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还是做秀?_最后的狂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最后的狂人 > 狂?还是做秀?
乐悠悠 最后的狂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4-26 14:04:59

狂?还是做秀?


我是冲着“狂人”两个字看的书,此前并不知道邹恒甫何许人也。拿到书后,发现编著就是邹恒甫本人,在对自己的介绍里,有“天才少年”,也有人选长江教授、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教授、全球经济学家排名前100,“狂”体现无疑。不过我同时也感觉,该人狂虽狂,但官本位的思想残留也不是没有,否则也不必要特意把“中组部”摆在首要的位置。在介绍里,还有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封电子邮件解除公职教授之事。据此判断,这是在邹狂人的心里分量极重的一件纠纷,到底怎么回事?我便带着疑问翻开了书。
起初看邹恒甫,感觉过瘾,才气充沛,敢说敢当,那些带有几分刻意的狂语,令人菀尔,也让我联想起民国时期那些率真的文人。然而看着看着,就发现邹教授有时刻意得过了头,“狂”的做戏感渐强。哪怕他自述的与张维迎矛盾事件始末,也无法让我信服地站在他一边。一是他被张维迎聘为上宾时,应对张的为人处事相当了解地,但也欢欢乐乐地来到张的地盘。等到被张辞退时,他跳出来说张曾经在哪里混不下去,被某某收留,又在得意时背叛某某,总之道德有缺陷。这种做法有失厚道,何况若张真有问题,你何以明知还与他交好?二是被张辞退后,有人问邹教授为啥不用申诉的方式来解决争端,他的答复是“怎么申诉?没有申诉程序。”这就有点把13亿中国人当傻瓜的味道了。邹教授在美国读的硕士、博士,又担任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应该具备相当程度的法律意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可以诉之仲裁,更可以告上法庭,何以一位受到高等教育的教授就不懂呢。不是不知道申诉,而是刻意做戏吧。三是对于自己“举报北大院长奸淫梦桃源”,他说自己喜欢夸大,认为这个话题确实能吸引眼球,所以这样说。这已经不是夸大,如果没有证据根本就是诬陷,主观混淆诬陷与检举的区别。
我无从判断邹恒甫与他人的纠纷,因为一切了解都来自本书。但透过他的叙述,我深感邹教授之“狂”无法与民国那些“狂”的文人相较。前辈文人的“狂”是一种率真的流露,而邹教授更多在刻意做秀。

《最后的狂人》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