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国小民评论卡尔·威特的教育
2012-04-27 22:48:37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来得挺有趣。前段时间眼睛一直酸痛,害怕得很,路过一所学校旁时看到有一家眼部理疗工作室,病急乱投医,办了一张年卡。小店是一名中年妇女开的,挺有理想的老板娘,理想是开创台州的儿童早教培训产业。可能是聊天时发现我喜欢看书,孩子正在成长期,就将这本书送我了。看完后再还给她,让这本好书可以一直传递下去。
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作者卡尔。威特是德国的一名牧师,博学多才,通晓德语、拉丁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五十多岁时才有了一个儿子。所以竭力培养,使儿子五岁多时就能有近三万的德语词汇量,在九岁时已经能应用五门语言,十二岁时发表了学术论文,十四岁时大学毕业。而且身体强健,天真活泼,品格高尚,个性坚毅,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孩子。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天才孩子被培养的秘诀。不要理解错了,不是天才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普通孩子被培养成天才孩子的过程。
看完这本书后,感觉是这个天才儿童无法复制。卡尔的教育可操作的部分很是有限。卡尔本人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而且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知识都很精通,而且品德高尚。可以说,这是一名修炼了一辈子的牧师。是高人啊,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人,才可能知道如何才是一个完美的人,而且也有足够的智慧知道如何才能将孩子引导到完美的路上来。他完全是以自己为模型,在铸造孩子,孩子可塑性这么强,培养出一个天才儿童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好厉害的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大侠都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这样说,你也许就能理解了,为人父母的我们一般都是在二、三十岁的年纪,是不太可能拥有卡尔这样高的修养和人生智慧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培养得出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孩子。
虽说培养天才宝贝无望,但是还是有许多教育理念值得学习,培养出杰出的孩子还是一个可以期望实现的目标的。让我回忆一下,没有太多条理,想到哪里就说哪里吧。第一,对孩子的教育要有信心,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好孩子的家长。第二,平等对待孩子,不用家长的身份威逼孩子屈从,要以理服人。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在游戏中灌输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最重要的事情。第四,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多给孩子以肯定。不在外面当众批评孩子,对孩子的赞扬要具体到某件事,表扬其行为而不是宽泛的表扬。第五,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注意孩子品格的培养。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第六,锻炼孩子的体魄。第七,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学会欣赏艺术、文学的美。第八,全面、均衡地让孩子发展,尽量让孩子完美。第九,让孩子和好孩子玩,远离有恶习的坏孩子。第十,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让自己完美,身教重于言传,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先就这么多吧。这是一本能让我们知道孩子极限在哪里的说。但是说到具体的操作,个人感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更具操作性,更容易为国人接受的好书。
还有,我得惊叹卡尔成书的年代是1818年,是二百年前。你惊叹了吗?在两百年前的德国,科学文化、人文素养能有这样的水准,实在是可怕,可叹。卡尔12岁进大学时,德国的一座城市发邀请函,给巨额奖学金请这位天才儿童来读大学。得到国王的接见,得到社会上诸如爵士等名流的资助。可以想见,科学文化在德国是怎样的地位,教育是怎样地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