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创造性角度看问题_超爆魔鬼经济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超爆魔鬼经济学 > 更多创造性角度看问题
leo张大志 超爆魔鬼经济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14 18:05:18

更多创造性角度看问题

书是2012年买的,2016年5月才抽出时间看。可见老婆让我少买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买的没有及时看;与此相对,她说的也是不对的,本书没有再次加印,如果我当时没买,现在看到它的机会也会少很多。看,这就是有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带来的不同视角,我认为书里讲的就是这个问题。案例写的都很用心,这个不错。
就新闻报道而言,它更关注震撼性。
书里提到了2001有关吃人的报道。要知道当年死于车祸的人要比被鲨鱼吃掉的4个人多的多,但是写车祸估计没什么人看。所以,没事还是少看新闻,新闻看太多只会从某种程度上降低自己的智商。
要更加关注外部效应。就是别人因为你做了某事所得到的连带结果,有正面也有负面。比如:你给自己的车安了一个方向盘防盗锁,从外面就能看到——说明这车儿不好偷。于是停在你旁边的车就成了目标,这就是你对另一个车主产生的负面外面效应。想一下,京都议定书和碳汇的问题吧,一个道理。书里也提到了比较好的方法,将一个看不到防盗装置,这样就提升了抓住盗贼的可能性,说不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看病也得理智一些。
书里提了医院的例子,最优秀医生的特点归纳起来是:大部分是一流院校毕业,有丰富的经验,工作经验比别人至少多10年,就职于顶级医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也许你看了觉得没什么用,实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所以人们才愿意去大医院看病。
下面说得你可能觉得有用的,很大程序上治疗效果与治疗费用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并不是花越多的钱,治疗效果越理想。而且,还存在合理误差的问题,即使的确诊,也有不少人其实没什么事。而这浪费了医疗资源。此外,我个人观点是——有个正确的死亡观要远远比找到更多治疗方法有用,每个人早晚都是会走的。20世界抢救过来的病人,100%在22世纪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书中还提到了数据的力量(2012年好像还没有大数据这个说法)
用数据分析谁是恐怖公子,他们有些自己的特点,比如名字,银行账户的特征,不会买人身保险(9.11之后学开飞机也算一个特征了)。其实数据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都在透露信息。想获得自由,那部分信息的泄露就是代价,除非你与世界不打任何交道。
交易大厅中的欺骗与社会学数据存在的问题。
某位经济学家对交易中的欺骗做了研究,之前有研究就相当竞争人有利他倾向。其实情况不是这样,那些想骗人的交易者多半不参加此类测试。而且,他们尽量骗外地人(因为不会再见面),不骗本地人(因为可能被找上门来)。很多社会学关于“利他”的实验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参加是有这种倾向的人,同是他们能从实验组织者表现出的意思,给出他们期望的结果。
书里还提到之前导致孕妇大量致死的原因是医生没有洗手(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可还是死了很多人)。美国之前的大新闻,38位邻居眼见某女士被杀无动于衷也不是真的,当时是凌晨2点多,大部分人睡觉了,而且至少有两个报警了(又是想整出一个大新闻)。还有一点,想解决问题要切断供应和需求两方,拿毒品举例,现在就是对供应方力量够,对需求方管的还是松。

具备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也许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活得更好,至少是拥有更多的视角,让自己不至于被别人左右,至少掌握自己看问题的视角。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