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真的仅仅是时代悲剧里的一粒尘埃_大空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大空头 > 原来我们真的仅仅是时代悲剧里的一粒尘埃
水水有神 大空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0-25 12:10:31

原来我们真的仅仅是时代悲剧里的一粒尘埃

终于把这本厚厚的书在电脑上看完了,关掉kindle脑子里留下最后的一件事是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虽然他描写的几个主人公都是充满正能量,而且凭着自己的判断和坚持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中赚了很多钱,可对于整个系统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悲剧。看完的时候仿佛我也和其中的几个主人公一样,就坐在纽约街边的阳光下,看着行人来来去去,想着要过多久这些普通人才知道自己(或者永远不知道)自己怎么被华尔街的所谓精英(混蛋)们蹂躏了。

就像书名大空头一样,故事讲的是几个人在次贷泡沫开始之初就觉得这表面上虚假的繁荣和华尔街人民对次贷衍生品德狂热迟早要使整个金融系统崩塌,(插播一句,一口气在书里看了这么多fuck,screw,damn,搞得我自己写东西都很想用。。。。。)所以他们对赌这些和次贷产品相关的金融工具和公司一定会崩溃,做了一个巨大的空头,结果他们真的成功了。次贷危机,简而言之就是美国的贷款公司给很多信用记录根本不合格的人贷出去了很多钱,再把这些预期现金流打包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黑盒子里组装打包变成次贷债券,重点来了,再创造了以这些次贷债券为抵押资产的新的高评级金融产品CDS。基本后来的所有产品的来源都是那些不良贷款的预期现金流。问题就在于,美国的房地产在那几年泡沫严重,大家都在借还不起的钱消费自己消费不起的各种东西。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真正还清贷款,最后只能申请破产违约,结果后面一系列的金融产品都突然没有任何价值了。

当刚刚看到书的开头开始描写不良贷款的时候其实我就很奇怪,这些美国人到底是怎么能借这么多钱搞到各种破产的。比如我自己的信用卡就是设置的每月自动还款,怎么会累积到那么高的欠款呢。一问才知道,很多人每次都只还最低还款额,所以利息不断累积。罚款利率是基本可以达到25%-30%的。而且有的时候要是你当期欠款本金不还完,只还了一部分,利息依旧按全额本金计算。然后我就彻底凌乱了,老美你们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傻么。。。可是这才是开始,这才是小小的信用卡啊。很多人的住房贷款也这样,甚至有很多人一开始听说浮动利率贷款便宜所以以自己的房子抵押借钱买其他的房子,选择浮动利率。问题是,两年以后,利率就从8%上涨到12%,大大高于固定利率。而且有很多贷款会成为不良贷款就是可以选择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只付利息,本金以后付。这基本,不,完全就是诱惑老美借自己肯定会违约的贷款。 当第二套房子还不上利息的时候,再把它抵押了继续贷款。然后就没有止境了。别说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跌,只要它不再保持之前的高增长率,基本上大家就是肯定还不上要违约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匪夷所思,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埋自己么。一个一年就是两三万美金的墨西哥移民,职业在加州摘草莓,居然去贷款买八十万的房子。这不是疯了是什么。。。。可是同事们默默的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不上吧,大家当年都觉得房子涨得这么快,可以还没还完直接卖掉还是有很多钱赚啊,况且什么浮动利率以后会上涨,信用卡的罚款利息计算什么的,大家借钱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

然后我就开始想,你们真是该。。。。

可是,随着这本书情节的推进,我开始觉得我这种想法也许过于武断了。我开始觉得,也许这本书探讨的不仅仅是这场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在探讨,那些聪明人们,难道你们知道普通大众们的人性的弱点,就应该针对这个去剥削他们么。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种一开始可以选择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的贷款,这种合同的设计完全就是为了利用人们的贪婪和无知,借出去一笔基本借款人肯定要违约要申请破产的钱。这算是一种诱使违约么?在这里多说一句破产。咱中国人总觉得怎么会个人就申请破产了就没事儿人了,欠的钱就一笔购销了,这也太容易了吧。是的,真的就是这么容易,但是对于普通美国民众来说真的不容易。因为破产以后好几年都不能有信用卡和借钱了。这对他们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提前消费自己其实买不起的东西。我当时还天真的想,这不就是几年paycheck to paycheck的日子么,想想之前欠的那么多钱都一笔勾销了你么还想怎样。。。。。但是,消费习惯不同,没办法。

当时毕业了没有选择去纽约讨生活就是不确定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并不是说工作忙什么,而是把压榨市场上其他的不如你聪明,不如你信息来源广,不如你人脉广的人的脸使劲儿往泥里踩当做光明正大理所应当。讽刺的是,看过这么多高盛的所作所为,经过了我自己对所谓高大上的华尔街的印象的各种改变, 要是此刻有人跟我说有个高盛的工作你要来么,我还是会无耻的屁颠儿屁颠儿地说去啊去啊。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原来我们真的仅仅是时代悲剧里的一粒尘埃”的回应

贱圣 2014-11-10 10:48:08

衍生品本来的意义是将盘子做大,让更多人能够借到钱,不过后来确实是被滥用了
贷款的人在房价会继续上涨的预期下疯狂借钱,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将买房子变成了一种投资(或者赌博),既然是赌,就应该去了解自己输了会是什么结果。
在金融的世界里,也许就是这般残酷吧,你赚的是别人赔的钱,在合法的框架内,只有不择手段才能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