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定情歌到麻婆豆腐_教书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教书匠 > 从康定情歌到麻婆豆腐
南桥 教书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11-04 03:11:18

从康定情歌到麻婆豆腐

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麦考特不是太把分数当一回事,他的课程很受欢迎。几百个学生报名要选修他的课。学生和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有个学生母亲甚至提出,如果麦考特让孩子上他的写作课,她可以陪他上床。麦考特在酒吧里和朋友吹嘘此事,朋友说:老哥,有这样的好事?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喝这寡酒?

可是学生都选他的课,不说明学生进来后会认真对待。好莱坞大腕随便表演个什么东西,都有人为之鼓掌,为之买票,还摩肩接踵地求他们签名。麦考特说,讲台也是舞台,老夫一天表演五次,铃一响观众全跑了。从来没有人来求他签名,唯一的例外,是毕业时他们会求老师在毕业生名录上签个尊姓大名。

上课也不容易,有的时候他知道答案,有的时候他一无所知。他经常发誓,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学习历史、艺术、哲学、考古,要把英国文学翻个底朝天,新古典浪漫派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爱德华时期文学战争诗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可是老师讲这些文学经典,学生也会审美疲劳,他们就会千方百计把话题支开,让老师说些别的有趣的话题。麦考特说,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无非是食、色。可是色是个雷区,学生回去跟家长一说,他就立刻完蛋了。所以食物比较安全。学生经常挑起食物的话题来。比如有一天,学生说:“老师,你要不要吃点Marzpin?” Marzpin是什么东西,不但中国书评人南桥不知道,零距离直击Marzpin的美国人麦考特也不知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学生就是希望老师提问,把话题扯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不再讨论哈姆雷特和他妈妈以及弗洛伊德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Marzpin, 我们姑且胡乱称之为“马克思饼”,一会儿就被同学们抢完了。那学生十分得意,说明天再带。别的学生一听,说那我明天也带。韩国学生说,我带泡菜。中国学生说,我带水饺,意大利学生说,我带肉丸…乱哄哄之中,麦考特说:明天每人带一个菜来,我们去公园上课。

第二天学生一起聚到公园,在公园的野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不但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附近的无家可归者也跑了过来,学生把马克思饼拿过来给这些无家可归者吃,无家可归者吃一口就吐掉,说:“什么破玩意,不要以为我们无家可归,你就可以这么胡来!”在学生们的嘈杂和无家可归者的抱怨声中,麦考特说:“明天每人带本菜谱来。”

第二天,每人带了一本食谱过来,麦考特叫他们朗诵。对,朗诵。既然哈姆雷特的对白和勃朗宁的诗歌让大家审美疲劳,不妨换个口味,读菜谱吧。你们看这些菜谱写得怎样? 学生虽然不解,但还是一个个朗诵起来。

中间突然有个学生Michael 说, 他碰巧带笛子了,要不搞个配乐朗诵?麦考特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个要求,但是他答应了。于是这个学生在同学朗诵“爱尔兰苏打面包”食谱的时候,他吹起了“爱尔兰洗衣女”的曲子,全班同学打拍子。课堂气氛热烈。接着他又变换曲调,去配不同乐曲。班上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酷啊,简直可以组建个食谱乐队了。不过这整个“教学”,也只是小小变奏。凡事都适可而止,在学生欲罢不能的时候,麦考特用别的方法,又将他们的兴趣回到教学内容上来。只是任何听过这堂课的学生,都不会忘记,就如同我忘记不了当年在桐城中学的班上,刘盛磊老师教我们用古音吟诵“归去来兮”一样。

麦考特提到了中国菜,可是没有明说是那种,估计是他也不知道。我自己在寻思,我下面条的时候,如果播放“胡笳十八拍”(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posts/14728.aspx),或是用“康定情歌”伴奏,朗诵“麻婆豆腐”,那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豆腐一盒
切丁
绞肉500克
油2匙
葱1枝
麻油少许
辣椒少许
蒜少许
薑末及少许
花椒少许
太白粉1匙
水1大匙
起油鍋爆香花椒及朝天椒
聞到香味即可
將花椒撈出
絞肉炒散
拌入蒜末,薑末及蔥末
加入豆瓣酱
醬油和米酒
豆腐丁
轻轻拌炒
再加水闷4~5 分鐘
然后开锅
將那蔥末
天女散花般地撒下

怎么,我又开始写诗了?

Note: 麻婆豆腐做法出自:http://www.bcchinese.net/food/food_97.aspx

展开全文
有用 19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从康定情歌到麻婆豆腐”的回应

行者青 2008-03-01 20:23:47

邊吃晚餐邊聽老頭這本書的音頻,看到南橋寫的文章,笑噴了

wisdom 2006-11-07 15:18:08

麦考特的书第一本《安琪拉的灰烬》国内已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当当有货,但不知第二本有没有中文译本?

南桥 2006-11-06 21:56:35

三尺寒冰,真是感谢,这么费心把回复贴上去。

greaterthanme,听说此书中文版已经被买去版权了,相信不久就会见到。

南桥 2006-11-06 21:47:25

悲怆交响乐,笑死了!

爱谁谁,确实,一写文章就跑题,见笑了:)

greaterthanme 2006-11-06 15:11:24

真想看看这本教书匠

三尺寒冰 2006-11-06 15:04:24

还上不去????

三尺寒冰 2006-11-06 15:04:10

再点!!!!!!!!!

三尺寒冰 2006-11-06 15:03:56

再来一次。。。。。

三尺寒冰 2006-11-06 15:03:14

郁闷的要死。。。

三尺寒冰 2006-11-06 15:01:30

豆瓣人气下降了.......

三尺寒冰 2006-11-06 14:59:22

都是高手....

桃花石上书生 2006-11-06 14:06:03

我做的菜也堪配大师音乐——


《悲怆交响曲》正合适……

薇羅尼卡 2006-11-06 13:46:32

呵呵,一直喜欢南桥~那个菜谱改天有空做做~

南桥 2006-11-06 11:07:56

我以前高中时候几个语文老师古文真是好,可惜没有好好学,大学以后更不用说了。

北极苹果 2006-11-06 00:19:40

赫赫,我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据说是当时国内教授古代文学的牛人,上课时古典诗词都是用唱的,听得我们只恨晚生了几十年。

南桥 2006-11-05 22:46:36

听说简体版版权已经被人买下,不知是哪家出版社,不久就应该看到。

法兰 2006-11-05 22:17:09

以前有某著名戏剧演员在餐厅,被人家要求他现场表演一段,他推辞不过,于是声情并茂用意大利(好象是)语即兴来了一段“台词”,语气感人,大家虽然都听不懂,但被感动鸟,只有一个听懂了的人跑出去在门口狂笑。

原来此表演大牛是在朗读桌上的菜单。呵呵。看到南桥老师讲的这个读菜谱,就想起这个故事来了。

这本《教书匠》真有趣,希望早日看到它的中文简体版。

jane 2006-11-05 14:26:51

写得有趣,最喜欢把史料和生活细小情趣混合在一起的风格,淡而有味,从容不迫,好像小茴香里加了细碎的肉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