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_失控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失控 > 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
乡村土狼 失控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2-29 21:02:52

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

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
评《失控》

在管教孩子上,因为“我爱你”、“我是为了你好”等原因,我们会对他提出要求:“要听话哦。”一旦孩子不听从我们的安排、服从我们的管教,我们则会把“不听话”、“不乖”之类的帽子扣在孩子身上。想想这时的孩子应该挺委屈的吧。冷静想来,孩子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父母的话一定是正确的么?不听话的孩子真的那么令人讨厌么?“失控”应该是“不听话的孩子”的父母对于无力管教孩子的一种失望,这本《失控》的作者则试图告诉我们:孩子“不听话”自然有他们自己的道理,纪律并不一定是孩子们认同的规则,父母们不应该试图去管制和约束孩子,而是换个角度去让孩子寻找自我,和孩子建立伙伴关系,共同面对挑战,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

凯文•凯利的《失控》说的是因为人类本性的纠结,最终将导致秩序的失控,最终由机器人接管。人性的纠结是体现在文明的发展,在亲子过程中同样淋漓尽致:父母们经常打着爱的旗号,约束和控制孩子去完成父母们想完成的事情;而爱更通常的解释是包容和付出,管控者只是想借助纪律来完成管控的目标。带着美好的愿望开始他们的亲子之旅,却经常在半道上因为孩子的反驳而匆匆结束自己美妙的行程;爱的旗帜在空中高高飘扬,然而他们在旗下被孩子的言行遮蔽了自己良好的初衷;他们很希望从自己小时候受到管控的阴影中走出来,但却又在对于孩子的管控中陷入就有的循环之中。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每个在生活中获得感悟和智慧的都值得我们学习。在所有亲子问题上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处理方式,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对孩子负责,帮助他们发现真实而独特的自我。孩子会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的玩具、书本、同学、朋友以及属于他们的一切,开始是在父母的荫庇下,但后来渐渐就不是了。因此,父母们能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一开始的养育和照顾,所有的引导和教育,更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觉,然后逐渐的放手,直到孩子完全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放任和专制,是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帮助和引导,也是一个持久的话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放弃了管控的思想,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来保持我们和孩子的联结上。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的时候经常想一想WINTER代表的六种方式,学会倾听、辨识和共情,学会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着急,在孩子暴怒的时候心平气和去倾听,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和他共同商量解决,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去训斥和谴责。

那天送孩子去幼教机构学习,因为孩子不愿上兴趣班而烦恼的我,听到那里放着“麻烦是个朋友”(TROUBLE IS A FRIEND)的歌曲,我突然想:我认为孩子不上兴趣班是个“麻烦”,孩子认为上兴趣班是个“麻烦”,他或许还认为我坚持他上兴趣班这件事也是个“麻烦”吧!既然这么多“麻烦”,为什么我还在坚持这个“麻烦”呢?
2016-2-29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和孩子共同面对生活”的回应

青豆书坊 2016-03-02 14:39:58

是呀,“熊孩子”有他们自己“熊”的道理,在兴趣班这件事上,您的孩子有您这样愿意反思、理解他/她的爸爸真的很幸福啊!

乡村土狼 2016-03-01 09:52:17

大人的麻烦是孩子不听话,孩子的麻烦是大人要让我听话。

四字小文 2016-03-01 08:48:36

确实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不一样,麻烦的麻烦可能就是不麻烦,大人的兴趣可能很难与孩子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