡腿,意大利肉酱千层面和用香草酱淋了个遍的冰淇淋以后,对我当时的厨艺惊如天人!而我在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之后,突然发现,那竟然是第一次,我正式地用这样的纯西餐的模式请客。之前,嗯,嗯,11年前记得我请同学吃饭,一个土豆丝,我切了1个多小时,把来宾饿的。。

哦,闲话少提。拿自己做例子,只是为了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的人生会因此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

于我,是因为我喜欢听到别人喜欢自己的菜之余,会再加上那种”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的言论。必须说明的是,我可没有那么狂妄,以为自己可以真的变成烹饪的救世主。其实真正能够在有生之年创造出一样流芳百世的菜的人,都是有运气的大混蛋(fortuna di cazzo,意大利语)。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去发现和继承前人的东西。所以,从一开始学厨起,作者是跟随BABBO餐厅里面后厨的备料主厨开始的。从最基本的专业厨房的准备工作开始学习,的确是最好的办法。在认真看这一章之前,我倒是被里面三星主厨马里奥对付竞争对手的,那些上门吃饭的主厨的座右铭”多到令人难受,才是刚刚好“而会心一笑-----我自己现在大型请客的宗旨,也是如此。虽然看起来没一道菜是够一个成年的女性吃早餐塞牙缝的,但是6,7道加在一起,拜托,里面的淀粉牛油卡路里的比例,我是有设计的好不好?

之后,作者在BABBO餐厅里面的日子,过得不错。

因为有看过《厨室机密》等有关的书籍(甚至包括跟餐厅打擦边球的书,比如有关侍应生或者酒庄的书),因为有关注过许多跟专业厨房有关的电影,因为有几个专业厨师或者餐厅合伙人的朋友,因为自己那次短暂的电视烹饪比赛的经历,所以我对专业厨房里面发生的这些东西,并没有那么多猎奇的感觉。我所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厨师们对辞掉工作,跑到意大利或者法国的好餐厅里面去当”奴隶“这件事的痴迷----那些可是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三星厨房里面的人物了。。作者也因此而到最后,也做了去当学徒的决定。只是他做的更彻底:他竟然去做了托斯卡纳肉贩的学徒!如果说他在之前在拱门小馆里面跟姜尼学做小馄饨,还算是跟厨房沾点边的话,那么,跟肉贩在一起学怎么切肉。。。如果三个礼拜前没有发生那件事,那么,我一定会以为作者疯了。毕竟,去年的深秋初冬交替的季节,当我在意大利中部山村里面,跟我的意大利同学MAX的妈妈MARIA学做gnocchi(土豆面疙瘩)的那段时光,让我跟作者在用擀面杖做馄饨皮的镜头,能够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周前的一个早班之后,我去家附近的肉菜市场买菜。几年来,我在这个上百年的房子里面花了不少钱。从一开始便宜的猪脚,到价格一般的鸡胸肉,牛腩,然后发展到羊小排,鸭胸,最后是预定兔腿和可食用的花朵。我一路在肉堆里面钻来钻去,偶尔买一些新鲜的牛肝菌,青葱或者意大利松露红酒醋什么的。但最近,我开始对另外一个品种感兴趣。那就是,鱼。

我是个食肉主义者。鱼,在之前,是跟鸡蛋一样,等同于”比蔬菜稍微高一个档次的蔬菜“的归类里面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吃鱼不是在吃肉,因为它不过瘾!啊,这是个什么逻辑啊?即便是现在迷上做鱼的我,其实内心深处也仍然坚持着这样的看法------极端的例子:如果上刑场前最后一顿饭,给我上来的不是红烧肉而是糖醋鱼,那我宁愿早死!我之所以开始烹饪鱼类,仍然是跟烹饪本身有关-----如果说我在烹饪上有什么软肋的话,一个是海鲜类,一个是甜品类。前者,因为自己不爱吃,而后者,则是。。。我一直坚持“做甜品的事情,留给自己的女人吧”这样的观点。嘿嘿。。其结果就是,我到现在仍然不会做蛋糕。请客时的甜品如果是全部自己动手制作的话,我会跟水果过不去(比如红酒炖梨)。

我也并不是没做过鱼。

但那天,我突然发疯地想做一个没做过的鱼种。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鱼。它没有安康鱼那么丑但也差不多,外形有些象鲶鱼,因为腮边的两条短须。长度跟年幼的三文鱼一样,但棕色和绿色相间的鱼皮满是粘液,而我买的那条,已经被剥去了外皮,呈现的是里面粉色的肉,从头骨一直延伸到尾巴。鱼腹里面掏去了其他乱七八糟的内脏,却留下了一片肥美的鱼肝。应该说,那鱼当时看起来有些恶心的颜色和肉体的触感,让我当时有些打退堂鼓。可是,总比让我做比目鱼好得多-----做到现在,基本上没有成功过。思考了好一会儿,我才拒绝了鱼贩给我把鱼做成鱼排的建议,连头带尾地买下了一条。价格惊人的昂贵。虽然没有超过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我不想再次发生自己第一次做红焖羊肉的经验(一整锅,最后羊膻味重的没法吃,全部倒掉,心疼死了)。于是鬼使神差地,“这鱼应该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从我嘴里蹦出来。

哦,我并不是讨厌不耻下问的人,尤其在烹饪上。只是跟鱼贩询问做法,是头一回。

结果除了鱼贩告诉我如何用这鱼做鱼汤和炒鱼片以外,旁边一个买鱼的顾客,一位70多岁的本地老太太,还神奇地当场拿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上面是芬兰文写的如何做这鱼的菜谱!虽然我对烹饪痴迷,但貌似我也没有走火入魔到随身带着菜谱送人的地步。。。我服了。

后来,那用XO爆香的鱼头鱼骨,加了牛油炒过的洋葱胡萝卜,还有青葱,和鸡汤熬制出来的鱼汤,里面是煮得软嫩的鱼皮的汤,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鱼汤的美妙------因为号称是“意面狂人”的我,最后还是拿那鱼汤焖煮了用鸡蛋和面粉现做的新鲜意大利宽面条。没错,在书里面有不少的篇章,说的是手工意大利面食的。对我而言,补充了一些知识,加固了一些知识,同时也鄙视了一下超市林立下的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慢!用“鄙视”一词,除了会遭到微波炉食品爱好者和速冻饺子的粉丝的攻击之外,似乎也是对我自己无情的一个耳光:我自己就是超市运转体系里面的一员啊!是的,我的正职,是芬兰连锁超市的收银员。

手工作坊VS超市。

之所以对这本书有这么大的认同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经历和体验。在这里,“自私”可以拆开变成“自己”的“私人体验”。就算是强词夺理吧。我在超市里面上班,坐在收银台前,看着住在附近的上班族每天用冷冻的泰式快餐盒(上面有好看的图片,颜色鲜艳的椰浆鸡米饭让人垂涎欲滴)和果味酸奶来打发自己。也有买蔬菜水果的,一律让我归纳成无趣的素食主义者。当然也有买盒装猪牛绞肉和番茄酱,准备自己回家做意大利肉酱面的人。但如果他或者她没有同时买洋葱,新鲜的罗勒,番茄,大蒜和番茄酱的话,那仍然会让我轻视------搞什么!看一个人买的菜,我几乎立刻就能给他们归类成为“有生活情趣”和“没有生活情趣”两个族类。当然,这又是自私的看法。只是因为我是一个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基本食物材料配料的人,就把也许吃得随便,但却是脱口秀主持人,乐队主音吉他手或者超级无敌漫画家(比如我弟弟)的那些活宝们,看成了机械地张嘴咀嚼的怪物。

我承认我的偏执。

因为我更喜欢那些手工做出来的食物。因为它们经过一个人的手而不是机器,那些千变万化的细微之处,如同海底世界沉睡的大西洋城一样神秘莫测。

题外话,这书,我用了2天看完。

手工制作,是作者在意大利当“奴隶”时学到的最多的事情。而我自己在去意大利之前,完全忽略了第一次去应该体验的那些东西。比如罗马(虽然最后我在朋友MAX的安排下,在罗马逛了6小时。但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中午在西班牙台阶附近吃的那盘奶油培根意大利面条。。我真是无可救药了)。我那么渴望去意大利,完全是因为MAX当时号称他母亲MARIA,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厨娘!所以我当时跟他在电话里面开玩笑,说那一个礼拜你父亲最好不要误会我爱上你老妈。因为我会成天跟着她屁股后面转。虽然最终回忆起来,我更多的时候是跟着MAX开车到处跑。可是让我最开心的一天,却是第四天我和MARIA 合作了一顿招待亲友的晚餐的那段时光。那晚我做了从澳大利亚的海鲜料理名店Pier学来的油煎土豆片夹心土豆泥(土豆泥里面混了用大蒜炒过的胡萝卜末,最后淋上拿朗姆酒,大葱,日本酱油和糖熬的酱汁却是我自己加的料)当前菜,牛肉西葫芦馅的煎饺配用了所有能找到的酱料腌制的卷心菜沙拉。而MARIA,神奇的做了玉米粥做主食!是个,就是书里面那章《别被玉米粥淹没》里面的主角!所以,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书跟我在冥冥中有一些“不为外人道也”的关联了吧?

那晚宴对我而言,有两个高潮。

一个,是满足我虚荣心------在吃完我做的菜之后,所有人都拼命地搜刮脑子里面知道的任何英文单词来赞美我。他们围上来跟我拥抱,高声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意大利语,甚至只是跟我在火炉前面一起抽上一根烟都有荣耀似的。嗯,是,是,我自我感觉当时超良好的。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在一个热爱烹饪的地方,如果你有两把刷子,那种受尊敬的感觉。

一个,是手工制作的魅力-----饭后甜点,是MARIA做的使用了三种奶油,自己烘焙的蛋糕。雪白的奶油下面,是呈现微微黄色的第二种奶油,跟金黄的蛋糕底相接的,是另外一种白色的奶油。蛋糕的最上面撒了椰蓉。MARIA亲手切下一块,装在盘子里面递给我。我吃下第一口,还没感觉到什么不同,就抬头冲她微笑,大声说bene bene(意大利语好的意思)。但当我吃到第三口,我竟然有想哭的感觉!那三种奶油组合而成的撞击,那蛋糕底柔软的口感,还有椰蓉点睛的效果,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去形容它。也许是喝了那么多2009年意大利红酒比赛金牌酒的关系,也许是一种非专业厨师之间的友谊,也许,只是因为自己做不出这么好吃的手工蛋糕的惭愧?反正那一刻我冒着被撑死的风险,成了全场第一个在吃下那么多玉米粥之后,续添了第二轮蛋糕的人。在MARIA给我装蛋糕的时候,我从后面搂住她,跟她碰了碰红酒杯,想跟她说一句我最真诚的grazie.

结果,我出了丑。因为太激动,我说成了西班牙文。

书里面让我激动的事情很多,但整本书的高潮,我自己觉得是第六章的结尾。是的,永远不要说再见。

读一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
而让我最感慨,也是最难堪的是,如同我在非常前面所写的,这书也许可能大概成为又一个影响我人生的棋子,虽然我不在下棋。这里面的隐晦,说白了,就是作者那种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勇气。

那是非凡的,直接的,充满意气用事的举动。我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做到的。还记得在这个所谓的书评的一开始我描写的场面么?是的,后来我给朋友打了电话,他接了。说找我没有别的事情。只是赫尔辛基最近在举办一个专业厨房和食品公司的展览,他有邀请函(这就是拥有自己餐厅的好处了。象我这样的业余人士。。),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当时是晚上10点。展览第二天早上9点开始。我说看吧,因为那天我上班时间是11点到19点,而我知道一般晚上3点前你别想我睡得着-----是呢,那天晚上是我看本书的第一天。但最后,只是因为跟烹饪有关,跟食物有关,我还是在4点多睡觉的前提下,在7点起床,8点30分到达朋友的餐厅,拿了邀请函,聊了一会儿,然后9点10分到达了展览馆。不知为什么,一走进去,我突然心虚起来。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它跟我曾经去过的那些菜市场的咖啡摊子,圣诞集市卖3欧元一根烤香肠的世界不一样。里面,除了西装革履的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花枝招展的广告小妞,戴了参观证的大公司采购员和看起来不明身份的专业人士以外,就是身穿职业装的大厨们了!

而我,几乎是唯一一个跟这个世界没有关系的人。

作者也是!

但他却从杂志编辑到了厨室学徒!

我在展览馆里面晃荡着。时不时去试吃一些东西,拿一些免费的宣传材料,躲避过于热情的销售员。可是接下来,让我受刺激的是,我发现了一个人的身影-----是我在电视烹饪比赛里面的一个竞争对手!她应该最后进了Top 10。 我们两个不冷不热地聊了聊,主要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她:她过于高傲,脸上总是挂着一幅我永远比你强的表情。聊天中她得意地告诉我,她和另外一个参赛者找到了投资人,马上就要在赫尔辛基市中心开一家红酒吧了。啊,恭喜恭喜。然后她问我最近在干嘛,怎么会来这里?我如实回答,于是立刻遭到冷落,匆匆跟我结束了谈话。好吧,我并不想把人都想得那么坏。只是,有时我也同样尖酸刻薄-----离开她继续闲逛的时候,我想起在我参加的最后那个竞争top 24的即兴烹饪的环节里面,我尝过她做的菜。如我所料的,味道跟那菜的卖相一样一塌糊涂。

但最后,被选中的不是我。
到最后,变成专业人士的,也不是我。

可是,我错了么?难道说当天我因为前一天比赛切10公斤洋葱切到了手,流血过多(5个人小时不停流应该不算太多吧?)而导致味蕾退化,所以把足以开红酒吧的人的处女作吃出了屎的味道?

怀着细微的妒忌和怨恨,继续闲逛的我,竟然又遇到一个我超市里面的熟客!啊,自己旅居的这个城市真是有够小。熟客是一个3个孩子的妈妈,有一个秃顶的老公。她大约40多岁,有些胖。平时来买菜一次买的不多,几乎天天来。她的几个孩子都算有礼貌的小孩,加上她老公超级有好,所以我记得这一家子。而作为自己家附近超市里面唯一的外国员工,她对我也有印象。于是我们很友好地聊了聊。一样的问题,一样如实回答,却是不一样的态度。她对我在工作之外的兴趣很支持,也看过我在电视上的那几个镜头。而且,她特地看了一下我当时做的那个菜。于是我们简短地讨论了一下那菜的做法,然后她说她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我问她怎么会在这里,结果她告诉我,她是个厨师。

我们聊到她吃完了手里试吃的冰淇淋,而我得准备闪人去上班的时候,有好地握握手,告别。后来我在上班上到18点的时候,看见她和她3个孩子其中的最大的男孩一起来买菜。我们隔着面包摊位和水果摊位点头致意。

是的,我想说的是,专业厨师并不全是刁蛮的人。

但成为专业厨师,却是我目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我没有作者那样的勇气和心态。我一直希望走另外一条路。所以在看完《后厨机密》之后,如果一定要说说这本书对我的改变,那么就是,以前我在无聊的时候发的白日梦是,哪一天我赢了彩票,我会开一家小馆子,不计算盈亏,一边经营一边学习。每年出去3个月旅游,吃好吃的,按照自己的理解礼貌的偷师。可现在,大约我会考虑跑去意大利的那位朋友MAX家里面,赖着不走,直到把所有能挖出来的,关于饮食的秘密都搞到手。比如,他母亲那本30年不停,手抄记录的8本私房菜。只是,得先学会意大利语才成。

自私(自己私下)的说,我对语言还真的不如对烹饪那么有领悟力。

----the end

PS , 如果你是跳过中间那么多东西,直接拉到结尾来看的人,那么算你聪明。只是,这样的聪明,跟我目前在烹饪上的聪明有异曲同工之------我学烹饪有三个途径。1,旅游。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餐馆里面吃饭,哪怕一个花费1000欧元的旅程,只学到一样菜也值得(比如在拉脱维亚学会煎土豆时放点莳萝)。2,看美食节目。3,买烹饪书。我说的聪明,主要是说第三种途径。因为我买的烹饪书都是在旅游时购买的。虽然尽量买英文版本,但还是收集了不少其他语系的书。加上我旅居的这个国度的语言我其实没那么精通,所以最终导致我现在基本是看图学菜-----看一个菜的图片,然后猜它应该怎么做。所以,那聪明是否有打引号,我就不多写了。这本是PS,却也啰嗦成这样,I 服了 myself.

PS2. 关于意大利食物是整本书的重点。
1,托斯卡纳地方菜的确貌似色彩不那么变化多端的明快,但也不至于象作者写的那么单一的呈现褐色。我从意大利回来时买了3本烹饪的书。很凑巧,里面就有1本是英文版本的关于托斯卡纳地区的食谱。看过,觉得跟精致的法国菜相比,的确很淳朴。
2,这也没什么,谁让意大利菜是欧洲菜系的老祖母啊。哈。
3,煮面水,嗯,嗯,我们有“原汤化原食”的古训。虽然方向不一致。

展开全文
有用 3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食物从来都是自私的事情”的回应

Linkku 2014-04-09 16:58:28

可买书来看。哈。。

didi_wu 2014-04-09 14:37:49

努力把餐厅从梦想到现实一点一点准备开起来吧!工作多年后我觉得一个没有什么红/富家庭背景的小孩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并坚持做下去,特别难得并珍贵。我也终于苦熬了那么多年, 时机成熟了,昨天交了辞职信,要准备重新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啦!

p.s. 托斯卡那阿姨的食谱太吸引,请分享!!!

看书睡觉 2013-06-14 13:48:56

很有现场感啊~~~~~~~·

Linkku 2013-03-24 01:30:43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的。

阴阳怪气 2013-03-23 18:37:03

很喜欢你写的 真诚实在

抹茶抹茶 2013-01-22 10:03:33

欧了~嘻嘻

Linkku 2013-01-22 09:36:02

哈。。谢谢给赞。有空再看。

抹茶抹茶 2013-01-22 09:32:19

好牛 太长没都看完 先赞一下~

Linkku 2013-01-21 19:36:13

哈。。也有,但多数是读后感结合自己身边事物的啰嗦言论,不好意思,有没有误导?

抹茶抹茶 2013-01-21 11:27:56

我以为是在叙述书中的内容..

Linkku 2012-06-24 04:09:20

@紫,姐你买书破费了,哈。。可惜出版商不会给我分红。。

@光,同上啊。。

[已注销] 2012-06-23 22:47:01

害得我居然又想买书了。。。

紫书 2012-06-23 22:24:33

啊,居然看到了你的书评,写的很带感啊啊啊!虽然我对美食没有你那么挑剔的水准,但是看着居然也想去买本书来看看哦

雨墨 2012-06-04 21:21:37

嗯,呵呵,我也去做饭吃:)

Linkku 2012-06-04 21:09:53

我在嗑瓜子,先垫一下,哈。。

雨墨 2012-06-04 20:52:28

啊,港式小吃,口水:)。。
你这么累了,做吃得还这么费心思,表示佩服!
我是饿时会瞎做吃饱再说,一般不饿时才会慢慢鼓弄:P

Linkku 2012-06-04 18:54:12

结果一天下来,我现在在考虑做虾饺,烧卖和山竹牛肉丸这些港式小吃。。其实饿到快昏过去了现在,可是,肥猪肉要解冻啊。。哈。。

雨墨 2012-06-04 16:11:53

呃,佩服,你是铁人啊!

Linkku 2012-06-04 09:26:33

已经起床了。哈。。睡了2个小时,准备吃点东西上班去。

雨墨 2012-06-04 06:31:14

嗯嗯,快睡吧,晚安:)
时差党也马上去睡觉了:P

Linkku 2012-06-04 06:14:33

我最喜欢的就是明天是休息日,最讨厌的是晚班接早班。。今天属于。。后者。。还可以睡3个小时。。好吧。。晚安了。

雨墨 2012-06-04 06:08:38

嗯,从头看到尾了,边看脑子边不停的转,想到很多……
“那种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勇气”这个对任何人预想做成功任何事,都是最最重要的!
加油吧!!!你会成功的,按你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Linkku 2012-04-15 12:33:26

大家相互交流,没事儿。我觉得我的经历其实也不算什么。。

宫玄 2012-04-15 08:49:26

当时你是感同身受和共鸣么~ 好热烈的回忆和各种倒叙插叙~哈哈~
嗯~觉得鱼肉吃不饱像没怎么吃过一样。
额~经历还不丰富,目前没有什么可以与你分享的,看你的文字和图片进行学习~啦啦~

Linkku 2011-03-06 05:20:48

我是做不好中餐才。。

hattiecode 2011-03-05 17:43:12

这就是境界啊,牛!

本人目前的兴趣还只限于粤菜和川菜

Linkku 2011-03-05 15:56:21

过奖过奖。俺只是一时兴起啰里巴嗦了一次。

[已注销] 2011-03-05 12:27:24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吃鱼不是在吃肉,因为它不过瘾


KUKU,你应该去出本书,文字写得别致有味道,不太像中餐咯,西式类型

cKevin 2011-03-05 10:42:25

同感啊,这书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