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一本“过来人”的创业指南_从0到1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从0到1 > 从0到1,一本“过来人”的创业指南
九牛二鼠 从0到1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10 09:12:08

从0到1,一本“过来人”的创业指南

这是一本关于创业的书,书中很多观点相当颠覆传统。
  首先,什么是创业。
  创业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特别是咱们中国现在倡导互联网+新经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你我身边都有很多朋友开了微店、淘宝店,创业在中国早就成为一种风潮,好像不创业你就落伍了。
  不过,你真的明白创业是什么意思吗?
  如果你认为,创业就是开个网店、瑜伽馆或者餐饮店,然后拼了命的起早贪黑,发挥中国人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然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拼个你死我活,那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尽管你最后可能很成功,但你这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你的买卖做得再大,也不过是从1到n,只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多,但并没有变得更好。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业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干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儿,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比方说吧,有了一台打印机的预算,中国人擅长的是控制成本,生产两台打印机;而美国人呢则关注创新,要把打印机改造成3D打印机,现在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打印猪肉,让过去的不可能成为今天的可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苹果公司的崛起不是因为做的手机成本比诺基亚更低,而是重新定义了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乃至移动互联网新时代。
  从个人、企业的层面来看如此,从国家、民族的层面来看更是如此。咱们中国新经济时代的佼佼者淘宝、微信、微博,哪一个不是美国首创,然后咱们再迁移到中国?如果我们永远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做一个抄袭者,还何谈大国崛起呢?
  好,既然从零到一的创业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彼得·蒂尔在全书第2页就实话实说:“创业课的矛盾就在于不存在创新定式,因为每项创新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给出一套创新配方。”既然如此,后面200来页他都在说些什么呢?
  书中的颠覆性观点就是:如果你能认识到创业并不是要与别人竞争,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
  把谷歌、Facebook的发家史研究得再透,也不能沿着相同路径再造一个谷歌、Facebook,因为你很难在原有领域挑战巨头。谷歌的崛起不是因为做的电脑操作系统比微软更好,而是在搜索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Facebook也不是在搜索领域挑战谷歌,而是定义了我们的社交方式。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前几天刚好定了从北京飞往奥克兰的机票。一万多公里的路程,一张票含税价也就2500元人民币左右。当然,其实你要是足够耐心,还能买到更便宜的票。即便如此,我这张票折合下来,平均每公里两毛五,单位成本比动车还要便宜,更不要说与高铁比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航空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航空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都在拼命控制成本。消费者虽然受益了,但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种钱挣得太不容易。
  那创新企业呢?毫不夸张的说,美国所有航空公司的市值之和,还不到谷歌的三分之一。因为谷歌的利润率高达21%,要比航空公司高出100多倍。但其实,谷歌的营业收入还不到美国航空业的三分之一。谷歌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与其在网络搜索的垄断地位密不可分。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琳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商界定律恰好相反,“不幸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幸福的企业各有各的幸福。因为幸福的企业都因为手握创新而享有行业垄断地位,不幸的企业则因缺少绝活而陷入残酷的竞争苦苦挣扎。
  因此,要想创业成功,您还得有绝活,这是获得合法垄断地位的最佳途径。
  可是,创新哪有那么容易?哪有那么多绝活?没错。不是所有人都能创新创业,但要跟对人、入对行也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从零到一》的作者彼得·蒂尔自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可能很多国内的听众还不太熟悉这个人,彼得·蒂尔是美国版马云,马云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支付宝,彼得·蒂尔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贝宝。更难得的是,从贝宝获得第一桶金后,他还先后投资了Facebook、领英和空中食宿,可以说每一个创新企业都改变了当代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也正是得益于眼光独到、对未来的预测准确,彼得·蒂尔如今有27亿美元身家。
  而且,他的传奇还在继续,眼光独到不仅仅限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美国大选,就在整个硅谷几乎一边倒支持希拉里的时候,他却旗帜鲜明地支持川普。
  那么,彼得·蒂尔为什么总能准确预测未来呢?其实,咱们很多人遇到大神,基本有两种典型反应。一是膜拜,好像信了大神,自己也会成为大神;二是认爹认老公,不管人家同不同意,反正咱是攀了亲,给自己加点偶像光环。
  我自己曾在美国做两年记者,不能说像芮成钢一样,朋友圈有多少猛人,但行走华府两年,政商学界名流也见了不少。这些所谓“大神”,谁也没比谁多个三头六臂,看起来与我们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而且很多都是白手起家,靠自己打拼才走上神坛。
  彼得·蒂尔自己也说:“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预知两件事:一是未来肯定与现在不同;二是每一点改变都植根于当下。”
  这句话的意思也并不难懂,用咱古话说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神的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老套、有点鸡汤!从人生赢家口中,我们更想听到“创业秘诀”、“发财秘诀”。“秘诀”有没有?有,但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世界上存在瘦身秘诀、学英语秘诀、老中医秘诀,好像这个世界有一种类似魔法的存在,只要知道了秘诀,就可以打个响指见到成果。可是这种秘诀只存在三线城市的电线杆子上,现实世界并不存在,意淫可以,认真你就输了。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任何鼓吹不用努力就能成功的秘诀都是在耍流氓。如果你想成功却不愿努力,这也很正常,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帕累托原则,也就是二八定律早就告诉我们,80%的人都是普通人。
  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就是要做人群中成功的那20%。那么,请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你坚信这你自己是对的。”这是彼得·蒂尔在面试应聘者的过程中最喜欢问的问题,也是我在本期节目的最后留给大家的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反应出你是否有勇气做一些不寻常的事情,说出不合群的想法,做出非常规的举动。否则,永远要在别人趟出一条血路之后你才敢迈步,你充其量只是一个从1到n的抄袭者,永远无法成为从0到1的创业者。
  当然,创业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今天只说些皮毛,了解一些大神的颠覆性观点。首先,我们要记住,竞争并不能让你创业成功,你的目标是用创新垄断市场;第二,一定要有绝活;第三,敢于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好点子,然后毅然决然地走下去。
  当然,我们不必每个人都去创业,但一定要记得叩问内心,我想要一种怎样的人生,我是否依然有勇气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完)

  九牛二鼠
  2016年12月15日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