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亲爱的家长——一位同感太深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从“孩子本位”至恢复平衡的过程_斯波克育儿经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斯波克育儿经 > 给亲爱的家长——一位同感太深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从“孩子本位”至恢复平衡的过程
小熊的伙伴 斯波克育儿经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07 23:04:25

给亲爱的家长——一位同感太深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从“孩子本位”至恢复平衡的过程

  长久跟孩子在一起,让我对他们的同感与共情会随时咕嘟咕嘟地冒出来。我经常在周日忙完手头的一切事情之后,宣泄般不由自主地开骂一些昏头涨脑的家长。我不用脏字儿,但是强烈谴责的语气和不屑一顾的指责丝毫不受未使用敏感词的影响;偶尔我不免想到,万一我将来也是个为生活所困以致头脑发昏的家长,孩子养的一塌糊涂,如果恰好有同事录下我曾经的言论作为指摘我养育结果的呈堂证供,我将情何以堪?
  前天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彻头彻尾的错了,要好好反省一下,以正继续从事本项事业的心态。原因啊,说来话长。

  清明节不在故土,没有祖宗可以祭拜;又碰上难得跟熊同学凑在一起休息,于是我约他去逛街。早上刚要出门,他就接到电话号称有紧急事情要处理,说下午再去。我说好。下午他回来了,我又抖擞精神,出门。还在电梯里呢,他就又接到电话说要送东西到公司,约我地铁站见;后来上了地铁,刚到外环路,该老兄又接到电话,说有事情要办,扭头拐回去了。我只好一个人继续,还在地铁上睡着了;我常常在地铁上站着都能睡着,但从来都是到站就醒,精确的跟装了警报器一样。但是这遭给我生生坐过了站。我第一次觉得,熊同学这么忙,他的事业好像比我的更有前景。
  “这是种简单一元论错误,教育小朋友不是‘忙’就可以解决的了的。”熊同学如是说。是啊,指责家长的方式不当,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所以,我在家长面前耐心而稳妥,但是,情绪垃圾接受多了,我背后疯狂宣泄的时候多着呢。不从根本上理清这个问题,一部分情绪和认识就直接由头脑这座不由分说的化工厂加工成了垃圾。

  一个人逛街,除了我们家卢姐姐作思考问题之用途,如果为了达成目的——完成购买计划,那可是太不合用了。一个人只有一种审美,只有一片目光有效扫描范围,只有一种搭配风格……效率太低。没有人在旁边作为讨论的应和者,非常无聊。
我发现自己又踱到书店去了。这是无聊之极的时候找人说话的最好代偿方式。

  我买了倾慕已久的《斯波克育儿经》,给自己的,我记得贤同学过年的时候给我的短消息“亲爱的潇,我现在整天就是挺着个大肚子吃吃睡睡,你也抓紧啊,加油!”这可是我们家最勤奋刻苦、手不释卷、绝不拖延、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贤啊。我好像受了她的暗示,时刻琢磨着她催促我的任务。我又开始注意饮食、恢复锻炼。《斯波克育儿经》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自我修为的一部分吧。
匆忙结束了逛街,整理了一个挎包就可以收纳的战利品,扛着三本书,我上了地铁。翻开书,正好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段最能说服我的话了。
  “父母也有需要。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包括这本在内,对孩子的需要都强调的太多,说他们需要爱,需要理解,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的呵护,需要严格的管教,需要保护,需要友谊等。当读到需要自己怎么做的内容时,父母们有时会觉得身心俱疲,他们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父母就应该无欲无求,除了孩子以外,他们不该拥有自己的生活。于是,他们就自然地感到,维护儿童利益的书籍会把所有差错都归罪于父母。”
  后面很长,是阐述父母的需要。

  我很羞愧,觉得自己以前像个装作理性却无理苛求的孩子一样,总是在要求父母;现在平衡了,没有谁是万能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是被自己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他们有为之所累的生活,在这个层面上,他们的孩子是无法分担的。
  我上次组织沙龙,看着我们一脸憔悴,在孩子、学校、生活、家庭间游走的家长,觉得他们真是不容易。说到动情处,我很矫情地满眼泪花。但是这不妨碍我私底下换个嘴脸,揭他们的不是。
  一位家长几乎声泪俱下地告诉我,有了孩子之后,她好像没了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爱好,已经不记得了。记得我当时一半同情、一半不屑。我老拿一个例子说事儿,人家撒切尔夫人贵为老牌但不安稳之资本主义国家的首相,除了是叱咤风云的政坛铁娘子,还是一位从不放弃母亲天职,坚持一日做两顿饭的家庭主妇呢。
  唉,我总是拿最极端的标准要求我们凡人,跟我们最寻常的生活作对比,很有股跃进思想的味道。这就跟对待一位普通的孩子一样,要是拿他/她跟最具天赋、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最好的孩子作对比,这公平么?
  我们都是有潜质但普通的孩子和家长,也需要最平凡却又点滴温暖意义的指导。

  上周六晚上上完课,我还记得在地铁站前面,我和小朱在春风里,就像两个痴迷于某项收藏的人,开八自己最近实践的感受,你那官瓷我这陶罍的。
  我深深地记得,夜晚中小朱那闪亮的眸子,尤其是说到这句话的时候。
  为什么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想到啊。
  “很多家长都是在遇到孩子问题的时候,才会用我们提倡的互动方法,积极倾听、表里一致的沟通、同感……其实,这样的方法,在日常的互动中就应该使用;等遇到问题要处理再使用,晚了。”
  是的,我用这样的沟通方法跟我先生沟通,我们只有争论,没有吵架;我用这样的方法跟我同事沟通,只有求同存异,没有误解……
  告诉家长,我们还有更多心平气和的事情要做。
  斯波克做到了,就算只读到那段话。那段足以影响我平衡观的话。
  好了,平等了,一边是大人,一边是孩子,都需要理解。西塞罗说过,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给亲爱的家长——一位同感太深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从“孩子本位”至恢复平衡的过程”的回应

云祈遇 2012-03-15 18:07:28

作为一个新妈妈,手忙脚乱得完全淹没在尿布堆中的我,从我的小宝贝的脸上转移开来,就看到你给我呈现的世界,原来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新妈妈,原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走。

kiwi 2011-06-13 15:33:16

恩,其实人是脆弱的,需要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这是不止发生在育儿的过程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细细感受周围人的需求才能更和谐^^是这个意思吧

kantphi 2010-10-13 10:14:25

买上一本实体书,你不会后悔的!

小熊的伙伴 2010-10-10 10:35:23

你可以到书店翻翻看嘛~

八神映月 2010-10-09 19:53:21

弱弱的问一句,有电子版吗?我哥的儿子快出世了,我想看看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买纸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