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吐槽_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 > 纯吐槽
发电机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8-24 12:08:21

纯吐槽

       之前就读过张五常的《货币战略论》,非常不喜欢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写作风格。读到《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这本书的时候,他的自负的风格更上一层楼,反感到不能再反感的地步了。

       尤其是每次引用到一些名家的理论,如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斯蒂格勒等,对这些名家的理论的解释一笔带过,而对这些名家与他的关系则着墨众多。尤其经常出现的句子诸如“弗里德曼与我争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他承认是我对。”“我跟科斯说过他这个观点有点失误,科斯最后同意我的。”众所周知,弗里德曼,科斯,斯蒂格勒等人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家,他们的观点早就写进了今天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弗里德曼更是现代货币主义的奠基人,而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更是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上都能见到。反观张五常,无论是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诸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还是国内的经济学教材诸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几乎都没有提到张五常。而在国内大学的授课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张五常。虽说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员干将,但上课中讲到新制度经济学,还是主要提科斯和阿尔钦,几乎没有张五常的什么事。

       回过头来看本书中张五常大量炫耀他与弗里德曼、科斯的关系,心理学有个理论,就是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他就越自卑什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张五常在自卑自己的论著因而在书中要反复强调这些名家呢?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这是读的第一遍,还算仔细。读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不知所云,能从中学到的东西极有限。大家都知道张五常的著作中不用数学方程式也很少用到图表,全考文字阐述,而他自诩为散文家。说实话,全是文字的经济学著作看着头痛,我们都知道之所以用到图表是为了能将内容更清楚的展示,用到数学方程式有时也是为了表达的清晰。我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和大陆的写作有所不同,我觉得他的文章没有散文的优美反而有一种句子不通的难读的晦涩。

       再来看具体的内容,简单举两个例子。张五常否定“utility”这个概念,教材译作效用,书中译作功用。原因是功用在现实世界看不到所以无从验证,我们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做实验,经济学能做的就是观察社会中的大量现象然后将之提炼简化构建一般性的模型,因而需要提出一些虚构的概念来帮助解释现象。“效用”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最常用的概念,由效用函数进而画出无差异曲线,再由无差异曲线退出需求曲线,这已经是经济学入门的一课。断然否定效用概念看不出有任何高明之处。再一个就是公共品的概念,教材讲到的公共品是指那些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书中解释的是多人共享而不干扰他人的享用。这两个概念基本一致,问题就出在使用它们中。张五常举了一个公厕的例子,他否定公厕是公共品,原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你不能上。我只想说一句你难道能在公厕里拉屎拉上个三天三夜么?你在厕所拉屎拉个三天的确是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按照他的解释,公共品少得可怜,差不多就只有空气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常常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交易的场所,而是指的是交易的行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张五常常常忽略经济学中所讲的动态均衡,而是针对某一时刻去解释,难免不去钻牛角尖。

       最后,书中的文章是他曾经发表在报刊中的专栏,修改而成。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文章内容浅不适合做深度阅读且是面对市井大众。这样一些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倒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给中国的同学们”,让我们当教材读仔细思考。如果真是为中国的同学考虑,至少翻译应该与大陆一致吧。而不是将“utility”翻译为“功用”,将“indifference curve”翻译为“等优曲线”,更恬不知耻地说此翻译将流芳百世。

       读第一遍的愚见,仅此而已。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纯吐槽”的回应

webb 2015-09-08 08:17:04

呵呵 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斯蒂格勒等这些人是咋评价张五常的呢

发电机 2014-04-04 23:32:37

还好大学课程里不学他的东西。

yedianke 2014-04-04 22:57:24

张五常还有很多粉呢。某些位高权重的人物把他这本书奉为圭臬,还要拿着它好好教训我们这些晚学后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