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爱》书评
一、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我做了五年中职学校的心理老师,见过无数千奇百怪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问题”或者说“奇怪”,无一例外来源于他们的爸妈。我见过很多家长,他们的态度惊人的一致,他们都会说:“我们已经管不了了,只能靠老师和学校了。”每次我都要在心里嘀咕:“你们早干嘛去了!”
看到一个新闻报道,说两个十几岁的学生意外怀孕生了个小孩,又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反复把自己的小孩卖掉,每次都是男方的爸爸去高价把小孩赎回来。每次花钱,男方的爸爸当然痛心疾首,我还是那句话:“你早干嘛去了!”
我们大多数人提起父母,总是说生我养我的爸妈,可是现在我们却突然发现,不少父母生是会生,养却不负责养了,更不用说负责教育。本书的作者王涛博士说得好,当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开车要有驾照,唯独父母这个最重要的岗位我们却可以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生孩子只是证明你有生理上的生育能力,不代表你已经有教育上的养育能力。
别以为生了孩子就是父母!
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说,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由此,作者提出了为人父母的四项基本原则:不占有原则,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共同成长原则。
不占有原则: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爱他/教育他,但是不能占有他。
规矩和爱统一原则:成功的教育是爱和规矩的结合: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
情商先于智商原则: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
共同成长原则: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长的过程。要改变孩子,父母先改变自己。
二、有爱的规矩就是自由
看这本书的同时,我在看《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最后两期,最终拿到第四名的美籍华人孙浩辰在倒数第二期的演讲是《我是Rambo》,讲爸爸对他的影响,他说我开始明白原来我爸爸给我取Rambo这个名字,不只是希望我变成一个强壮的猛男,而是希望我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能保存一颗坚强的心。最后一期的演讲是《妈妈的爱》,讲妈妈对他的影响。他说他和哥哥小时候爱吃汉堡,妈妈为了让他们摆脱对垃圾食品的依赖,带着他们买下了一百个汉堡并要求他们吃完这一百个汉堡之前不许吃别的东西,他的妈妈就是用这样特殊的规矩让他们从此不碰汉堡。孙浩辰说,我相信每个妈妈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但她们对孩子的爱却是相同的。导师乐嘉听完他的演讲之后说,你的演讲让我想到了虎妈和鹰爸。
很多人一听说虎妈和鹰爸,第一反应就是一定很严厉,甚至很“变态”。而作者认为,为了爱,你要忍心给孩子做规矩。为了爱,你也要忍着情绪做规距。而我认为,有爱的规矩就是自由。
作者用太极图很好地解释了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在规矩的保障下,在爱的支持下,我们才能让孩子获得最大的自由。这也就是为什么孙浩辰要再三强调他爱他的妈妈,因为他从他的妈妈那里得到了自由,因为有爱的规矩就是自由。
三、反思自己的成长
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技能的进步或是一张资格证书,而是通过撰写个人成长报告,我深入反思了我的成长。作者在第三章中指出,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作者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但是有一点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那就是一个人早期生活的经历对以后的行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有些经历被压在了潜意识的层面里。在潜意识层面里,这些经历虽然不为我们所知,却常常控制着我们。所以,对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做一个客观理性的反思,不仅可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甚至认识自己的父母。”
怎么反思呢?作者也给出了干货。
第一步:回忆发生了什么?要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
第二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对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第三步:这件事情对我和父母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规矩和爱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四步: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做?
四、打孩子怎么打
前一段时间,在微博上,以我的导师迟毓凯博士为代表的科学心理家们曾经和以武志红和李雪为代表的“爱和自由”主义者们有过一次大论战,论战的焦点是“教育小孩是否应该爱和自由至上?”由这一轮战的焦点衍生出来的一个论题就是“父母可不可以打孩子?”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是默认孩子是可以打的,因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作者的观点值得一看。作者从西方现代家庭教育研究的角度强调了两点,一是体罚者是不是带有强烈的情绪,一是文化和孩子的个性因素也会对体罚的结果产生影响。这也就是说,打孩子可以打,但不能只是为了发泄父母自己的情绪。有的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不打断你的腿我不解恨。”这样的打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要是再加上孩子又内向又敏感,那说不定就留下阴影了。所以作者说,打孩子要用杖而不是用手,因为在找杖拿杖的过程中你已经有了让自己冷静的时间。而且,打不是直接上来就打,打之前需要用语言沟通,需要有爱。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刘先生的儿子已经不再畏惧爸爸打他,刘先生在冷静反思后先和儿子沟通,再当着儿子的面打自己,成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了儿子。
五、蒙迪的故事震撼我心
第一遍阅读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一书,我是当成浏览博客文章那样跳跃着看的,一直看到第八章《蒙迪的故事:一个震撼心灵的案例》时,我的阅读速度慢了下来。
蒙迪是一个美国牛仔,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父辈们残忍的驯马方法,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和他的太太前后一共收养了47个问题青少年,最后这47个生命无一例外地被改变。蒙迪的故事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你以为作者在讲蒙迪如何驯马,而最终你会发现其实作者是在讲一个教育案例,讲蒙迪如何把规矩和爱融合的教育艺术及其魅力。更为宝贵的是作者的分析,作者写道:“蒙迪的爱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因着爱而谦卑自己去进入马的世界,用马的语言交流;用爱建立信任;按着马能够接受它能够承担的,循序渐进地给马做规矩。”
因为作者曾经亲身采访蒙迪,他更能通过他的笔端让读者感同身受。因此在看到本书的最后一段时,我也深深认同。作者这么写道:“我们每一个父母几十年后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的孩子还会生活在我们身后的世界。你今天用怎样的规矩和爱教育孩子,就会影响到你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你给身后的世界留下一个怎样的人就会影响到你的身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所以,规矩和爱所成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也是一个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