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_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 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
卓海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15 19:05:41

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

关于经济周期,这本书综合历史上各种流派、学者的观点,给出了很多解释。从内容上来讲,本书写的有些杂,扯到的内容非常多。不到300页的书,竟然划分出27章,有些内容难免写的非常浅显。但总的来讲,仍旧值得一读。

在第17章,趋势与心理中,作者罗列了人的16中非理性心理,简单摘抄如下:

1、代表性效应:我们往往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趋势会继续下去。

2、错误共识效应:我们往往高估与我们所见略同者的人数。

3、后悔理论:我们试图避免可证实我们已经犯错的行为。

4、定锚/框架:我们的决策受到似乎暗示正确答案的信息的影响。

5、同化误差:我们会误解接受到的信息,以为该信息认同我们所做的事。

6、选择性暴露:我们只让自己暴露在似乎认同我们行为与太俗的信息之下。

7、心理区隔:我们把现象区分为不同的隔间,并试着把每个隔间而非整体最适化。

8、选择性认知:我们曲解信息,好让其认同我们的行为与态度。

9、过度自信行为:我们高估自己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10、后见之明偏误:我们高估自己原先预测过去一连串事件后果的可能性。

11、确认偏误:我们的结论不当地偏向我们想要相信的事。

12、适度性态度:我们培养出与我们熟识的人相同的态度。

13、社会比较:面对一个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主题,我们以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的来源。

14、认知不协调:我们试图回避或扭曲表明我们的假设错误的证据,我们也会避免强调这类不协调的行为。

15、自我防卫功能:我们调适自己的态度,好让其似乎认同我们所做的决策。

16、展望理论:我们有一种不理性的倾向,比较愿意赌亏损而不是获利,这意味着我们持有亏损头寸的时间长于持有获利头寸的时间。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通往非理性的16条大道”的回应

卓海 2012-05-15 19:38:53

趋势心理

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情境:股票市场已经持续上涨了一段时间,而且已到了人们因此而情绪激动的时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经常在评论中引用这样的话:"看到朋友投机致富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扰乱人的安宁与心智了。"用科学术语来讲,这种情况就是后见之明偏误与后悔理论。随着市场的上涨,我们(错误地)相信在上涨发生之前自己实际上知道市场会上涨。于是我们会产生强烈的后悔感,并且会试图纠正我们察觉到的错误,从而在市场价格稍有一点回调的时候就买进股票。

上涨的价格很快就会吸引技术分析师,他们以图形为基础的分析将会给出买进的建议。

随着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代表性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按照这种效应,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新近的趋势代表了我们所看到的未来情形。于是我们倾向于买进更多的股票。

在牛市继续上涨之后,获得高额收益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有些人常常把通过股市投资获得的利润全部再投资到这个牛市中来。社会心理学家根据赌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把这种情形称为“用庄家的钱玩”。那些整晚赌博赢了很多钱的人会继续玩下去,直到把赢的钱又输掉为止,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那些是实际的钱——只不过是"庄家的钱"。他们在心理上把近期的收益与其余的财富区分开来,把这些收益放在一个心理区隔中继续用来赌博。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能逃脱媒体的关注,媒体在报道时大都预先受情绪所支配,从而似乎把牛市合理化了。来自金融分析师的报告支持了媒体的这种行为,然而这些分析师(在利益团体的重压之下)提供的买进建议要比卖出建议多得多。在此情况下,适应性态度、认知不协调、同化误差、选择性暴露、选择性认知、确认偏误以及社会比较等效应可能全部都在起作用。

等到牛市发展成为金融泡沫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警告信号。然而,错误共识效应将会给许多人留下错误的印象,即认为与实际情况相比,有更多的人同意其有关牛市的估计。

在金融泡沫的最后一个阶段,许多技术老练的投资者将会在市场上做空。但选择确切的转折时点非常困难,而且做空的一方可能会被迫购回其原来的头寸,因为市场经常会继续上涨,以至于超出预期的水平。于是在价格上涨过程中,这种情况会创造最后一次戏剧性的加速——仅仅是在市场达到最终的高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