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方无垠_庄子心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庄子心解 > “无脑”方无垠
迷幻列车 庄子心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3-21 13:03:01

“无脑”方无垠

“无脑”在广东话里是贬人行事白痴、缺乏考虑、不中用等等的意思,相对应的的反义为“有脑”、“醒目”,这从字面上已可以看出区别,“有脑”、“醒目”,也就是脑子回来了、苏醒了,这这种“醒”无疑是来自大脑的思维运动,于是,广东话里对此又有一个很贴切的形容——说大脑——“个脑转数快”,“转数快”,你可以联想到电脑CUP,越快越受欢迎,“转数快”了运算就快,思考对策能力也就高了。因此,从来人们都是唾弃“无脑”,追求“醒目”的“转数快”,以达到在社会中立于不败的期望。

奥修却不以为然,他追求正是“无脑”,让自己“无为”。“头脑会使每一件事都成为一个难题……头脑欺骗你,认为每一个片刻都是一个难题而必须被解决。一旦你走上了第一步去相信说每一件事都是一个难题,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被解决,因为第一步就全都错了”。因此,头脑必须让它“空”起来,等待,足够耐心的等待,让美自然发生,让问题以河流的方式流经,然后远去。

大脑是无从去做出完美的选择的,“头脑的本性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它依靠不平衡而存在,如果你是平衡的,头脑就消失了。头脑就好像是一种病,当你是不平衡的,它就存在,当你是平衡的,它就不存在”。“无脑”的“空”(Nomind),就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奥修用了一个比喻,走钢丝的人,惟有处于平衡的状态,他才能顺利地通过钢索而毫发无损。

头脑停在中间,平衡了,奥修说,就是静心。心不静,在两个极端中摇摆,就有了因爱成恨、才有了患得患失、才有了混乱。

无脑无念,很多人会担心造成随波逐流而迷失自我,迷失自我就失去了自由,这种从西方哲学出脱来的思维系统,“西方的心理学坚持说自我必须被增强,小孩必须有一个很强的自我,他必须奋斗、抗争,惟有如此,他才会成熟”。但是奥修却告诉我们发生在西方以来的现实是“这个征服已经摧毁了整个自然……我们已经完全摧毁了自然,因为我们已经打破了所有的锁,我们已经摧毁了整个平衡,透过那个不平衡,人类迟早将会死掉”。

自我是一种意识的过度扩张,是满足欲望的一个说辞,一如人定胜天的“信念”,“这些树木帮助了你,这个天空帮助了你,这个水帮助了你,这个地球创造了你,那么自然就是你的母亲,母亲怎么可能反对你?你来自她,但是你认为我是一个人,然后抗争就产生了”。这也能看出大脑的逻辑思考,很容易会陷入被自我欲望所欺骗的陷阱里。“自我是问题之所在,不要使它变得更强,不要制造出任何抗争,并不是适者生存,而是最谦虚的人生存”,奥修的结论是。

现实里,在一个连旅游放松都要马不停蹄的白热化竞争生活里,我们已深深感到,整个人类社会已经堕入一个越思考越糟糕的境地,物质生活丰富了,生存环境恶化了;寿命延长了,疾病却陈出不穷;欲望越容易满足了,焦虑和抑郁却越来越多了……一切都停不下来、静不下来。

其实,这不过是人类自己的一个选择,选择财富、选择征服、选择贪婪。

“不要选择,保持是一个无选择的关照,那么就不缺任何东西,那么这个存在就是可能的最完美的存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更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更喜乐,它就在那里,就在你的四周,等待着你。每当你变得觉知,它就显露给你,但是如果你的头脑继续在里面运作,划分、选择和制造冲突,它将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奥修知道,它今天说的,庄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的,他知道,这些也是老子、庄子、佛陀、耶稣等等智者们曾经做到过的,但是众生们仍旧被自己的大脑蒙蔽着。“好几世以来,你一直在错过它,不要再错过了”。最后,奥修带着悯慈,语气深长地告戒我们。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无脑”方无垠”的回应

注销ing 2008-06-01 14:29:22

朋友啊朋友,你写的东东读起来不象心得,也不是评论,基本上属于简介,适合做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