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舌尖_舌尖上的中国2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舌尖上的中国2 > 字解舌尖
小米=qdmimi 舌尖上的中国2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09 17:08:26

字解舌尖

先说一下被空投来的两册装完美珍藏版,全彩印,基本内容为剧本剧照集,插有食物背景知识和“吃”文若干。适合人群:喜爱此剧欲收藏完整剧本者、欲购百元左右礼品书送人者。自阅则购买必要性不大。

再借翻阅两册图书回顾整个两季片子之机分析一下舌尖2差评不断的原因。抛开众所周知的抄袭嫌疑与谄媚嫌疑不谈,只用解字法说说直观感觉:
一、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
用来尝味的舌头兼具说话功能,二者合一时会引发感官上的通联,于是一场大规模的色香味的盛宴出现在屏幕上时,观者口水如潮纷纷吞咽。拍摄手法亦用净化过的背景,细部的特写极快地营造出风格化的影像,给人印象深刻。然而此招再用,审美疲劳是必须的,观者仍口水如潮,不过都喷向了屏幕。
二、尖是舌头尖端,敏感而喜甜。
像任何一部剧集一样,纪实剧舌尖有着完整的结构,并且基本上涵盖了与食物有关的重要元素。而第2季的编制与选题更像是为了展示与1不同的结构与素材而硬搭起的续篇,没有了新鲜刺激感,又不够甜美。
三、上善若水。
当年舌尖出现带来的最大惊喜就在于抛开了名利感,观后有云:“在什么都不能说的年代,老实用微距拍锅是件多美的事情!”然而第2季有了品牌化的劲头就有点从锅里溢出来,又只能说几句惹人厌的套话。如果在拍锅的片子里都做不到“不唯上”,那悲哀感凭几块红烧肉的虚假幸福哪能遮住。
四、中国,就是一个很多吃货想方设法为其他吃货服务的美好地方。
中国味道非常重要,在第1季处心积虑暗地里积累的那种自豪感,到了第2季突然见光,反而失去了原创性和戏剧性,或者简单的说,失去了中国味(虽然谁也说不清那是种什么味)。

简单的合理化建议:
一是放弃高大全的取材方式,毕竟没人心疼为了偷蜂蜜爬树摔死的摄影师,把题材对准各个城市(或者小区域)的特色美食,君不见吃货们最关注的贴子只有两种:本地特色小吃大全和本地神秘馆子大全。
二是想拍故事就一整季安心找本子拍故事,无数吃货先贤证明,文字和影像中完美嵌入饮食情节能够升华出绝美的味道。不说别的,单是老北京吃食的来历、讲究、吆喝与传承就够拍足数集,何苦抱着个连广告商都学会了的非原创“风格”不放。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