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房和“富人”定义——认识生活中的谬误_被掩盖的经济真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被掩盖的经济真相 > “天价”房和“富人”定义——认识生活中的谬误
peterq 被掩盖的经济真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12-18 22:12:17

“天价”房和“富人”定义——认识生活中的谬误

作者的观察点比较新颖,能够看到别人习以为常的谬误,为了帮助美国大众了解这些日常的谬误,所以他写了这本书,理解书里的内容需要很好的美国背景知识,比如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博弈中也举到了类似的例子)和种族等,所以我认为我们主要应该学习作者的出发点和分析方法。
 
如果中国人写类似的一本书,城市的真实与谬误和收入的真实与谬误应该是我们最关注的,当然种族的真实和谬误也可以写一下。其中住房与飙升的房价对老百姓是一个知识教育,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干预与房价飙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限制土地出让和限制郊区住宅扩展容易产生“天价”住房。作者举出休斯敦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但是房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政府干预少。中国可以拿沈阳为例:2004年沈阳市人口密度为2.1万人/平方公里,高出北京、上海的1.4万和广州的1.3万的水平。但是沈阳房价没有出现“天价”,原因是沈阳在东西南北边缘地带都建设了一批住宅小区,吸纳了中心区大量外迁人口。2006年沈阳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661.5万平方米,而人口多两倍的上海同年只有2112.1万平方米。所以上海在07年出现了一次50%的涨幅,而沈阳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者反对平价房(类似我们的经济适用房),中国的茅于轼也吃这个观点结果被拍砖(国情不同)。我认为茅教授可能担心经济适用房造成的结果与实际相反,这点已经在美国得到验证,更何况郑州的第一批经济适用房都先分给了公安干警。考虑到中国非农人口的城市化,城市规模蔓延不可避免,沈阳在城市规划上已经给其他城市作了一个很到的例子。
 
收入的真实和谬误当中给我们的启示更多,上海有很多税后收入两万的人在过着苦日子,因为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他们需要不吃不喝工作14年才可以在市中心附近买一套100平米的二居室。但是有很多退休的上海人,月收入只有几千元,但是在市中心至少有一套房子。谁是富人?按照本书的观点,是退休的上海人。“富人”和“穷人”要通过积累的财富作为标准,收入是不能作为标准的。虽然外企收入高一些,但更多的人愿意当公务员或进国企,因为积累财富更快。另外平均收入或人均住房面积很容易欺骗大众,建议看看《统计陷阱》。建议我们收入一定要看中位数,平均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中国新闻有两种造假,一种就是直接撒谎(伪造数据);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统计造成的谬误。

http://comm.dangdang.com/member/5092681341813/reviewdetail/1634028/

展开全文
有用 1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天价”房和“富人”定义——认识生活中的谬误”的回应

橙。 2013-06-13 17:50:44

从来不看CCTV的飘过。

Elact 2010-02-04 18:03:47

所以中国新闻有两种造假,一种就是直接撒谎(伪造数据);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统计造成的谬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