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装看过了《Zero to One》_从0到1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从0到1 > 如何假装看过了《Zero to One》
老衲很欣慰 从0到1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05 14:02:02

如何假装看过了《Zero to One》

我就是来捣乱的....




核心概念高冷版——垄断

应用:“我很认同Peter的书里关于垄断的看法”

如果你连一篇文章的时间都不打算浪费的话。请记住垄断这个词,它是关于此书非常重要的一点。简单来讲,这个概念是为了对抗传统经济学家的竞争论点(如坑死一批商科生的Michael Porter五力分析)而强调的。作者认为美国人被竞争烧坏了脑子,一股脑地在同质化竞争,互相杀价,最后自己没了利润。但优秀的企业总是选择垄断市场,并成为具有独特性的独占(台版用词)企业。

全书从一开头的创新思维,商业模式,到后来的组织文化,价值回报,销售的重要以及未来产业等,其实基本都是在讲一个垄断/独占企业如何形成,以及投资人应该如何选择一个有长远回报的(垄断)企业。

这个概念最先提还因为它非常适用于国内情境。比如全民狂欢的滴滴快的租车公司烧钱补贴,还有眼下年关将近气氛紧张的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各位不妨一边大肆占人便宜,一边不屑而高冷地表示:

“他们只能这样搞是因为没有独特性,要知道Zero to One里也提了, 好的企业...”



必须领会的行业切口版——秘密,以及四个特质

应用: “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如果你的投资人,行业前辈或其他人等貌似神秘地这么问了,请千万要露出“你懂的”的眼神哈哈大笑,并在不经意间自然地告诉身边的人这是出自Peter Thiel的话。

这是作者觉得最应该拿出来问的一个问题(另有一个更俗的版本是“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是还没被创造的”),作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创始人,可以找到正确的市场并创造垄断企业,是因为他能够看到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实。 而对于实现从0到1的具有独创性的创新来说,这也是必要技能。

另外,书中还为优秀的垄断企业给了个定义,他们应该具有的四个特质分别是:專利技術、網路外部性、經濟規模和品牌 (据台版翻译)。而网路外部性的重点是企业必须在规模极小的早期就能够为用户提供价值,比如一开始只是为了校内同学社交的facebook。作者又在后面对这一点所提及的利基市场有所展开。既企业应该从一个小的(可以垄断)的市场开始,并在之后逐步扩大,比如亚马逊。

各位可以在谈话中涉及所提特质时迅速引用Peter Thiel的背书,但我个人非常不建议一次性背出四个特质,你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死读书的人,或者更惨,一个典型的产品经理。



心怀全局的宏观思维版--两种形式的发展

应用:“你知道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有什么区别吗?”

不框架无大师。作者在第一章,就以先知的视野为我们介绍了两种不同的progress(进步进程发展)。

一种,是垂直的,密集的,也是作者所喜欢欣赏的,从0到1的进步。比如科技领域的进步。这是突破性的,难以想象的。

而另一种,是水平的,延展的,被拿来当对照组的,从1到n的进步。比如全球化的进步(此处可能作为进程理解更佳)。这是复制性的,容易想象并执行的。

其实看完两点各位也知道作者的意思了。再多提一下是这段又可以被当作连文青都可以理解的一段,因为作者在书中直接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进步的可能区分,并举了中国作为从1到n,复制其他国家成功模式的例子。

从此,各位看到单调的事物时,忧伤地自拍发朋友圈外还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全球化的进步,但科技呢?我们在科技这一维度上有什么呢?“



睥睨天下指点江山版--未来现金流和幂次法则

应用:“你只知道它一直亏,不知道它未来能有大钱啊”

所有在大学时修过金融经济相关课程的人大概都会对future cash flow有条件反射的感触(我就直接想到了公式)。作者作为一个面向创业者的投资人,非常直接地把这点作为了伟大企业的衡量,他说:

伟大企业是由未来能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来定义的

实际上他对未来的定义是至少10到15年后(对大部分科技企业而言)。并且坚挺一直在亏的twitter。当然就作者本人提出的各个定义而言,twitter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垄断企业。

而幂次法则实际上可以用更早的一部热门书《Lean In》里的话解释:选择火箭而不是选择位置(对这当然不是原话)。

作者认为比起学校中一直强调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对的选择。选择曲线的一头,比起创业应该加入高速发展的产业。选择最有前景的产业里你最擅长的事物。


来自写字的家伙的贴心提示

书中还有其他点,但本篇中所提几个重点已经足以应付日常对话。

最后献上一个锦囊,如果您读了本篇内容后,出去滔滔不绝时发现对方显露出了想要更深一步探讨的欲望,请用上“当然,具体到国内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 这一万能金句迅速收尾,不谢。

=================

[注意]:如果各位是从中信公众号2月末的推送文章里知道这篇书评的话——他们是未经授权的搬运,已经举报微信团队并删除该推送



此篇文章已经发布在钛点的网站和公众号上,想要关注更多互联网相关的无意义吐槽请关注钛点(ID: taipoint),我们偶而会有干货

展开全文
有用 39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如何假装看过了《Zero to One》”的回应

徐言 2015-10-12 23:37:02

蛤蛤,此楼歪得甚好。

Boolean 2015-08-17 15:50:03

总结的相当到位!

无颜 2015-05-04 13:58:20

“当然,具体到国内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

必须是万能金句啊,只要涉及到国情哪儿哪儿都适用,哈哈哈

帅章鱼 2015-04-07 16:10:23

水的一B,我还以为什么呢

Sanji 2015-03-30 15:01:54

看到LS两位我释然了

老衲很欣慰 2015-03-11 19:57:56

@iamsujie 彼此彼此,很少看到产品经理自己跳出来认被黑了的。

iamsujie 2015-03-11 17:54:51

黑的漂亮~~~ 各位可以在谈话中涉及所提特质时迅速引用Peter Thiel的背书,但我个人非常不建议一次性背出四个特质,你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死读书的人,或者更惨,一个典型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