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你身边的文青们都闭口不提西藏朝圣了?
嗯,现在西藏游被黑成这样,逼格已经越来越低了,在这个时候,时代在召唤一种更能代表文青自我修养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文艺属性。
此刻,跑步挺身而出。
不用去街头巷尾张望,也不用去健身房体育馆寻找,看看朋友圈里晒跑步公里数的人越来越多了,微博上关注跑步相关账号的人越来越多了,咖啡馆里谈论跑鞋、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就足以说明,跑步作为一种新锐的演绎方式,已经占领了文青的制高点。看到微博上有朋友吐槽说,纽百伦目前逼格比冲锋衣加单反高出一个自驾游。不禁23333,仔细一琢磨还真有点意思。
趁着这阵东风,学生时代长跑始终不及格还差点因此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我,也开始加入到又清新又阳光又健康又自律又克己的长跑大军中了。反正跑步的门槛那么低,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
起初只是想减肥塑身,想无氧、有氧运动相结合,开始跑了几次之后去看了跑步圣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听村上娓娓讲述他从33岁开始的长跑生涯,从如何开始,到每天10公里的坚持,从第一次马拉松,到铁人三项赛。一步一步诠释着他对跑步的坚持和热爱,看着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身体逐渐走下坡路,但是他还在战胜昨天的自己的跑者姿态。我就不可逃脱地被村上君洗脑了,格局一下子从原来的周末随便跑跑,升华到我要去跑马拉松的高度。
然而,跑步会是一种享受么?就好像问,西藏真的有那么美吗?这是一个太过主观的问题,但至少在我看来,跑步可算不上什么享受,开始的那一步或许能靠强烈的信念和情怀支持着你走出门,但是在途中的每一步都是一种殊死的抗争,当你的脚步越来越沉重,终点又遥遥无期的时候,那种绝望是种难以言说的伤。但是我喜欢那种跑到丧失自我、灵魂出窍的境地,然后渐渐放慢速度,意识清明,灵魂回归的感觉,仿佛无限接近于神明,就好像郇山隐修会所认为的——性高潮是最能接近上帝的时候。跑步和西藏游都是在追求这样一种极致的、濒死的、致幻的快感,来进行一场关于生命真谛的对话,在奔跑中寻找心灵的皈依。就好像村上所说的,“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我现在认识到: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的流动性的东西。”这其实有点像是村上龙在《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中所描写的溺于吸毒、滥交、飙车和烈酒的堕落生活,只不过是通过一种形式或媒介,在这个信息过噪、自我迷失的时代,留下青春驻足的痕迹,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不过跑步,在主流价值观下,显得更健康一些。
很有深度对不对,不明觉厉有没有!
这就是跑步的另外一大优势——当有人问你为何要开始跑步,你可以在不曾参与跑步的听众面前,毫无节操和底线的将其任意打扮和粉饰,信手捏来就是一个动人的开头,可以包含宗教性的、成功学的、健康派的、装备控的、摄影爱好者的诸多特性,表达心灵的放逐,试图逃离无所不在的社交网络,记录沿途的风景,挑战身体的极限……
当然,你最后可以沉吟一声:“因为,路在哪儿”。
灵感来源于微博:
@萬棱靑年:是,纽百伦目前逼格比冲锋衣加单反高出一个自驾游。“看风景何必去远方,街角的邂逅里也有最动人的微笑。你在看五彩的经幡风中飘,我已轻轻地跑过麦当劳。你手转经千匝,不如我腿抽筋一遭。与其在不毛之地寻求心灵解套,不如让脂肪在城市里从容燃烧。”//@贤法师:跑步是你们的新西藏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