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孤单漫无边际_不再让你孤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不再让你孤单 > 有些孤单漫无边际
斗樱 不再让你孤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5 22:08:29

有些孤单漫无边际

说真的,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疑惑便是:书里这些因为年幼无知觉得很酷,或者失恋就决定选择自杀的人,——他们和父母亲人的感情很糟吗?

如果说父母对子女冷酷无情,自己没有任何的亲情可以安慰,没有爱人可以托付,没有挚友可以帮衬,没有工作可以糊口,甚至没有希望可以坚持下去,好吧,那似乎是有了充分的理由应该去死一死了~可最起码就我所知的,绝大多数的选择自杀的人,都不是因为有着惨成这样的身世的缘故,才会丧失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干脆自我了断的。

谁都有过极端的想法,记得最开始我母亲因为工作上的失意,将满腔郁愤倾泻在我身上的时候,记得她像老鸨子辱骂手下的姑娘那样辱骂我时,记得她像骂狗一样骂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真的,我想过从高处一跃而下,用自己的生命去惩罚她的恶毒!幸好我只是想想,用自己的死亡来报复对方的举动,实在是太傻了。应该说,人是顶贱的生物,越是过得惨烈的,往往越是不想去死,而那些过得优裕了的,却往往可能因为一时的想不开活不下去了。

要我说,像这种轻率的就不想活了的人,当他们选择去死亡的时候,个个都感觉特别坦然,待到真的发现再没了挽回的余地,由衷后悔恐惧的也未必会少。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么,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总之,在选择自杀的人中,能够坚定信念就是不想活了人是有,但更多的人如若能够给他们个重回自杀前一刻的机会,只怕大都不会继续选择死亡,呵呵了,这就是冲动行事的后果!

每当上下班的时候,从城市中心那些高楼的窗子里望下去,都能看到楼下的街道上那拥堵不堪的车水马龙。这个世界上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或许,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太拥挤,但请相信我,对于那些爱你的人而言,你就是不可替代的唯一!

诚然,“如果连梦想都没有,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P.093)但你要承认的是,我们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另一些东西,不能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否则最终只能一无所获。梦想并不同于狂想,更不等于无止境的欲望。既然自己已经有了那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些并非是不可替代的不满足,就要去死,指望着让别人后悔啥的,这样的人真的让人没法同情得起来嘞o(≧⌒≦)o

失去了一个就像失去了全世界,甚至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失去了部分就像失去了所有,甚至没有了继续前行欲望。真的很难理解这种心态。人是不能太贪的,想要得太多才是病。明明一些人只要一点点就能够填满,在小小的世界里自得其乐;而另一些人却怎样也无法彻底满足,总是想要更多更多,这样的人最后也只会死于疯狂吧…

国人看故事一贯是喜欢看大团圆结局的,这点上和西方人有很大不同,单看被西方人推崇备至的那个《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有后来的《蝴蝶夫人》就知道了。这种好“团圆”“完满”的审美诉求,或许不够艺术性,但至少也少了许多让人心塞的机会不是。比较奇妙的是,同样作为东亚文化圈范畴内容成员的日本人,倒是反常的十分推崇这种艺术性的悲剧,貌似是称之为“哀美”啥的,不知这是否也是出于对艺术性的追求了?

日本这个国度的自杀率就位居世界前茅,不知其中是否就有这种奇葩审美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我第一次知道日本这种谜之“治愈系”作品的时候,也是感觉完全无法理解的,但若就日本人的岛国根性来看,这种情况的出现又似乎并非是特别的不可思议。反正,能够觉得这种虐文很治愈,还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读了这样的东西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还有其他的人过得比他们还惨得多,而且别人都过得这么惨了,还能坚强的活下去,于是对比了自己的生活之后,就感觉被‘治愈’了o(╯□╰)o

除了这种扭曲的“治愈系”,日本的“宅文化”也是非常盛行的。或许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点宅属性,但究其本质,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群居动物。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寻求被认同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最为可怕的事情,是不被认可,不被在乎,那是对生命价值的完全否定。完成自我价值的被认同,即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因为出于被他人关注的渴望,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整日沉湎在追求自己的网络被关注度上。其实没什么难以理解的,现在想想,“那种感觉其实就是孤独,一种此生无望却又不甘死去的孤独。”(P.147)——是孤独让人如此疯狂!

作者当故事说的,我也是当故事看的,只是一本书十个故事,8∶2的幸福几率┐ ̄▽ ̄”┌就不知道是世界的现实就是如此,还是作者的遭遇过的不幸特别多,以至于故事的色调才会如此的晦暗了?大概作者是没听说过,故事来源于生活,但总是要高于生活的话。总之,这一个个的结局可都够悲凉的了。诚然是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内容,但恕我直言,读者花钱买书看图的就是为个身心愉悦,谁想花钱买心塞啊!都是一样的东西,与其掏钱看这个打发时间,还不如直接去看电视上的社会纪实,还省下了买书的钱了哟喂~

不过,两则终局圆满故事里的校园背景,倒也如实的呈现出了,作者更乐意相信火热青春的激情,却不认为出了社会的人之后还能有什么真诚的心态。只是,说来真心倒未必就是没有了,不过是被层层包裹,太难得见了吧。大概作者是觉得外面的社会太杂太乱,人还是在学生时期的活得最简单,只要学习就好了。虽然,那时候的大家都有着很傻很天真的部分,但是这种傻这种天真,未尝不是另一种可爱;而有些人,过早的失去了这种傻这种天真,表现出的唯有令人面目可憎的事故与成熟。

但说句良心话,能真正去追求点什么、体会到青春与难忘的大学生活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如果能在学校待久一点纯粹又热血,谁愿意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早早的变得世故又隐忍?或许,正是因为有许多往事无法重来,有许多失落无法挽回,才让青春之美,在无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像书中第七个故事中的男女,故事只在男方求婚便戛然而止,又不知是否是连作者都不知该如何往下写了呢。诚然,喜欢的爱是放肆,而爱的爱是克制。但是,为了有资格去追求好女孩啥的,工作后就和领导的女儿出双入对,带着领导的女儿进进出出的,然后有了出国进修的机会,等回国了升职买房,立马就拿着钻戒和对他痴心不悔的大学系花求婚,哎嘛,如果我是这姑娘,哪怕此前再怎样的深爱这个男人,也是会感觉没法接受的。

前任这个梗就是个坑,初恋这个梗更是个巨坑,男方那边不好说,但对女方来说,男方的确是初恋。哪怕女方最后被现实所迫,勉强自己嫁给了另一个条件很好又对她痴心一片的男人,依旧放不下让她无法释怀的初恋,婚后甚至因为不想生下别的男人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吃避孕药被发现,让对方冷透了心,最终只留下她继续沉湎于难以释怀的初恋情结之中。

其实,一个是自尊心过强的凤凰男,一个是众人瞩目的娇娇女,两人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很难说清到底是出自纯粹的感情牵绊,还是有着其他更加复杂的意味?真不知该说故事里这个男的是心思太重,还是为人太有决断力了,……总觉得,她始终丢不开手的那个他只是自己臆想中的爱情,而他真正想求婚的对象也该是自己曾经的理想。

就像那个“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刘秀,与其说刘秀娶的是阴丽华,倒不如说他是娶了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深深骄傲着。现在想想,幸好领导的女儿只是暂且做了他的垫脚石,否则两人真的顺理成章的结成婚了,才叫热闹呢。在此种情况下,男人深重的初恋情结,与其说眷恋不忘的是那个时光变迁后现在的她,不如说是迷恋着旧时光中的自己罢了。

最终刘秀能那么狠辣的将曾给他带来庞大利益,助他功成名就的郭圣通作为垫脚石,所为者何也,难道他就真那么爱阴丽华不成?只怕并非如此!私以为,刘秀之所以会对郭圣通如此无情,更可能的不过是为着他心底的一点不甘,因为他始终是在将这个女子视为他曾经晦暗过往的一个的象征,就像压在他心底的一块大石,是让人如鲠在喉的人生污点,恨不能除之后快了才叫好!

让很多姑娘都为之心塞不已的前任情节,要是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其实真没什么——既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无法重拾的才是最令人怀念的——很多男人对前任的念念不忘,倒未必是情深如斯,男人心中念念不忘的,珍藏的与其说是曾经那个她,不如说是无法释怀曾经的那个他自己!更可能的是他只是想要补赎,想要补赎那个曾经的自己,想要藉此彻底抹消掉记忆中当初的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虽然不能无所作为,但你也真没必要脑补太多,说白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满世界都是,这个不行就再换一个呗(* ̄︶ ̄)y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些孤单漫无边际”的回应

慕卿月。 2015-08-21 14:02:43

又是没写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