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教你如何修习冥想_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 > 内行人教你如何修习冥想
罗切斯特太太 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12 20:10:16

内行人教你如何修习冥想

     西藏在我心里一直有着神秘感,而藏传佛教则更有着神秘之中的神秘。经常在网上、电视里看到许多人特意去西藏拜佛,连央视著名主播徐俐也和丈夫一起写了《垭口:听徐俐讲梅里转山的故事》来讲述她两口子转山的经历(可惜我一直没买到这本书)。《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在我面前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让我可以一窥究竟为何样来满足我这颗好奇的心。
   佩玛·丘卓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甘波修道院院长,她著述颇多,《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是其中之一。全书分为五大部分,细致地讲述了为什么要冥想,教你如何修习冥想。她认为:“冥想应该是关于悲悯心怀的打开,是与自身共处,以及独自经历一切的能力。”她觉得通过修习冥想,可以培养五种特质:对自己进行培养和锻炼的定义、明见、让我们从内而外地培养一种慢慢生起的勇气、对我们的生活和所有的瞬间都保持觉知的能力、没什么大不了。
   第一部分《冥想的技巧》,主要讲述修习冥想的准备工作,并指导冥想姿势的六个要素:(1)座位要稳定、舒适;(2)选择合适的手印;(3)躯干应正直有力,身体尽可能放松;(4)双眼睁开,保持觉醒;(5)面部肌肉保持放松;(6)双腿处于你最舒适的姿势。佩玛·丘卓说:“在冥想姿势的每个要诀中,你都要体现一种放松感、开放感、尊严感,还有一种觉醒和自信。”她指出:“我们冥想,是为了保持对生活的彻底开放,对生活带来的所有可能性都保持开放。我们在进行一种终极平衡的训练,这种平衡不是建立在外在世界静止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我们内在心念的随顺和开放之上的。”
   第二部分《调伏念头》,佩玛·丘卓教你如何去调教降服你的念头,并建议你把念头当作冥想的客体,这样念头本身可以作为觉醒的助力,更好地帮助你修习冥想。她认为:“把念头标识为‘思虑’,其实是在训练你发展一种不带偏见的态度。”我曾试着学着去冥想,但却怎么也控制不住念头,脑袋中总是会时刻迸出来各种念头,特别是令人烦躁不堪的念头,就是根本静不下心来。调伏念头真的好难啊!
   第三部分《调伏情绪》,佩玛·丘卓要我们与情绪亲密共处,她认为:“冥想给予我们的是赤裸而鲜活的、不分对错和恰当与否的经验情绪的机会。”她还告诉我们:“冥想让我们彻底感受情绪,具化情绪,品味情绪。冥想是一种解除那些束缚我们的习惯的途径,这样我们就能把心打开。”我想看这本书,其实也有想让自己心绪冷静下来的原因。我脾气急燥,很容易生气,看到许多文章上说冥想打坐可以让心静下来,所以我才看这本书,学着打坐冥想。可我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学着佩玛·丘卓教的方法去试着做,情绪还是很难平静下来,看来还是修为不够啊。
   第四部分《调伏感官》,主要是佩玛·丘卓教你如何做冥想练习,让你把声音、视像、感觉和味道作为冥想的客体,训练自己与各种感官觉知共处当下,来帮助我们觉醒。这几种练习我也试着做过,因心静不下来而都未成功。看来做任何事都得有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才能达成心愿,不是匆匆而行、一蹴而就就可以的。
   第五部分《打开你的心胸,包容万物》,佩玛·丘卓如是说:“冥想的众多裨益之一,是帮助我们以好奇和宽广的方式来对生活产生兴趣——而不是把生活的复杂多样看作一场反复的抗争。”她希望我们能放下对生活的抗争,拥有信仰,从“生命可以承受之轻”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全然地放松去修习冥想,使自己具有一颗菩提心。
   “当我们执着于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是在固化自己,而且这并不能为自己或他人带来任何幸福,也不能给世界带来任何快乐。”(佩玛·丘卓语)这也是我非常想看这本书的初心。不过,还是应了那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话,这本书佛学专用术语太多,看得我稀里糊涂,打坐冥想也没有找到感觉,变得我真的只是在看热闹了。虽然学习时间太短,也没有什么效果,但还是有一丝丝的感觉一闪而过,只是我没能抓住到,因此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我还挺想继续冥想下去,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使自己的心成为菩提心。如果有想和我一样希望通过修习冥想使自己具有一颗菩提心的朋友,《冥想,活在当下的练习》也许可以成为你修习冥想的入门教科书。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