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廷的文字虽然口语化,不过言语温柔。书中的观点尽管已经了解甚至很多一直在使用,但第一次见于书中总结出来,也算帮我撸清了思路。总结一下,最主要的观点大致包括:
一、给孩子读故事是一件基于爱自然发生的事情,并不该抱有太多功利性的想法。即使有时难以把持,总是隐隐地希望孩子通过读着一本书学会点数学知识等等。
二、阅读的目的是感受亲子时光,与孩子一起沉浸其中,享受共情的体会和感受。长远一些,也可以是孩子最终能够自然爱上阅读。这一点非之前说得功利性地想掌握什么知识。当然这一过程需要静待花开,不可急功近利。
三、读故事书的好处自然不必说,但是对孩子好性格的培养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比如读书多的孩子,大人跟他说什么,只要一遍便可以接受并能够执行,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体会。
四、喂孩子故事书可以从小,比如出生后甚至胎教开始就不间断地进行。当然,不管孩子多大,只要想开始都不算晚。这点我强烈赞同。比较难的是要持之以恒。
五、选故事书也是一件需要家长用心准备的事情。以前光知道选择一些获奖绘本或者听名家推荐。但是王培廷说到一些方法也 给我很多启示。比如提前家长要过目,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特点选择,如果自己都读不下去,那就没有收藏的必要。适当选择在孩子最近发展区内的作品,有难度但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这个度需要家长自己摸索。
六、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客观环境,这些都是我赞同并一直践行的方法。打造书香之家,使书随处可见。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延伸一下包括博物馆。保证每月包括对书的支出。不过基础是父母也读书,以身作则。另外家里其他与孩子密切接触的人也要在孩子需要的情况下义不容辞地给孩子念书。
另外,我还赞同的是孩子放假之后如果本人没要求切不可盲目上奥数、书本同步一类的补习班。还有,我同意看完书不要做其他延伸提问。这一点原来一直比较犹豫,看到王培廷和我一致将更加坚定执行的信心。
最后有一些新的启示,给孩子准备书本的原音配音,让他们自己听故事。
另一本书《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其实就是这本书的姊妹篇,只要把中文故事换成英文,所有观点都适用。区别是,英文和中文比例适当,母语中文类的书要多,英文在孩子不反感愿意接受的情况下,逐渐涉猎。
总之,虽然对我而言,从中学到的新内容不多,但是阅读一遍,观点与我的全部吻合,也算是对自己阅读观点的一次整合。实用,平和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