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者的春天_长尾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长尾理论 > 自媒者的春天
[已注销] 长尾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05 22:04:36

自媒者的春天

    日本轨道交通的线路日前被发现与阿米巴菌繁殖的网络惊人形似。
    奥地利人用网格软尺对阿尔卑斯山进行观测,记录格子里的植被种类和数量,从而得出了全球正在变暖的证明。
    19世纪50年代,霍乱在英国肆虐,Snow博士通过对疫区病例的散在分布图,做出了关闭宽街水井的正确判断,这一对疫源地成功的观测方法,奠定了现代流行病学的基础,至今仍为流行病调查的首选方式。
    我那篇动用众多统计模型分析的毕业论文,最终还是输给了同学设计的简单问卷调查,600份的原始数据墩在讲台上,数理教授用B级分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模型都只是工具和手段,最初的科学永远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所以,当长尾搬出需求曲线的时候,我忽而又想起了那篇论文。
    《长尾理论》用了十几章200多页的篇幅,只不过解释了经济学里的需求曲线,阅读中我还一直在质疑这种模型的适用性。
    经济学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幂函数,这是早被印证的真理。两端永远趋近但达不到的数轴,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是无法被准确统计出来的。而长尾适用的数字市场里,截止到某一时间点,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一定是确数,可以被统计出来的,虽然极其困难。而相对的,截止到同一时间点,所有被当成商品卖出的数字产品也是可知的。所以,那条长长的尾巴,首尾两端,都对应着某一数字。即使加上第三变量——时间,所成的模型投影,也一定是个确数。也就是说,那条尾巴不会无限长,即使数字市场,即使边际成本极大减少,需求也不会是不可知的。
    这里我们一直在讲的是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在构成长尾的千千万万小众里,如果每次购买行为的数据分析都有价值,那么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一定会更加适用长尾模型。虽然消费者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但谁能说小众市场最重要的不是购买者的心理需求呢?小众心理有个巧妙地共识,就是一旦某种被他们推举的文化,越来越广而告之,有了从小众变成大众的趋势,他们就会把这种文化从榜单上拉黑,继而去寻找更小众的代言人,因为绝大部分标榜小众的人群,很难忍受的是小众身份的同化。不过,随着需求多样化,小众永远不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大众,因为,长尾会坚定地告诉你,不要担心,现在的情况不过是蚂蚁也有了扩音器。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模型解释了需求曲线在数字市场的应用。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曲线下方那永远趋近但达不到的秘密,但那条曲线真的会简简单单的像他分析的那样长下去吗?
    《长尾》出版的2006年,互联网的B2B网站还没像现在那么泛滥。个人博客的话语权也还停留在不痛不痒的民间草根阶段。克里斯·安德森在展望数字市场的发展变化时,仍用“生产者”来定义无数在互联网上的自造电影、音乐、动画的民生力量。可他没料到的是,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是简单的生产和销售了,自媒者的春天已经提前到来。不说奥巴马上台时,总统班底如何为他在Facebook上拉选票筹资金。单单看经济如此衰退的今天,大牌时装伸展台上前台就坐的少年时尚博主,你就该知道一条长尾根本不可能造就这样的现象。
    主流需求才能创造财富,这是源于经济学诞生的根源,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更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而从更集约的角度来说,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才是资源利益最大化的根本。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