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忘忧草读书会对本书的读书记录_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 台湾忘忧草读书会对本书的读书记录
MidoRi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2-10 10:12:40

台湾忘忧草读书会对本书的读书记录

[忘憂草讀書會] 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 讀書紀錄 日期:2003.9.4
書名: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原著: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
作者:海倫‧聶爾寧(Helen Nearing)
譯者:張燕
出版者:正中書局
紀錄:葉亞寧

一、引言:
昭志:好不容易敲定第一次忘憂草讀書會,特別感謝愉文的協助和推動,待會兒也要藉由愉文的導讀讓大家沈下心來,再次進入《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的世界。導讀僅是一個開始,希望也能透過大家不同的角度,一同分享對此書的心得和想法。

心怡:閱讀《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的導讀常讓人誤以為此書是一部講述生死學之書,雖然前後段之內容環繞著「生死」,整部作品實則是作者海倫‧聶爾寧的自傳。

二、暖身活動:
愉文:以一張清單列出影響現代人生活的物質及觀念,在這之中,我可以放棄什麼?什麼又是我不能放棄的?

三、人物導讀:
愉文:《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其實是作者海倫個人反現代文明的生活傳記,敘述她與比她年長二十一歲的丈夫半個世紀以上的樸實生活。
比照當時海倫的年代,現代文明的觸角已更加深入我們的生活。

以下介紹四位書中提到或我想到的相關人物:

司格脫.聶爾寧:
與海倫共同經歷二十世紀工業革命、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現代文明發展階段,在很早就洞見科技文明發展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情童工及中下階層,倡導學術及言論之自由,而失去教職。後因反戰而放棄他學術生涯,為日後他投身於農莊生活埋下種子。
海倫‧聶爾寧:
生長於優渥家庭,接受高等教育,學習小提琴,在歐洲遇見克里斯納木締,卻放棄與克里斯間的感情,以及成為音樂家夢想,選擇跟隨當時仍是有婦之夫、失去教職的司格脫,投身農莊生活,在這兒已可看出端倪。
克里斯納木締:
對思想界影響深遠,希望能整合所有宗教,世人對其評論和海倫書中對他的評論頗為兩極。
區紀復:
化工博士的教育背景,卻毅然放棄高薪的工作,甘心依皈平淡與簡樸,開拓「鹽寮淨土」。現代文明的進步與司格脫當時的社會情況已然不同,區紀復的簡樸生活亦與司格脫不同,司格脫有紮實的經濟學理論做基礎,區紀復卻無此背景。就時代背景而言,在這個高度汙染的時刻,區紀復的簡樸生活方式較適合現代的我們。

四、內容導讀:
昭志:閱讀此書後對「選擇」與「割捨」間有很深的感觸,最感動司格脫意無反顧的割捨,選擇了最簡單的生活。如同黑澤明的電影「To Live」中一位朝九晚五的渡邊課長因身染重症,失蹤3天過著過去從未曾過的生活,回來路上碰到一位來向其辭職的年輕女職員,只為了想到因拿到玩具的孩子會因此而高興,乃選擇做玩具的工作而有所感悟。遂以其餘生不畏艱難完成社區兒童樂園的建置。相信人在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後,才能做出割捨、選擇,司格脫是否亦如此?

再者,即是對「擁有」及「貧窮」間的體認,司格脫回歸鄉村生活後,自給自足,是「擁有」,卻不「貧窮」。反觀現代人卻不斷要擁有,甚至佔用了下一代的資源,卻不知足。田園生活雖然孤獨,仍能享受富足的精神生活。延伸至曾經閱讀過的一則短篇小說,故事中孤獨的畫家,在名成利就之後,失去過去在孤獨中的創意靈感,為重拾過去的創作靈感再度選擇孤獨生活,卻只在畫布上留下一個字solitary(孤獨的)或solidarity,沒人得知。又如區紀復先生,雖也孤獨,卻獲得許多迴響和追隨,「孤獨」與「合群」間實難二分。

慧貞:對探討死亡的書很感興趣,也曾經有許多「死」的方法在腦中盤旋,嚮往簡樸生活,但自認無法做到。已經過慣現代文明生活的自己,很難再回到過去樸實的生活。不過,生活中還是會儘量做到簡單,也會儘量做到「環保」。

心怡:其實司格脫被賓州立大學免去教職後,心裡就已做出回歸田園生活的選擇了。

玉娟:這本書前段和後段對司格脫的死有許多描述,不怎麼吸引人。自覺現代生活太過便利,加上自己住家地點位於市中心,無論交通、購物等生活基能便利,很難再回歸到原始自然的生活。

秀蓮:像海倫這樣自小衣食無缺,生活豐富的人,成長背景中環繞著音樂、圖書,養成她可以靜下心來的性格,應該也影響了她後來的抉擇。和克里斯納木締柏拉圖式的愛情中,她也有過掙扎,最後還是「放下」了。
愉文:在別人眼中,也許海倫和司格脫的生活是單調、無趣且規律的,但從精神層面來看,他們的心靈是富足的。

昭志:倒認為與克里斯納木締間屬仰慕的愛,是上對下的期待,與司格脫間的感情像是伙伴、朋友,可以一同分享生活的人。

教務長:從海倫和司格脫的感情完全看不到激情,和克里斯納木締間存在的也僅是紙上的passion。我想也許是因為海倫從小便生活在豐足的環境中,過去所有的獲得已足夠,所以想追求不同的目標,找到生命中的「平衡」。從Vermount到緬因,她其實心裡也做了相當的調適。

銀柳:蠻贊同他們最後選擇的死法,什麼都不吃,自然的死去。另外,也很喜愛簡單樸實的田園生活,但應該是要有條件。

亞寧:讀前幾頁導讀後,便覺得死亡過於沈重,畢竟離自己有些遙遠。父母很嚮往也很適合田園生活,退休後也許可回母親成長的故鄉─台東生活。曾與弟妹聊過父母間若有一人先走,希望是父親,母親某特點像海倫,樂觀堅強。

秀蓮:司格脫也是個handy person,也許是文化不同、教育不同,外國的小孩從小就自己動手做許多事,成就他們長大後更能靠雙手生活。

秀蓮:另外想到,雖然大家都提到「死亡」,但探討死亡的同時,是否更應回溯到最基礎重要的問題,即是「生命品質」的問題。海倫和司格脫一直在給予、奉獻,同時也獲得心靈的富足。

愉文:離開自然太遠了,在不知覺中喪失了許多能力,雖然現代人生活繁忙,應自繁忙中找回這些能力。

五、回饋與結語:
校長:首先要和大家懺悔和分享。讀書會應該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參與?再來講到田園生活,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像區紀復的生活適合他,卻不見得適合其他人,這也不盡然是對所有的人都好的生活方式。個人正好與區先生熟識,也曾帶家人至區先生的「鹽寮淨土」生活過,各位若看了這本書後,對田園生活有所共鳴,也可以到區紀復那兒實際體驗。

教務長:也許可以討論讀書會的目的和品質。

昭志:放鬆就是品質。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台湾忘忧草读书会对本书的读书记录”的回应

野兽爱智慧 2010-01-20 01:11:55

[忘憂草讀書會] 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 會前資料 2003-08-08
書名: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

相關人物介紹

一、 海倫及史考特‧聶爾寧(Helen, 1903-1995, & Scott Nearing, 1886-1985)


Scott Nearing曾任美國賓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及俄亥俄州托里多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兼政治學教授,皆由於政治觀念與言論過於激進而被開除,之後即倚賴寫作、演講等工作為生。
Helen Nearing 出生於東海岸紐澤西州富裕家庭,獨立、聰慧而富奉獻精神,在Scott去世後仍獨立經營「美好生活中心」(The Good Life Center),1995年在居住的山區小路上因車禍喪生。
1932年出於愛與理想,這一對靈魂伴侶離開紐約市的繁華喧囂,隱逸到窮鄉僻壤,展開他們歷時一甲子的農莊田園生活。素食、反戰、自給自足、倡導社會正義與和平主義,Helen & Scott Nearing夫婦親身踐履、體現了一種質地真樸而有意味的生活方式,並且因此被視為六O年代「回歸自然運動」的先聲。

二、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1986)


出生於印度一戶婆羅門家庭,1909年,克里希那穆提十四歲時,在阿迪亞爾附近海灘遊玩時,被一組織「神智學會」中一個叫賴德拜特的通靈人,發覺他的靈光色彩極為純淨,完全沒有絲毫的自私色彩,於是在經求克父親的同意下,他和弟弟尼亞被帶到「神智學會」,克被這組織選定為再來的彌勒尊者的第三個容器。
在「神智學會」的安排下,克過著和以往在印度完全不相同的生活,他被嚴格的保護著,沒有人可以碰觸到他。他有私人教師,穿著上等的衣服,被教導優雅的舉止,學習流利的英文和法文,多年後成為許多人的精神導師,思想對不少人影響極大。
1986年因胰臟癌去世,生前交待在他死後不舉行任何的宗教儀式,不禱告,不鋪張,也不出殯,更不要為他的骨灰建立紀念碑。留下許多著作及對談錄,中文譯本大多為方智出版社出版。

三、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美國作家、詩人及思想家,出生於麻薩諸塞州康科特鎮,1837年畢業於哈佛學院,學生時代與愛默生(Ralph W. Emerson, 1803-1882)相識,成為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受東方哲學影響至深,尤其是道家的崇尚自然無為。Thoreau 44歲死於結核病。
Thoreau生前鮮為人所知,作品主要來自日記,絕大部分在死後才出版,生前只出版兩本書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1849)和代表作「湖濱散記」(Walden, 1854)。
五○年代積極參與廢奴運動,幫助黑奴逃亡,並發表文章或演說批判蓄奴制度,對英國工黨、印度甘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均有深刻的影響。

四、 台灣簡樸生活實行者:區紀復(1942?- )


出生於戰亂中的澳門,1964年台大化工系畢業後留學瑞士,以一位研究高分子化學的化工博士身分,經過長年深刻的反省和體悟,在1988年毅然放棄台塑集團的高薪工作,選擇到花蓮鹽寮海邊,過著克勤簡樸的生活。撿拾漂流木、廢門窗,一手建立起心目中的生活淨土。他揚棄塑膠、玻璃製的瓶瓶罐罐,也謝絕電鍋、洗衣機等家電,吃的是自種蔬果和市場撿回來的菜葉,喝的是從海岸山脈挑回煮沸的泉水,一切回歸到生活的最初狀態──勞動、靜心、珍惜自然,是近年來台灣簡樸生活運動的先驅地。不少同好者把鹽寮淨土當成重新學習的出發點,來此小住幾天,體驗“不傷害大地”的生活方式,同時藉由每日的閱讀、反省、靈修、洗滌身心。著有「鹽寮淨土」、「簡樸的海岸」。

【以上資料收集整理自書內小傳及各相關網站】

延伸閱讀:

農莊生活手記/The Good Life;Helen & Scott Nearing著,高志仁、梁永安譯;立緒文化,1999
湖濱散記/Walden;Henry David Thoreau著,沈漠譯;寂天文化,2002
簡樸的海岸:鹽寮淨土十年記;區紀復著;晨星,2000
墨瑞的最後一課;Morrie Schwartz著,閻慧群譯;雙月書屋,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