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工传递对孩子的感情,传递爱_和孩子一起做玩具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手工 > 和孩子一起做玩具 > 以手工传递对孩子的感情,传递爱
斗樱 和孩子一起做玩具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6 16:03:30

以手工传递对孩子的感情,传递爱

这本书里的内容,是非常适合时下那些自幼与电子数码为伴,若离了这些连玩儿都不会了的——电子时代的孩子们的。书里的玩具,虽然不像是那些古代的传统玩具,风筝、陀螺、空竹、七巧板、九连环之类的精巧,和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橡皮筋、毽子、沙包、滚铁圈、玻璃球简单也不同。

但也是饶有趣味的一派天然,总能令你联想起小时候,那些傻乎乎的往事——像是撩起桌布躲到桌子底下,玩宿营啊;坐在大块儿的泡沫板上,玩划船啊;用些硬纸壳、包装盒自制过家家的玩具呀……等等的,诸如此类。天真,而满足。单纯的美好。现在想来,像这样寄托着人类美好感情的物品,也是该有生命的吧。所以,即使是同样的玩具,出生地不同的话,材质也会有所不同。

好像中国古代的时候,往往为了避讳“扎小人”的说道,娃娃是不会用布做的,动物的造型还好说,如果是人偶的话,都像是些什么瓷人儿、泥人儿之类的,不过,磨合罗、大阿福、兔儿爷等等的,花样还不少。而西方国家,大概是因为没有这种忌讳,所以用布缝制的娃娃更多一些。当然,世界各地共通的也有,比如小女孩用手帕叠个娃娃什么的呀,这大概是全世界的女孩无师自通的天赋了。

不只是玩具的材质,玩具的功能也是如此的。像是中国古代的玩具,要么呢,就是穷人家的小孩在外面疯跑,玩儿的尽是些风筝、陀螺、空竹、弹弓之类的;要么,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孩,整日里只给拘在室内,“坐不动膝,立不摇裙”的玩些七巧板、九连环、孔明锁、华容道的等等。前者是需要一定空间的,不适合在室内玩耍,而后者又要耗脑力,失之单纯的游戏的意味了。

怎么说呢,中国的传统教育就那个样子,依托于传统教育的儿童玩具又能如何。反正,孩子的玩具都是大人做的。那些传统的老玩具是很‘经典’,但是,人的想象力也是需要锻炼的,而那些玩具都多少的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激发。但这本书里的玩具就不同了,这些玩具虽然非常简单,但是,缝纫、木工、编织、毛毡或者其他的,都是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的。

蛮赞同书里的说法,事实上,即使是从破坏的成本来考量,你也不应该给小孩购置那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昂贵玩具。小孩子未经束缚的好奇天性,和天性中的创造欲望,是会让那些漂亮的玩具被不恰当的玩法破坏掉的。况且,通过手工传递珍惜的感情,不是能够更好的传达出大人对孩子的爱吗?

通过你的行动,对孩子传递感情,传递爱,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感情,对他们的爱。这种方式,是非常适合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情感的家长的。——掏钱不如动手,陪伴才是最大的关爱!

为什么,人们会说被珍惜的老物件中充满了感情?不正是因为许多年来,人们珍爱的感情,经过了岁月沉淀在了物件上,所流露出了温暖的气息嘛。

一柄保存崭新的木勺,就算年头再久,但是没有使用过,仍旧缺少那种气息。但是反之,反复擦拭磨得光滑的手柄,木质上包浆的温润光泽,都充满了温暖令人愉悦的感觉。想一想,用机器切割出的崭新的积木,刷上了亮闪闪的新漆色,感觉是很漂亮,……但如果换做了手工磨圆的立方体四角,细心手工打磨出的亚光漆面,是不是更能传递那种珍惜的心意呢?

需要注意的是,感情的付出不应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互动。人是会对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产生感情的。所以,在家长为孩子制作玩具的时候,也要让孩子一同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学会“珍惜”的感情。

这本《和孩子一起做娃娃》,和作者的另一本《和孩子一起做玩具》,内容部分虽然有少量重合的,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互补的。建议最好能一同购买。如果非要是二选一的话,就要看个人家庭的需要了。

像是那本《和孩子一起做娃娃》,讲的就是伴侣娃娃的制作方法,虽然内容更单一,但也更深入。而这本书的内容涉及面更广,男孩女孩都能用的上。不仅是讲玩偶的制作,局限于室内游戏,还有少量的户外游戏。虽然书上写的主要针对1-7岁的孩子,实际使用中,甚至更大的孩子也能用。年龄可以适量放宽,只要孩子自己不觉得幼稚不好意思,多大都能一直用下去。

当然,这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该是国情不同吧。比如,都市里自然材质的原料确实不好取得,像什么石头、带树皮的木头、贝壳之类的。中国可不是城市绿化覆盖率高的西方国家。但是,如果换做替代材质的话,比如说硬纸板、纸箱什么的,倒也不算麻烦。

每每看到,那些只能说是简陋的玩具,在孩子们的手上千变万化的各种用途,你真的只能为那些幼小的脑袋瓜里迸发出来的奇思妙想,和那小小身体里蕴含的超强的行动能力而赞叹。当然,这种超强的行动能力也并不往往就是好的(﹁”﹁)

类似的事儿也听过不少,……就像有一家,好像是那家的小孩,要捏泥巴还是要玩橡皮泥的,但是家里大人不让。结果,过了两天那家要做包子吃呢,馅儿都拌好了,却发现发好的面团怎么少了那么大一块?最后发现是让小孩揪了去,捏吧捏吧的玩掉了

再比如说,像我自己,已经是很安静顺从的小孩了。可我小的时候,也有过为了给我的塑胶娃娃做衣服,把我家的一整袋袜子都给剪碎的黑历史╮( ̄▽ ̄”)╭上面的一截是带花边的胸衣或短裙,下面的直筒是长裙或连衣裙,更下面的脚底板部分就没用了。

你看,如果做家长的不去关心孩子的需求,不去关注孩子的行动。这就是结果。你不给孩子想要的材料,孩子自己也能找到替代品。只不过到时候你的付出,或者说是损失的会更大!

最后,请谨记——“游戏的乐趣正是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使用一些制成品”。孩子需要,也必须要,从玩耍中建立自己的世界观。通过各种的模拟游戏,来逐步学会该怎样生活,甚至,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会正确的言行方式。

PS.老实说,每次看到华德福教育的书籍,我就感觉自己好悲哀。父母这种职业,真不是是人就能干好的,老师还得考学呢,连个看仓库的都得上岗培训,但是“父母”呢?——有那个意愿就成!完全罔顾他们有没有那个资质,心理条件适不适合,能不能负担起另一个完全无辜的小生命。

孩子是必须品,孩子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就像是小猫小狗一样,有的吃有的喝有衣服穿有学上,拉拔大了就好——那么,为什么还非要有孩子呢?孩子自己,也不是就愿意被你生下来的吧,只是,既然已经被生出来了,总不能就这么轻易的舍弃自己的存在啊~!

华德福教育的人还能那么真切的去爱孩子,去珍惜,去付出,但是,那些不及格的父母呢?究竟是不懂,还是不想懂?是不知道,还是不想理会?

是啊,看书里写的,什么“用最简单的自然材质做玩具,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这样的话,就感觉很微妙。虽然,我的母亲无从获悉这一理论的存在,但她却是无时无刻不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这一点。——感谢我的母亲吧!她的拒绝早早的造就了一个人格上完全独立的“孩子”,我从来不敢跟人开口要任何东西……从记事起就知道,不要向人开口,否则只会自讨没趣。

犹记得我的母亲在我非常小的时候,很是给我买了一些昂贵的玩具,像什么小电子琴、数字游戏组、识字拼图之类的,而不是什么洋娃娃、小火车、魔方的。她买的都是她喜欢的东西,但是呢,这些玩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完全都是不适合我当时的年龄段,而非是我那个年龄段的小孩子会喜欢、能玩的了的东西。

我那些价值高低不一的玩具,从铁皮玩偶到发条玩具、从数独玩具到识字积木、从音乐玩具小电子琴到其它的等等,早在我能正确的使用它们之前,就已经散架了。话说,这么些年过去了,唯有两件东西我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但是可笑是,这两件还都不是我母亲给我买的玩具……一件是亮片串成的小丑娃娃吊饰,而另一件则是一只蓝眼白猫的手偶。现在想来,我对于蓝眼白猫的偏爱,也是源自于此吧。

再然后,很自然的她发现——数独游戏散了架,识字积木七零八落,玩具娃娃的鼻子和手指在我刚长牙的时候就被啃掉了。于是,到了我真的需要玩具,会玩玩具的时候了,她反倒不再浪费钱给我添置任何的玩具了。美其名曰,免得我再糟蹋钱。

还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会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只有我没法带,不,记得我是有带过一件玩具到幼儿园里去的,是从一个文具盒里拿下来的船型凹槽,劣质塑料的红棕色,貌似是用来放橡皮的。其它的玩具都是零件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我打散重组了。再有一些我平时在家里玩儿的纸盒剪的冰箱什么的,很要强要脸面的我是坚决不会把这种东西带到学校里去的。

这真是一种糟糕的情况,社会越来越发达,人却越来越感觉不快乐了。作为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的一个个体,我们理所当然的自私着,吝于付出。更糟糕的是,我们将这种不良的风气带回了家庭。不只是面对伴侣,作为亲人父母,我们对于子女也是如此的斤斤计较。

想一想,大人因为自己的喜好,因为对自己童年的弥补,任意的给孩子买了还不适合孩子年龄的,孩子也根本不懂得该怎样去玩儿的玩具。却要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把东西放进柜子里一天擦三次的供起来。而是用错误方法的去玩,让玩具和买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我只是不能理解,孩子小的时候,你扔给他个枕头都能开开心心的玩上好半天的时候,你非给她买什么发条玩具,也不看看那么小的孩子能不能扭动旋钮。结果呢,等孩子把玩具从床上扔下去摔坏了,你不去反省自己,买的东西根本就不适合这么小的孩子——反而把责任都推到孩子不懂得爱惜东西上了,真心呵呵了~

小孩喜欢花花绿绿的图片的时候,正好是刚懵懵懂懂的有了‘我’的私属意识的时候,又能拿到剪刀,用的还挺溜儿的。不想把那些漂亮的花花绿绿的图片都剪下来,都奇怪吧?我好像记得,我最早开始剪书上的图片,就是因为她扔给我本空相册,我想把我的空相册填满,还没有其它的途径。当然,最后我也没有舍得剪那些好书,而是把我的漫画和连环画的故事书给剪了。

本来家长通过妥善的引导,就可以解决的孩子的“毛病”,却吝于一星半点的付出,只是躲懒的将之通通推卸给孩子的“不乖”上了。可孩子养成的习惯好坏,不是全部仰赖于周遭的成人吗?结果,——你怎么这么不合群!——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都不会叫人!

……哎嘛,说的就好像所有的错都是孩子的,自己就没在孩子该和小朋友出去玩儿的时候,把孩子拘在家里,不让他出去,吓唬他除了你的爸妈,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害你;自己就没想过,不是哪个孩子天生就应该做得好的,你之前一教没教,看见觉得丢脸了,这时候倒是想起来孩子不该那么做了;自己平时就没有怕孩子在外面给他丢人,从来不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等到把孩子在家里关到了语言能力退化了,又有脸埋怨孩子不像同龄的小孩那么能说会道的了……

合着,正反都是你有理了,那么你还养小孩干什么?干脆自己养条狗吧,或者弄个机器人,一步一个口令的,最听话了。百依百顺的。

确实,我养大了你,就是为了让你给我养老的,所以,我是你养大的,我会给你钱给你养老……但是,如果想要得到更多,就绝非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不要只专注于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待孩子,就像仰赖你而存的宠物那样,你不会天真到以为这两者是一样的吧?

宠物的年纪越大,越不会抛弃家庭离开;而孩子不会,孩子会长大,会离开家庭。等到你老了,开始渴望亲子之间感情的时候了,他正是年富力强,该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庭的时候了。如果之前你做的足够好,他会眷念你,接纳你到他的家庭成为他的家庭的一部分,如果你做的不够,那么你是不会被接纳到他的家庭的。

所以,与其利用‘责任’‘义务’之类的东西,去勉强不愿意接纳你的家庭接纳你,还不如一早就做的好一点儿……又或者,就不要非想着加入那个不欢迎你的家庭,就留在自己家里好了。

情绪是最容易传染的,你周围的人快乐,你也会变得快乐,你身边的人郁闷,长此以往,你也会跟着受影响。你自己都打心眼里不想让别人快活了,哪家的傻子还会傻到愿意让你朝夕相处的来败坏别人的心情,影响别人的生活!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以手工传递对孩子的感情,传递爱”的回应

林间的猴子 2014-03-17 00:01:40

樱最近好有闲情,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