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美好时代”。
精致与奢华,讲究与生活。
但客观来讲,这本书可以被翻译的更流畅更优美。但这并不妨碍我给出四颗星的高分。
我相信原版一定是像韩良忆、James Salter 所说的那样精彩。它脱离了“美食书”所要表达的一切,让人们看到了巴黎的流金岁月。
也许是因为巴黎本就是一座让人心而往之的城市。它是浪漫的、优雅的,也是难以接近的。它的美食也是这样的。香槟、红酒、鳟鱼、面包。不是所有红酒都使人难忘后味,不是所有鳟鱼都让人在多年后还念念不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地基。而“巴黎的餐桌”几乎是在诠释这个国家。
对于美食的觉悟是需要经过常年累月的味蕾体验来获得的。
酒与菜品的结合,如何更能打动舌头,哪种搭配更容易让人食指大动。
你不能否认酒精会使人的感官意识发生不一样的变化。酒精的魅力在于它让世界在眼睛里都变得梦幻,自然也能拯救一桌糟糕的晚餐。
它让你变得宽容再宽容。你看见的人会拥有光晕,你吻过的嘴会异样香甜,你拥抱着的这个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希特勒看成克制者的原型,那些德国佬看着他在慕尼黑啤酒屋喝白开水时,就该知道这个人不能信任。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后会无期》里面的一句台词:喜欢就会放肆,而爱却会克制。无头无脑的感觉,就像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
当然,书中的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因为有欲望,所有才会有满足感。无欲无求的人事无法享受欢愉的。
这世上最昂贵奢侈的享受就是“吃喝玩乐”。足够的经济基础,足够的时间。
美食专栏作家,美食节目主持人,都是令人艳羡的职业。而也总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他们的身材如美食一样让人流口水。其实这很正常,当你拥有这样一份工作,有时间,有动力,有经济能力,自然就会选择运动消费,让自己变得赏心悦目,又饱了口福。从而带动了群众消费,让读者和观众义无反顾地投身“吃货事业”,意淫他们自己也不会胖。
而最残忍的事儿不就是:脂肪是自己的。
情迷一个地方,就像是一种毒瘾。
这个地方你虽从未踏足,却在心里想了千遍万遍:铁塔的灯光,塞纳河的风,咖啡馆门口的鲜花,口感甜腻的甜甜圈。这是一种类似小孩子渴望巧克力一样的情愫:甘之如殆。
想去巴黎的念头,在看过书之后,又增加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