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评
美国最好的大学老师怎么教课?
——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2007-10-29 中国青年报
胡苏晓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曾获得哈佛大学2004年度教育和社会好书奖,被翻译成六种以上的语言出版。
作者肯·贝恩博士曾获得多项全美教学奖,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在这本书中,贝恩博士通过各种渠道,诸如个人、集体、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推荐,约谈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和教师,听课,观摩,录音,录像,收集书面资料,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六十多位来自不同学校(从公立到私立,从名校到社区大学),不同学科(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教授不同对象(本科生、研究生,大班、小班),不同教龄(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和不同性别的优秀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记录了一些最好的教师的教学成就,包括他们的思索和实践。
读者不难看出,作者在这本书中反复强调的,不是这些优秀教师们干了些什么,而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干,他们取得成就的根源是什么。比如说,讲课的技巧、声调语速、形体动作和眼神的交流,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是光有技巧,不见得就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贝恩博士用基础坚固结构良好的建筑物与色彩漂亮的油漆作比喻:油漆得漂亮,不代表就是一座好的建筑物。教学的基础,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这些教师之所以被称为最优秀的,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对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教不再是掌控一切的主导,学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学,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
贝恩博士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前者要求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从智力上挑战学生,以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后者则热衷于死记硬背,满足于能够在考试的时候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大脑成为一个贮藏室。处在主动和被动的认知过程中,有三种不同的学习者:深刻的学习者,策略的学习者,和浮浅的学习者。第一种人勇于接受挑战,深入研究所学的东西,力求掌握和运用它,是独立的、带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第三种人坐在教室里,准备好纸和笔,以便记录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来应付考试,只求侥幸过关。在这两种人之间的策略的学习者,感兴趣的只是取得好分数。他们循规蹈矩,每每投教师所好,尽管能够学得更好,却不愿冒险创新,视野狭窄。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于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状态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想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开学时不是高高在上地提要求,而是平等互动地谈承诺。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会因为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责怪学生。简单来说,他们对学生期望得更多。
优秀教师善于寻找并欣赏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什么赢者和输者,天才和笨蛋,好学生和坏学生。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取得成就的能力,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保尔·贝克的话值得每个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深思:“我对于教学的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你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作为一个教师,你不是开始教学,想着你自己的那个自我和你知道什么……上课的时间必须属于学生——不是学生们,而是属于特殊的专一的学生。你教的不是一个班级。你教的是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