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统》_通三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通三统 > 《通三统》
1984 通三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3-25 15:03:27

《通三统》

如果没有记错,书的第一部分《新时代的“通三统”》曾经在《读书》杂志上面刊登过(总之是极为类似的甘阳文章),读起来很费解。不知道作者是如何臆想出来毛、邓时代的“平等”、“自由”传统来,又加上孔子传统要“通三统”来。甘阳先生的意思比较容易接受,整本书(上中下三篇)都痛陈中华文化断裂之现状,并力主以通识教育为方法对现状加以改变。这些统统都好理解,有理有据,颇见作者赤诚心迹。

可是,一沾比较实际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作者的论述就显得糊涂。譬如,中华文化消亡与断裂,作者每每归于民初的教改,绝口不提二十世纪后半叶发生的种种……这样,就很难解释如今台湾教育的古色古香。再如,所谓毛时代的“平等传统”,对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史多少了解就这道这是多么虚伪的说法。好似《动物庄园》,人人都平等,有人更平等。单单以几个底层人物被擢升,或者借熊彼特所言“创造性的破坏”(P.26),就仓促立论,完全对当时的灾难性后果和凋敝实际避而不谈,未免武断而冷血吧。

所谓对“普世价值”的抛弃,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往往结果还是丢掉些比较有说服力的标准,在虚无的状态中自行选择符合个人心意的标准,组织材料,进行论述。譬如本书中推荐的弗朗茨·舒曼的书(P.26),看起来也不见得比被“重估”的东西高明,关键还是作者自己的意见。

总有人在讲新左和右之争,虽难脱贴标签之嫌,但观其文章却也有些道理。甘阳先生从研究西方开始,好像八十年代时即以认真出名,书中对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介绍可为佐证。读多些文字就好明白,政见如何不同都不影响人的真诚,视角不同能带来迥异的结论。同是讨论文革与改革的关系,秦晖的长文就与甘阳的论述差上十万八千里,个人更倾向于前者的说法。最终,这些都不影响他们对中国历史、现状体认的深刻,但是读者却同样需要保有自己的大脑。

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1026102/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2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通三统》”的回应

跳跳 2009-09-07 08:40:30

和我的看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