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追问到最后,是神学?_我读天下无字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我读天下无字书 > 哲学追问到最后,是神学?
小狼 我读天下无字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0-29 09:10:44

哲学追问到最后,是神学?

在读丁学良写的《我读天下无字书》时,有一个问题渐渐地在脑子中成型。那就是哲学追问到最后是不是就成了神学?在一个以无神论为信仰的执政党统治的天下,这种想法是断难生根发芽茁壮的。另一方面,也和中华文明中没有真正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政治与文化两个方面,已经对这一问题的成立产生了极大的动摇。若是再从现实的、社会的、经济的等角度来思量,恐怕真的会认为是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当然,从想法产生的源头上说,一切就很好理解了。因为,阅读的内容所讲述的是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件趣事,简单概括为一位青年数学家的宗教情怀。主角是世界数学最好的哈佛的博士,却阴差阳错地对神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后来转而研究神学。
要说哲学研究的对象除了我们的外部世界、内在心灵之外还有什么的话,也许还真得向神学的殿堂迈进。而且哲学的源头中,形而上学以及神学所占的分量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至今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再进一步探究下去,哲学从词源上说就是爱智慧,即对问题穷根究底地问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接近着智慧与最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最妥贴地诠释着哲学的意味。这一脉络时明时暗地在西方的历史中演绎着,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转向苏柏亚的理性的人、到中世纪又转向神、文艺复兴后再转回到更为奇妙的自然及更为玄奥的人,并产生了对当代影响重大的科技革命,当然也伴随着关于人的更多的问题的出现。
仿佛,那位数学专家走的路径是逆历史的顺序,又顺着自己的所求,从数学的顶级殿堂转向自己原本陌生却也注定了是最该熟悉的神学领域。从这一现象出发,许多问题在脑中纷杂呈现。
第一,这里的哲学是现代哲学,还是古代哲学?或者两者都有?而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他们的主要问题都有哪些?追问的是些怎样的问题?到了最后还剩下哪些疑惑无法解答?最难以解答的那些问题是不是在人类的理性、逻辑的推导下只能寄托给那个名为神的神学?或者说人类的极限智慧在通达天地后总要找个可以给予慰藉的所在,结果神学担当了此等重任?
第二,神学,该是怎样的神学?我猜,非是中世纪之神学,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人生的终极真理,是形而上学的前身。在漫长的中世纪,鼎鼎大名的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而与神学紧密相连的是宗教。在宗教的研究领域中,哲学自有它的独特性与纯粹性。同时在对宗教的追问与质疑中,与之相对立的科学也得到了十足的巨大进步。在数学家所追求的神学中,宗教与哲学的比例是如何配比的?其个人对两者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他会不会还造出个自己心目中能够统摄一切的新的神?那神与他原本无比挚爱也极为擅长的数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完全地忽略了,还是得到了新的地位?
···
哲人问:“小溪流向江河,江河留向大海,大海又留向何方?”
我回答:“大海留向自我心中的那个神。”
···
浅显地讲,也许会失去耐人寻味的韵律,却也更能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哲学,或者神学,也许该进入这一范畴。我们的生活在解决了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之后,往往就会需要更加高一层次的精神追求,相比于可以观测、证明、研究的现实,我们的精神领域则显得更加复杂与玄妙。它首要地要涉及到错综复杂的也是人类精神最为重要的成果的语言、概念等即使可见却是抽象的媒介,继之而来的还有虽能学习练习但更为难以把控的自我认知、意识、心灵等。尽管我们有被我们无限赞美的理性,但探索起哲学或神学来,还是会有力不从心之感。需要的不仅仅是要放弃对自我的各种世俗意义上的附属物,更得有能从中感受到别样的兴致与趣味的天赐良机,还该借助先天的本性中蕴含的良好耐性。而这追求不见得就是哲学家或者思想家的专利,也并非只有艺术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够彰显出绝伦精彩,我们大部分人其实也可以,在吃喝生活之间自会有所悟有所得。
2014.10.28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