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秘密其实都是朴素的智慧_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 大秘密其实都是朴素的智慧
凌素问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23 11:10:42

大秘密其实都是朴素的智慧

      对于亚洲社会来说,芬兰从来都不是焦点:没上过新闻头条,不是旅游热线,连驰名天下的NOKIA,也鲜有人知其实是芬兰的品牌。芬兰给人的印象就是地处偏远,气候苦寒。然而不知不觉间,芬兰以炫目的教育成就震惊世界,教育已成为比NOKIA更骄傲的品牌。《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作者陈之华是台湾人,从东方人的视角看芬兰教育,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携一双女儿在芬兰生活了6年,亲身体验过做芬兰学生家长的滋味,比之纷攘来去的取经团、考察团,体会又更不同。亲手经营柴米油盐的生活,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从而接受芬兰教育观念、投入、行为上的点滴,方能理解到无论多么闪耀的成就,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芬兰人重视教育,是世界公认的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校区位于首府赫尔辛基市的中心,对应于中国来说,这所大学位于人民大会堂的位置。教育事业在芬兰的地位,可见一斑。

    那么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么?说起来一点也不神奇:一:众生平等。二:社会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

    这里的平等,表现在城乡差距小;教育资源共享;各地校舍与建筑品质优良状况相同;学校与地方图书馆分布、藏书丰富情形相似;不论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绝对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础教育;不论你是在芬兰的哪个地方,学生都一样有着热腾腾的营养午餐可吃、有一样高水平的教科书可读、有一样基本素质优良的教师、有相同的教学理念被完整地执行出来,以及充足的课外读物鼓舞着学生的心灵。芬兰从不强调精英教学,只在乎不要有孩子掉队,他们认为,有天分的孩子已经比别的孩子占了优势了,那么就多帮助一下有可能落后的孩子吧——芬兰是个小国家,学龄的孩子人数更少,靠扎实的教育和人才发展到如今的芬兰,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损。

    芬兰的学生是没有制服的。若问,为什么没有制服?没有制服,如何管理呢?在芬兰,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普通教师都会反问你,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管理,还是学习?他们认为,教育的根本,不是让学生穿上整齐划一的制服以便管理,有限的教育经费也可以节省下来,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的地方。

    ——总是这样闪亮的细节在感动我们,没有震天价响的口号,没有宏伟远大的目标,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努力,放下身段的实干。要能真正落实这一切,的确非常不容易,没有几十年教育界与各方携手,勤勤恳恳的推动、规划、执行,恐怕难有今天的实质成果。

    到过芬兰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芬兰的残疾人特别多。其实不是绝对数目多,而是芬兰的公共场所都有完善安全的残疾人设施,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自信独立地出入公共场所、利用公共设施。在芬兰的中小学,身体残疾的孩子,有学校专门配备的桌椅、笔记本电脑和助教,帮助他保持正常的进度。智力迟缓的孩子,有专门的班级、教师负责他们的教学。在芬兰的少数民族和外国移民的孩子,都可以得到额外的教学环境设计、需要特别培训的教师、额外购买的语言教材、费心安排的学生个人课程与助教。这些教育成本自然不菲,但芬兰人认为,现在不花精力与金钱对这些弱势与小众的群体进行引导,只为了减轻教育负担而把他们推向社会,那么今后社会必须负担的社会治安与族群融合的成本,必然会更大。这在芬兰,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如今,芬兰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芬兰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功莫大焉。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教育的良好发展与秩序,是同丰厚的经济、清明的政治、完善的体制、开放的文化心态所构成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国家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的未来更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学识、心态和人生,从而促进社会良性成长,是为了让大家都好。如果脱离了好的社会氛围而一味讲求“精英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赢在起跑线”,这样给孩子的,只是一生无尽去争去抢的烦恼。天才与精英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要过的还是平凡充实的人生啊。

展开全文
有用 3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大秘密其实都是朴素的智慧”的回应

霓坤姐 2015-03-18 16:10:26

天才与精英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要过的还是平凡充实的人生啊。 +1

TuomioKirkko 2013-08-03 19:41:11

芬兰学生制服也是有的,不过是自愿购买,自愿穿。而且上面有很多赞助商,所以价格也很便宜。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标志图案绣在制服上,绣得多显得资历深厚。一般上学时候没有人穿制服,学生们都是在节假日穿着制服结伴出去玩。

CHENHANYING 2012-04-13 09:40:13

中国需要迫切需要改良。

Clara 2011-04-08 14:39:17

我一直想问的有关校服的问题。你如果要中午在人大附中逛游,你就知道为什么在国内要有校服了。人大附中很多是择校生,而且是高价择来的。孩子们都穿白色的校服,那怎么突个性和财识呢?就比鞋,比挂饰,眼镜框,文具。我想如果没有校服的话,那就可比的内容更明显了。那么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学校规定校服更多是出于保护吧。

yt403 2011-01-09 10:52:44

心向往之……
但是中国呢,还是要从老师抓起吧。其他都很难实现,毕竟教育也是在赶超。。。

ouoh 2010-11-10 01:34:51

没有热腾腾的午餐,这边午餐都是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