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牛逼起来_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 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牛逼起来
行空天牛。 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10-29 20:10:40

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牛逼起来

秋去冬来,每年的校园招聘也这让人觉着丝丝寒意的日子里渐渐走向高潮。面对应聘,我身旁的这群毕业生也似新新人类一样,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新名词和新句子:鄙视(笔试)、霸王笔、面霸、享受被锯(拒)的感觉……调侃之中尽显万般无奈。从两年多以前毕业的那帮兄弟找工作,到现在的研究生同学应聘,这些身边的事情让两次都在冷眼旁观的我也不寒而栗,形势真的严峻了,两年后的自己不知又将面临怎样的状态。特别是现在,信用透支引起的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很多大企业裁员小公司关门,对于应届生求职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向惯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们这一次也真的感觉到愁了。“毕业即失业”就像一句魔咒一样缠绕在我们的四周,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如今的社会,一方面,企业对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求贤若渴,苦于找不到千里马;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同志都感到就业压力大,苦于遇不见伯乐。但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话说你是个牛人,要么你可以一周编出20万行的代码、要么你深谙行业发展之道、要么你熟知谈判公关智巧、要么你有妙手回春之法……总之只要你足够的牛逼,已经打到行业的top,你是不需要再为找工作而犯愁的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我们,咱都还不够牛逼,总是在面临考验的时候才发现本来用于积累能量的时间都在不知不觉中给浪费了。正像歌曲中唱的那样: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发现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时间就像是水,你捧在手中,它又从你的指缝中流走。
 
但是不够牛逼就一定是自己造成的吗?也不见得。我们的国家从来就不缺少奋发有为的青年,有为暂且不说,奋发的肯定是一大批,有如长江之水奔腾入海。奋发而无为,这就又得怪教育体制了。曾经在美国创立网讯,如今在国内做风投的一位传奇人物朱敏在接受《环球企业家》的访谈中说过:“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比美国学生要延迟5、6年,美国学生学生22岁可以创业,中国学生27、28岁比较合适。如果你拿两个斯坦福大学二年级的人,再拿浙江大学最好的两个二年级学生比一下,会觉得后者太嫩了。他们的演讲能力、思考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都差了很多档次。”就想现在的我一样,真不知道人生改如何度过。关于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我前面也写过一些文字的(如《本是各自的朝圣路》),主要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脱节的问题,还有教育方式本身的问题。大前研一在他的书中说到日本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即战力和专业精神。其实我们国内的教育更是如此,缺少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讨论能力以及理财、外语交流、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依然是填鸭似的教育。据说丹麦有这样的规定:学生有学习的权利,而老师没有教给他们答案的权利。科学的教育更应该是启发式的学习过程。然而,在这样的畸形教育下,终于培养出了如此之多的不够牛逼的奋发无为之士。
 
大凡在思想上集大成者,在观点上总会有某种意义上的一致性。大前研一说要培养即战力,即刻投入战斗的能力,意在培养一种具备专业精神、能胜任大事的专业人士。这里的专业显然不是在学科分类意义上的专业,而是一直通用的能力,一种协调、领导、沟通、创新的综合能力。而郎咸平说到,本科教育的宗旨是通才教育,专才的培养是要靠专科教育来完成。援引两位学者比较一致的论调,是想证明我以前在博客里说过的话,如今的生存法则是:高学识+高创意+高执行力+高效率+高表达力+高洞察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比拼。另外,郎咸平教授还为这篇文章带来了“毕业即失业”的第三个原因——中国的产业链定位问题。为什么找不到事做?郎咸平说:
 
“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原因是:专业不对口。我在美国教过很多学校,香港也教过,内地也教过,我就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是专业对口的。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全世界大学生都专业不对口。为什么美国学生专业不对口,找得到事,而我们中国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事呢?有人说是因为扩招,但是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比中国高很多。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个想法其实错得离谱。真正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产业链,就是6+1。1就是指制造业,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6是软的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把6+1里面最差的1放在中国,而1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在这种产业链的格局之下,除非你从1走到6,否则大学生就业一样艰难。此外,利率不断调升,汇率也不断调升,使得这些出口制造业日子更不好过。中国的产业政策必须从1走到6,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包括大学生就业。”
 
听到郎教授的话,我们清楚了很多,他的分析也比我前面的呓语深刻很多。工作难找的事也是社会的各个环境共同演绎的一处悲剧,这里有教育体制的弊端、产业链发展的落后这样面上的问题,当然,或许还有企业人力资源标准的界定、行业发展等等点上问题,同时,也肯定还有你和我的问题。我们期待着面上的问题尽快改革、点上的问题逐步解决。不过再一次的用控制理论的术语做个比喻,这些都是长周期环节,是慢回路,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调整短周期快回路,那就是努力让自己牛逼起来。对于个体来说,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展开全文
有用 3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牛逼起来”的回应

幸福的兔子 2010-10-18 18:37:32

演讲能力,思考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有待提高!

sky 2009-09-03 14:57:02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第一,或者所谓的精英阶层,而且也不现实,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可以给所有阶层的人提供自己的平台,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一个相对的公平合理,而在目前的中国这些无疑是天方夜谭。

木.林.森 2009-02-08 13:07:48

牛逼,难!

Shiki 2009-01-12 02:00:16

 高学识+高创意+高执行力+高效率+高表达力+高洞察力

——拿这六高来反省自己

nem0 2009-01-02 12:11:07

高学识+高创意+高执行力+高效率+高表达力+高洞察力

此六高可不是普通人能就。

小鲤 2008-12-12 22:04:05

嗯,要努力,让自己牛起来!

阿福 2008-11-05 13:06:06

朱敏很传奇

渌水 2008-11-01 12:04:09

牛逼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