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真相: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_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 > 共享经济的真相: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苍吾 共享经济没有告诉你的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20 18:03:43

共享经济的真相: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共享经济是打着“共享”的幌子,行创业敛财之实这事其实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换了个新的由头也只能激起公众一阵子情怀,不长,也不短,足够拿几轮风投,让核心高管们登上人生巅峰的了。若是有眼红的,只能怪你自己不够机灵,发现得不够早, 营销得不够好,怪不得其他人,不过作者本着为大家负责(100%纯正的为大家负责)的态度,追踪了现在几家超大型共享经济公司,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论证共享经济的虚伪和乌托邦本质的观点,非常值得推荐。

本文论述的观点如下:共享经济型创业公司一般具有,或短期内具有行业内技术优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通过“共享”的概念吸引风投和用户,通过成本外部化、逃避监管和税收等手段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持续烧钱撑到成为行业内掌握话语权者,“逼迫”行业内法规甚至外部法规为其改变,进而达到确认行业地位,走向正常化、商业化运营的目的。

这样读来,是不是稍微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感觉?

其实就是这样,不少人都承认过这样一个观点,即互联网将颠覆整个社会的商业模式,而行业与行业之间,无非时间早晚的问题。那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到底是想把这些观点讲给谁听?

个人觉得作者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表露自己安·兰德黑粉的身份(看到的时候真是些微惊讶啊哈哈哈)
2> 告诉那些真正热心NGO、公益,甚至觉得共享经济的出现是人性之光的人们,too young ,sometimes naive,nothing changed ,共享经济不是所谓的“照妖镜”,而人们也不会因为共享经济的出现而变得更加信任他人。
3> 任何P2P最后都是C2B
4> 共享经济部分稀释了个体与个体间的利益冲突(提供足量资源与资源优化配置),而让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

作者针对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时代表人物津津乐道视若珍宝的几个点都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读来也是让人佩服不已。比如评价系统最后演变为出于礼貌而形成的J型曲线,让人豁然开朗。果然一切商业落脚点都是人性,诚不我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什么的,极端情况下也是完全可以抛弃。

不过作者似乎将共享经济沦为赚钱工具这件事的错全归到平台身上了,在我看来,这未免也有失公允。既然平台是双边交易市场,那保证这个市场的自由度,促进交易便成为了平台的第一要务,为达到这个目的,平台当然要去跟不适用的法规抗衡,或者钻其空子。平台也不是自己为所欲为的存在,平台的本质还是商业化的公司,背后由资本操纵。如果你觉得平台是在钻空子,扰乱商业秩序,只能说明监管没有跟上啊对不对,看看在中国的共享单车彩虹大战和上海市出台的单车政策就知道了。说到数据开放的问题,作者似乎认为数据最后代表着权力,而权力只掌握在当权者手中,最后就演变为开放使掌权者掌握更多权力,这点我不否认。但我想提出的是,如果有合理的监管并保证监管的权威性,比起极端化的情况,开放还是更多的能带来好处。Just give them some time .

关于作者论述的技术问题,个人觉得也有值得提出的改进想法,作者引用了富山健太郎的话”在读写能力和社会资本分布不均的背景下,技术往往会扩大不平等而不是减少不平等“,一样的不否认,但是如果从数据采样这个例子来看,引入监管是否可以保证基于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样本所占权重的差异化?
同理,消除了不可读并引入监管,是否也保证了掌权者以前可以装作视而不见的东西现在不能再装作视而不见了?

可能后几章关于数据、开放的东西离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国内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还比较远,说句实话,个人也不觉得以后还会出现第二个Linux或者维基百科,但读完此书确实能通透地知晓共享经济这码事的矛盾之处,期待未来能一一得到验证。还是那句话,反对把错归结到平台身上,都是资本的错,不过这么说资本也该叫屈了,投那么多钱就是为了收益啊,没有交易额哪来的下笔风投,哪来的IPO/退出机制?

要不你说,咋跑赢通胀,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PS ,翻译角度第一这个书名没有翻译的很出彩,第二将TripAdvisor翻译为“到到网”有些不妥,不应该是“猫途鹰”吗?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