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们有福了_全新思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全新思维 > 左撇子们有福了
南桥 全新思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02-03 05:02:08

左撇子们有福了

我去心理辅导系拜访其系主任的时候,系主任听说我是“课程设计者”,立刻推荐我看这本书(书中提到的六大新思维第一个就是设计)。看此书过程中,我推荐他给我的老板马伯特,马伯特说:“巧了,某某某系一教授也推荐我看此书。同时有两个人推荐我看这本书,看来我不得不看了。”看来这本书在我们学校流行起来了,这非常奇怪,一般情况下,像这种类似于自助性质的畅销书籍,象牙塔里的教授们一般是嗤之以鼻的。这回倒好,主动向我们推荐来了。去图书馆借,没有借到,我干脆去买了一本。

《新思维》的作者是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 此人以前是白宫撰稿人,是前副总统戈尔的主要演讲撰稿人。众所周知,美国的信息公路首倡者就是戈尔。戈尔在入主白宫失利后,开创了“潮流电视”(Current TV), 其概念和博客、维基背后的“开放源代码”思维类似,是让平民百姓也能够制作自己的电视节目。这位前副总统绝对是个科技官员,是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可是就如1926年的《哲学故事》(Story of Philosophy)作者Will Durant 所言,任何科技,总是以哲学始,以艺术为终(Every science begins as philosophy and ends as art.)科技本身一般来说并不是终点,而是过程,是手段。

平克在和戈尔一起在科技思维中摸爬滚打的时候,悟出了科技尽头的一些东西。在开始写作此书的时候,他的想法可能还显得有些超前,可是书一出来,人们发现周围好多现象,简直就是书中描述的真实写照了。比如论搜索引擎技术, Google不一定最为先进,但Google将技术和设计巧妙结合,使得Google很快脱颖而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Google做的是减法,别人做的是加法,使得自己的页面功能越来越多,唯恐有什么没有收录到。照平克的说法,这犯的就是过剩症(Abundance)。什么叫过剩症,无需解释,去任何一个门户网站看看便知,尤其是新浪,恨不得把整个天下都收入囊中,一网打尽。可怜我们读者,在它面前早就产生了过剩疲劳了。

从美国人的角度来写,平克看到的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自动化(automation), 一是亚洲(Asia)。这三个问题相互牵连,构成了美国劳动者所面临的三大威胁。关于自动化,平克举了一个美国版的“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在电动钻头出现之前,人们挖隧道一直是人在挖,约翰#亨利(John Henry)就是个钻探能手。他对电动钻头挖隧道的做法不屑一顾,说怎么能和自己这样的劳动能手相比?有一天,他发起了一场比赛,和钻头比赛,双方一起挖隧道,结果约翰#亨利胜利,但是却力竭而死。平克说,在信息时代,我们同样发现,有些工作机器可以比我们做得更好,著名的案例是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大战计算机深蓝的故事。卡斯帕罗夫说他一秒能3到5步,那么深蓝呢,深蓝能想到3,000,000步。平克认为这就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约翰#亨利式寓言。单纯的逻辑思维活动,电脑已经能够自动化处理了。电脑不能处理的,还可以外包给亚洲,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这个国家在承接越来越多的平克所说的“初级白领”的工作,成了“世界办公室”。那么西方人在就业选择的时候,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海外有没有人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来做同样的事?
2. 电脑能不能用更快速度做此事?
3. 我所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这过剩年代,还能否产生需求?

平克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我们去宏观地看世界,而是要我们微观地看自己。说得再具体一点,看看自己的大脑。平克自己做了一件很可笑的事,他跑医院里去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成像( MRI), 分析自己在从事不同脑力活动的时,左脑右脑的不同反应。关于左脑右脑思维的不同特征,平克的说法并无新奇之处,比如左脑处理信息是依次处理(Sequential), 右脑则是同时处理(simutaneous); 左脑处理文字(text), 右脑则看背景( context); 左脑处理细节(details), 右脑处理全局( picture), 等等。左脑和右脑的功能区分,据说在古埃及就已经被人发现。前些年在培训公司做事,我们也接触了不少关于“全脑思维”(whole-brain thinking) 的培训。这都不新鲜。新鲜的是平克提出了一个“左脑主导型”职业(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和“右脑主导型职业”(艺术家、设计师、领导等)这样的区分。平克还说,如今的“成功”一字的拼写为M-B-A(工商管理硕士), 不久的未来,成功这个字应该写成M-F-A(Master of Fine Arts, 艺术硕士)。他说所有的企业都在把设计提高到了企业的首要位置,连通用汽车这样制造汽车的公司,也说自己是设计公司,而不是汽车公司(We are all about design).

联系到刚才说的过剩、自动化和亚洲三大挑战,平克解释说,左脑主导活动的产物有很多都已经过剩,要么就可以自动化,要么就可以外包出去到亚洲,然而右脑主导的活动却大有潜力可挖,而且无法在过剩、自动化、亚洲的挑战下被取代。

这些说法都有些危言耸听。要是左脑功能真这么变得这么不重要了,平克老兄,我可不可以拿块砖拍向你的左脑?

但是作为问题分析,特别是3A 分析,很有些道理。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应对方案中,作者的提议有点虎头蛇尾,让人难以信服。

据说右脑对应左手,左撇子右脑发达。我们这些可悲的右撇子们哪,也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假如右脑思维真的成了后信息时代的竞争力之源,我们应该怎样去开发自己的右脑呢?用左手博客会不会有帮助?

对了,吃什么能补右脑呢?

(待续)

Pink, D. H. (2005), A whole new mind: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丹尼尔#平克著,《新思维:从信息时代走向概念时代》,纽约:Riverhead Books出版社,中译本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全文
有用 18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