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冒险》:华尔街版的《大败局》_商业冒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商业冒险 > 《商业冒险》:华尔街版的《大败局》
徐而道来 商业冒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28 21:07:40

《商业冒险》:华尔街版的《大败局》

“布鲁克斯的著作很好地说明,经营生意和创造价值的规则从未改变。举例而言,所有的商业努力中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你是否有完美的产品、生产计划、市场营销都不重要,你需要的是适合的人去领导和实施这些计划。”

以上这段,是比尔盖茨对于这本《商业冒险》的评价,本书通过对美国历史上12个重要商业故事的深入描绘,为读者展开一张绚丽的商业史画卷,也带来诸多思考:
▲一次突如其来的股市震荡让所有参与游戏的人惊出了一身冷汗,事后众多股评家都给出了头头是道的解释,但为什么事前没人能预测呢?
▲历时两年的民意调查,福特集合全公司最强大的设计、制造、宣传、销售团队,打造的车却遭遇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惨重的失败。企业不该相信消费者意向调查,还是执行过程出了错?
▲施乐时任董事长威尔逊投入了巨额资金和20年时间,终于将复印机推向市场,并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如今它却已经沉寂。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怎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通用电气卷入了价格垄断案,被送进监狱的没有一个是高管,那些在被告席上低头的人是替罪羊,还是沟通不善的牺牲品?

这些有趣的故事就是这本《商业冒险》所带给我们的,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整本书中体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冷峻姿态。无论是什么样的历史,保持客观和中立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作者也是人,永远带有主观偏见。历史是有很多个繁杂的细节所组成,我们听到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基于作者的偏见所抽象化出来的结果,将一些细节做了处理。但在本书中,作者忠实还原了每一个商业故事的大量细节,并不带偏见地表达出来,然后让读者进行自发思考,丝毫没有说教。总体感觉就是:作者似乎啥都没说,但他却表达了所有。

如果要找出一本在我国类似的图书,那理所当然是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两本书的切入点都是深度观察一家企业或者一个重大的商业事件。只是《大败局》立足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势下的企业演变和企业家精神层面的探讨,而《商业冒险》则更着重在商业本质以及相关政治、法规的大环境。虽然立足点不同,但两本书都是了解中美两国商业史的绝佳读物。

顺便说句题外话,晓波老师是我偶像,当年正是看了他的书才让我有了写作的动力。他的书最为推荐的是《激荡三十年》、《大败局》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三本。哪怕是站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这些年的商业历史也依然会给予我们启迪。

对中国读者来说,阅读此书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因为每一个故事的信息量极大,光是记这些人名就得费点工夫。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在信息考证上的深度和广度,对细节的严谨性。虽然读起来累,但本书一定得“沉浸式阅读”,否则极容易错过那些让人振奋的片段。

在施乐复印机的发展史一章中提到:
“静电复印更直接的问题在于,它是违反版权法行为的一大诱因。……在1967年,利用这些技术,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将任何出版图书复印50份,每页成本仅0.8美分。……作者和出版商都表示,静电复印这一新技术的风险在于,它们使书籍消失的同时,也会使作者、出版社及写作本身都消失。”——这种颠覆式创新面临的困境,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也在反复上演。

商战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将来还会继续发生。

原文地址(网页版):《商业冒险》:华尔街版的《大败局》
徐而道来公众号二维码:

《商业冒险》:华尔街版的《大败局》1
互联网时代的“无知经济论”者,为您带来最新最前沿的商业评论。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