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清室内陈设》(三)——明代制度中所见的第宅陈设_明清室内陈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家居 > 明清室内陈设 > 读《明清室内陈设》(三)——明代制度中所见的第宅陈设
大芽芽 明清室内陈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06 11:09:53

读《明清室内陈设》(三)——明代制度中所见的第宅陈设

明代建国伊始,就逐步制定了一系列体现身份等级的舆服制度。统治者通过不断修订各方面的典制以体现制度下各种身份的等杀,维护统治秩序。这些制度集中在了明代两本最为重要的官方书籍——《大明会典》和《大明集礼》当中。《明史》是清人所编,也记载了非常详细的明代各项典制规定。这些典制渗透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虽然晚明的身份等级的划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但是这些载于官方文书当中的规定,最开始也有源自于非官方的传统习惯的成分,即便后来人们的制度意识不再那么浓重,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也还是在一直继承着,并影响着明代官民的生活。
第宅大厅里的陈设,也是一派疏朗的风格,平时没有什么常设家具,一般正壁会陈设有一方桌二椅。其余的家具都是视情况随时搬取的。《明史札记》中记载了品官大厅相见的礼节,主要是从相对的位置关系来体现官员品级的等差。品级相近的官员,东西对立,落座时东西对坐;品级相差超过三等,尊者坐于上座,卑者坐于下座;品级相差超过四等,尊者坐于正中接受卑者下拜,有事启奏则跪白。官员公聚则按照八字形设置座椅,各依品级就座。大厅里随时调动的家具,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类椅子。而明代调动的各类椅子中,以方便搬取的交椅和灯挂椅为数最多,一般以交椅为贵。身份高的人一般以更为舒适的座椅和姿势暗示其主人的地位。万历年间的《鲁班经》中有一副插图,一位头戴忠静冠,身穿忠静冠服的官员坐在大厅正中的屏风前,旁边有两只椅子,西边上位一只灯挂椅,东边下位一只南官帽椅。官员则坐在一只交椅上。三只椅子都嵌有织苇坐席。交椅的位置和官员的着装暗示出这是一个正在等待会客的场景。椅子的相对位置、椅子的选用和交椅上更为舒适的坐姿都暗示出了画面中这个人物的主人身份。
品官婚礼的程序可以和坤宁宫帝后合卺的程序相对比来看。都是男方先升阶,女方再随其后入室。入室后,各自在对方家属的帮助下分别在室之东南、西北盥洗,盥洗完毕之后,二人东西对坐,男坐东面西,女坐西面东。从人举食案各于二人面前,饮酒进馔。
《大明会典》还记载了家祭之后的家族合宴陈设。设席之时,男女异处。尊者北面自行一列,面南,其余人东西分首而座,也是同样符合明代宴会的基本陈列规则的。
《大明会典》还对各类帐幔、器皿的使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兹陈列如下:凡官民所用帐幔,不许用赭黄龙凤纹的布料。一品官至三品官许用金花刺绣纱罗。四品五品刺绣纱罗不得用金花。六品以下,用素纱罗,平民用纱绢。洪武三年又规定,一品至五品官员可以用绫罗纱,被褥可以用苎丝锦绣;六品至九品官帐幔可以用纱绢,被褥用绫罗绸缎,庶民则使用绸绢布。对于器皿的使用规定,洪武二十六年有令,公侯、一二品大员可以用金酒注(酒壶)、酒盏,其他器皿用银。三品至五品官员酒注用银,其余器皿用瓷。庶民酒注用锡,酒盏用银,其他器皿用瓷。庶民酒盏竟比三品五品官员还高级,匪夷所思。官民所用的漆器,不许使用朱红抹金描金,更不许雕琢龙凤之纹饰。这种皇家独享的漆器工艺,似以今天我们所称的戗金来作为代表最为合适。山东博物馆藏有洪武二十二年的鲁荒王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木匣,典雅华贵,正体现了宋元以来的皇家雍容华贵之气。不许使用朱红金饰的禁令,同样延伸到了家具、建筑领域。明初曾广为流行髤漆家具,政府也是主要针对这种社会习惯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以防僭越。建筑方面的规定,则主要是针对隔扇门的髤漆装饰。
以上是散落在明代官方文书当中的各种有关于室内陈设的规定,从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明代室内陈设的情况。明代对于室内陈设有直接记述的史料不多,朱家溍先生博闻强识,将这些零星的记录搜集起来编在书中,对于了解和复原明代室内陈设非常有帮助。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