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很簡單?_每一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每一天 > 愛,很簡單?
書評之亂 每一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6-14 13:06:23

愛,很簡單?

By 亂

美國作家大衛•利維森被稱為青春小說作家中最多產的一個,迄今他已經創作了多部關於青少年的作品。不過,他的小說《每一天》,是通過一種最異乎尋常的方式來呈現“青春”“愛情”的主題,而這也讓它在同類小說中脫穎而出。在《每一天》裏,利維森對什麽是真正持久的愛情進行了探討:愛情僅僅是肉體的相互吸引,還是內在心靈的深刻關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這些正是小說的主角A與蕾安濃必須正視的問題。

某一天,當A醒來時,發現自己附著在一個名叫賈斯汀的不良少年身上。因緣際會,A愛上了賈斯汀的女友蕾安濃。在與她相處一天過後,A又不可避免地附著到其他人身上,他想盡辦法,再次與蕾安濃相見。由於A無法控制自己的“附著”,於是他一次次在不同的身體裏,以不同的身份,在蕾安濃面前出現。最終,經過幾次深談後,A將自己的秘密和盤托出,讓蕾安濃明白自己是誰,以怎樣的方式生活,有過怎樣的經歷。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兩人的信任也慢慢建立起來,一種非同尋常的情感經歷也由此開始。

作者利維森是猶太人,但同時他又是個同志,這與猶太教義格格不入。因此,似乎他從踏入作家門檻的那一天開始,就打算通過自己的小說,顛覆社會上的固有偏見。他的第一部小說《男孩遇見男孩》,一改以往小說裏十幾歲同志少年痛苦、離經叛道、總在不友善的環境中倍受冷落的刻板印象。將其寫成了浪漫輕喜劇。

在《每一天》中,A因為沒有固定的身體,所以沒有固定的性別、種族、性傾向、個頭和能力,沒有固定的父母、宗教、朋友和家庭。A只是一個完全的自我。作者通過小說發問,這些先天性的要素,在愛情中能夠起到多大作用,社會賦予了這些要素多大作用?如果自己是一個沒有身體的純粹的自我,愛情能成為可能嗎?如果你不去顧慮性別、種族或者性傾向,你將會找到怎樣的愛人?

當然,執著於這樣的問題,會讓人感到擰巴。但是,一旦深入進去之後,讀者就會明白,自己與各種外在的、先天的要素的聯系,是有多麽的緊密。我們無法掙脫它。越是讀到小說的最後,我們就越會感覺到,雖然A極為孤獨,但同時又讓人心生嫉妒。他超離了世俗的羈絆,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生命的靈活性。他以一種我們無法企及的方式,觀察各種各樣無法掙脫先天要素的人們。

小說裏,深愛著A的蕾安濃,必須接受A每天以不同的外表、性別、種族、傾向與她見面的事實。在最初的階段,蕾安濃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很難將自己對A的感情,轉嫁到一個胖子、女孩甚至同志身上……不過,對於A而言,這一切都不是且不應該是問題,因為他與蕾安濃是超脫了一切外在符號、要素的純粹的相愛。在小說的最後,作者選擇了開放式的結局,不去討論像A與蕾安濃一樣戀情,會不會在現實社會中存在。或者,作者覺得,愛,原本就很簡單。

【媒體約稿、轉載,還請告知在下】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