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书”的时代,我们如何“深阅读”_深阅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深阅读 > “一天一书”的时代,我们如何“深阅读”
读书慢的小金牛 深阅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31 14:08:26

“一天一书”的时代,我们如何“深阅读”

我是一个读书巨慢的人。大神们推荐的“一分钟1000字”方法,各种速读理论我差不多都尝试过,然而均以失败告终。看着朋友圈朋友们类似“今天我又读了一本书”的状态,我的内心经常处于崩溃边缘。因为读书慢,我的内心经常充斥着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我多希望有一剂良药可以治愈我。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

它是一本装帧普通,薄的让人心花怒放的书。它的名字,叫做《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作者是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孝。

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按照书的目录写书评,即使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这次,我决定按照作者教给我的“转换视角十引用”的方法试一试。

所谓“转换视角十引用”,就是从自己感性、体验的角度出发,说明时引用书的部分内容去达到“输出阅读”、强化记忆的目的。

1.

首先,《深阅读》重申了读书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读书已经成为生命意义的一部分,独处的最好方式和学习的直接来源。在作者看来,读书的意义大体分为三种。“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岛上书店》里说:“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这也算读书的意义之一吧。

“读书需要逐字逐句地看,既累眼又费时。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的确显得有些过时了。然而,唯有坚忍地跨越这些障碍,我们才能寻见宝贵的清流。”

2.

然后,《深阅读》阐述了自己对于不同类型书的看法。

我爱读小说,喜欢里面优美生动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出乎意料的结局。我爱读诗词,喜欢它们朗朗上口的韵律,一字胜千言的简练与跃然纸上的画面感;我爱读历史,喜欢沉溺在过往岁月的花开花落,政局的波谲云诡和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中。对于人物自传,我总是觉得太过功利;对于经典名著,我总是觉得语言太过晦涩,精神上太过高不可攀。

可是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对于阅读经典名著的态度:“很多人都是从这些简明易读的解读书籍入手,继而沉浸在古典著作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若觉得把握不大,可以继续多读一些其他的解读书;若是颇有信心,就可以鼓气勇气挑战原书。总之,古典著作的内涵极深,一旦迷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肯定都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就让对于阅读经典名著望而生畏的我豁然开朗了。读不懂《庄子》,可以读于丹老师的解读版啊!读不懂《史记》,可以读王立群老师的书啊!读不懂《红楼梦》,可以读周汝昌老师的解读啊!

而对于名人自传,作者也有他独到的见解:“读这些书,本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宽想象力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的'闪光点',我们可借此激发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原来如此。作者还把读人物自传称为“接触'异能者'的机会”,建议把书中的人物当作自己的“榜样”。

“关键在于,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为己所用的内容。”

3.

在书的最后两章,《深阅读》总结了“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和“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这也是这本书的干货部分了。

“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分别为:

1.建议“自问自思”。作者建议读者在读书时发现问题,从而通过解决问题积累自身经验。

2.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作者建议读者“边读边看”,多听有声读物。作为家长的读者,应该多读书给孩子听。

3. 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作者比较了电子书与纸质书,并且建议读者“以藏书千册为目标”。

4.“一天一本”一一最简单的读书方法。作者告诉读者,“不是读的快就好”,阅读要讲究质量。但对于小说,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只读对话。作者还传授了“难懂部分跳读”,设定自己的“读书时间”以及“随时随地读书”的经验。

5.“输出”使书称为自身血肉。除了本书采用的“转换视角十引用”输出法,作者还介绍了“复述书的内容法”、“举办读书会法”以及“活动映射交流法”。

“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

1.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作者称之为“融入经验的阅读”。

2.寻找自己的“f”。“f”指的是输出时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3.通过“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在阅读的世界里,尊某人为“师”,但并不是神话这个人,从而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提高。尊敬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4.增强亲切感的“吐槽阅读”。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这种方法可以刺激人的大脑,活跃人的思维方式,增强人的记忆力。

5.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次阅读”。作者相信,与书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6.“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前者指追求内心安定的作品,如心理学的书。后者指能体验震惊、兴奋等刺激情绪的书,如推理小说。

7.“标签阅读”的“品牌目标”。找到可能刺激自己求知欲的标签即可。

8.通过“据点阅读”汇集知识。这指的是读到一本好书,然后读作者其他的书,书中推荐的书,作者偶像的书。或者先读原著解读版的书,再去读原著。

9.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的“快速阅读”。方法是把握人物关系,只读对话部分,以每小时100页为目标。

10.“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通过“跳读”,把握大概情节即可。这样可以加大阅读量,增强自信心。

作者认为,“我们也许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而非信息过剩的世界里。”因为我们的精神由于不重视阅读而越发浅薄,脆弱。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心怀“贤者森林”,使阅读成为照亮我们人生路的明灯。作者也在书中告诉了我们区分好书与坏书的方法,网络信息与读书的差别。

书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数量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忘记了其实读书的初衷只是在于热爱。一味的追求速度只会让我们的心越发浮躁,收获甚微。而《深阅读》用简练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温习了读书的意义,传授了读书的方法,还给了我们读书的情怀。虽然书中频频提到的陌生的日本书名完全让人一头雾水,但是作者的博学从中可见一斑。

文章的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学会深阅读的同时不忘读书的初衷,热爱读书,信仰读书,从读书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愿我们都能够找到精神底层流淌着的那股清流。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