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网络人生“喜”与“忧”_Alone Together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Alone Together > 《群体性孤独》:网络人生“喜”与“忧”
暗蓝色的海 Alone Together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7-10 08:07:48

《群体性孤独》:网络人生“喜”与“忧”


当下,网络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然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便包括“ 群体性孤独”。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换句话说,是网络让很多人陷入一种对虚拟世界高度依赖的病态。

雪莉•特克尔教授的新著《群体性孤独》,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交往行为理论。她将网络时代的诸多人际现象归结为“群体性孤独”——网络时代,人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从而陷入更深的孤独。

网络是一种媒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的一种新的器官的延伸。互联网是人的中枢神经和其他感官的延伸,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可以说是人的综合器官的延伸,因为手机综合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介的功能,集视听读写于一体。人创造了媒介,但媒介反过来又左右了人的心灵。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这实际上是患上了网络依赖症,与其他依赖症一样,离开它,就总是显得坐立不安、焦躁易怒。人们依赖的不是别的,正是网络这个媒介。

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以其无与伦比的便捷、灵活多变的形态、无事不通的强大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网上一搜,信息全来;通过网络的各种联系方式,不出家门,亲戚朋友动态全掌握……网络时代,空间距离遥远的两颗心,精神距离看似更近了,但是同时,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网络而形同陌路。网络正在以其功能的强大而产生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深深的迷恋在其中,无法自拔。网络全面占领了他们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因为网络存在而存在。他们每天一睁眼,条件反射一般打开电脑、手机,登陆各种聊天方式,一大堆小头像闪个不停。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久居网络的人们,思维方式变成了网络式的,言行举止带有网络的符号,人们的言行出卖了人们的心,人们的心变成了彻底的网络心。人类创造了网络,反过来,网络却正在统治人,从统治一小部分人开始,慢慢统治越来越多的人,直至统治所有的人。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受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美国《商业周刊》将雪莉•特克尔比作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米德的口头禅是:“世界是我的田野,一切都是人类学!”雪莉•特克尔同样也是如此,她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她与七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此外,她还对一些研究对象跟踪数年,这些人小时候伴随着电子宠物长大,长大后则沉浸在网络文化中,他们iPhone不离手,又是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的常客。一位研究者能够对一个主题进行长达15年之久的“实地研究”,实属不易。

雪莉•特克尔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社会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她是信息技术狂热时代的冷静思考者。《群体性孤独》是一部致力将人们从网络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寻觅合理共同生活的方式的著作。假以时日,历史会证明,这或许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功德。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群体性孤独》:网络人生“喜”与“忧””的回应

林间的猴子 2014-07-10 09:56:44

越来体会越深

金起伏 2014-07-10 09:24:32

“一切都是人类学”赞一个~从这个角度认识社会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