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最佳教科书_经济运行的逻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运行的逻辑 > 了解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最佳教科书
一蓑烟雨伴书香 经济运行的逻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7-22 18:07:52

了解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最佳教科书

       我们每天生活着,就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就离不开经济活动。虽无经济学基础,却一直想了解一下经济到底是什么。加上以前拉拉杂杂地读过点儿经济类的科普书,所以,还是订了《经济运行的逻辑》。
    拿到书后,概览之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宏观经济学研究思路大起底”及作序、推荐者的名头和他们众口一词的褒扬,作者在中国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巨擘形象清晰地站立在我的眼前。再加上本书2013年6月出版,一个月的时间,已印刷三次,该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及销量由此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尤其之于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著作殊为难得。这些,无不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从买菜时的讨价还价,到汽油价格的升降、涨工资、存取款,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与经济打交道,每个人都可以对中国的经济品头论足地说上几句。但是,感性地表达观点是容易的,要想理性地得出结论却并非易事,这就属于经济学家的职责了。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了解了宏观经济分析要做的是全面的分析和把握过去几年的数据,并重点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经济走向,二是政策立场,三是资金松紧。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实证精神和和形式逻辑的结合。作者谈到了中国人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却既缺乏形式逻辑,也缺乏实证精神,所以中国自始至终科学不发达。余绪所及,直到今天,在骨子里,中国学者,至少在社会科学领域,仍然非常深刻地缺乏实证精神,非常深刻地缺乏形式逻辑。
     作者通过“非洲的蚂蚁如何找到自己的家”这个看起来通俗易懂的问题的研究过程,告诉了我们科学研究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提出理论,做出猜想;第三步是从假说和理论出发,从其内在的逻辑出发,去做出一系列的预测;第四步就是系统地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并把这些经验、事实和证据同理论的预测相对照。如果理论的所有预测能够和经验事实一致起来,那就接受这个理论;如果不一致,就得推翻这个理论,去寻求一个新的理论。这是科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共同规则,霍金说过:“这注定是我们的知识能够取得大的进步的方法,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步。”
    对于食品类通货膨胀,作者认同北京大学宋国青教授最早提出的农户部门通货膨胀预期的假说,认为农户在“存粮”和“存钱”之间的竞争性选择导致了经济活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同步性。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波动绝大部分来自食品价格波动贡献,而经济整体的冷热、工业品的价格变化诱发了食品通胀。而不是有人认为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波动趋势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情况、粮食的歉收,以及猪的疫病。这为更合理地理解和预测中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总之,作者对宏观经济的准确把握源于他独特的对市场分析的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阅读本书后,作为门外汉,虽然对书的内容不会有深刻地理解,但能使我对经济有点儿更加深入的了解。
开卷有益!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