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乡土,忘情的中国_舌尖上的中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舌尖上的中国 > 蜕变的乡土,忘情的中国
傅踢踢 舌尖上的中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15 13:08:59

蜕变的乡土,忘情的中国

民以食为天,早已是浮泛的念白,甚至连开蒙之初的稚童,都能援引几句。随性地在中国的城市走走停停,确也能在市井烦嚣中寻见热络的食肆。等位的光景,用车如流水马如龙来比附,大概也不为过。若是流连至华灯初上,寻一些社区群聚的所在,喧天的大排档也渐次拉开帷幕。再到乡村盘桓,家有家局,村有村宴,隔一座山头又别有一番光景,国人之爱吃,可见一斑。
        难怪《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甫一播出,便创下收视纪录。同名图书采其脚本,撷其美图,另附唐鲁孙、汪曾祺、梁实秋等老饕的谈吃美文,料来也颇孚读者之望。可翻检全书,慨叹中国食材丰饶、厨艺精到之余,也另有一番俯仰之间的感喟。
        印象最深是宁波水磨年糕的段落,临近岁末,阿公阿婆的儿孙回老家过年。四代同堂,小孩最喜年糕,阿公阿婆便联合四邻,拉起手打年糕的阵仗。无论是捣碎艾草用汁液揉成青色年糕,抑或在年糕上撒布金黄色的松花粉,都是阿公阿婆的“压箱宝”。欢笑过后,孩子们带着阿公阿婆的年糕,返回城市。也许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会是童年最幸福的回味。怕只怕,乡土离人,旧业孤绝,年糕带来的幸福,于年轻人也只成为断代的追忆。
        事实上,如果单论菜色,国人多具识珠的慧眼。但从食材这一源头审视美食,多数难免生出一层隔膜。可恰恰是在源头上,中国的食物正经历着一场蜕变。钢筋水泥中穿行的都市人,对乡土的认知或许只停留在假期和旅行之上了。
        可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不少人与田地为邻,和天时共处。书里写香格里拉的单珍卓玛和妈妈采集松茸,每有出土,便立刻用地上的松针将菌坑盖好,以免破坏菌丝。在山民们心里,这是山林的规矩。而在吉林查干湖,渔获大多在2公斤以上。渔民心口相传,鱼苗不捕,猎杀不绝,这是郭尔罗斯蒙古族内心的自觉。
        但实在说,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道德信仰每每经受考验。在工业明胶和三聚氰胺都能入食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一如戏谑,成了一张元素周期表。更可怕的是,这一切,往往在食材到成品的链条底下,兀自暗中萌芽壮大。
        不惟如此,即便在阳光下运行,城乡剧变也在动摇食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在一亩三分地上做着同样的梦,终于镌上同样的表情。而在乡野,农事荒芜,发展停滞。这并非个人之过,可变化却毫无疑议地发生着。
        刘光荣从四川农村到嘉兴一家粽子加工厂打工。他平均每分钟裹7个粽子,每天捆绑粽子3000只。日复一日,刘光荣们的产量是每天100多万只。固然,市场需求催生出高效的生产,但执拗的私意仍觉得,那些举家小坐,棕叶轻挽的生活即景,温暖都散落在时光里。
        总有一些营生,是冰冷的机械无从取代的。诸如深山挖掘菌类,长江中游的淤泥中取藕,深海拾贝。可这些“纯手工业者”坚守,固然带来感动,也难免日益稀薄的收束。
        人总是本能地故我,在生活压力陡升的今日,更复如此。可在吃这项简易又温暖的物事上,失却本真,实在是太可惜的事。丁村人吃长寿面,有一项仪式:每个人在开吃之前,先挑出一根最长的面条,放在寿星公碗里。等寿星公吃完全村人的祝福,寿宴才算完满。而在广东顺德,村中邻舍围坐在一起,掀开热气升腾的红布,露出蒸猪的“真容”,也是亟需保存的乡土印记。
        时移世易,乡土在消褪,人心在浮沉。农村的城市二元对立趋于明显,面貌却日渐相类。而在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眼睛里,食物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或者,《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两重意义:首要是揭开美食的迷信,让人领略从食材到烹饪的每一个细节里,那些平凡、辛勤,因而可爱的劳动者的努力。其次则是警示,在消逝的乡野中,国人的忘情,既有酒酣耳热的肆意,也难免沉浸于感官的盛宴,而忽略了至为根本的东西。才下舌尖,又下心头。
        电影里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冀望百年后再写《舌尖上的中国》,既有新生,又能全幅承续如今辉煌而动人脉络。

展开全文
有用 19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