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从来就不是一件单纯的事。一般程度的吃客,只会循香依味而去,流连于市井食肆的酒池肉林之中;高阶程度的吃家,却喜欢一切有情,依食而往,即使在自家厨房的方寸之间,也能酝酿出令人刻骨铭心的绝世好味。不因别的,只因“吃”若只是为了填饱辘辘饥肠或纵情色香味之间,那即使最繁复精致的菜肴,无非也只是在味蕾上稍作停留便转瞬即逝,最后逃不了化作渣滓被无情地排泄出去的结局;若“吃”成了情感的依托,那恐怕粗糙简单的味道也能升华至脑海最深处,让人永远怀念。
人活于世,不能不吃,“吃”既为生存又为享受生活;美味之外,要吃出人间真味,少不了细细咀嚼和体会放入嘴中的每一口食物里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这正是书里每位主角所共通的生活哲学。一块其貌不扬、价格低廉的豆腐乳,包含了调剂美好爱情的独家秘方;一杯酸甜入味、冰凉透彻的酸梅汤,是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丛林里滋润心田的甘露;一碗荤素均衡的菜肉大馄饨、一碗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何尝不是沾染着温馨的亲子之情……难以言表的浓情(爱情、友情、亲情)厚意(真意、善意、美意),全都裹挟在这些平凡的食物之中。唇齿之间、灵魂之上,内里的人间真味,唯有当事之人在才能体会得出。看到这里,突然想起《食神》里的桥段,周星驰面对强敌鬼哭神嚎、无懈可击的挑战,毅然决然地祭出普普通通的叉烧饭,以一味易得易做的菜式,勾出所食之人内心的五味杂陈,令人黯然销魂,这才能谓之“真厨神”!
这样看来,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真厨神”——只要用心意和真情去烹制;人人也可以成为“真食家”——只要用心去感受面前即使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粗茶淡饭。当我们学会了如何成为“真厨神”,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去施予爱;当我们学会了如何成为“真食家”,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去接受爱。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和爱的故事”,卷首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