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平: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家族财富_家族财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家族财富 > 蔡洪平: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家族财富
家族财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5-17 21:05:09

蔡洪平: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家族财富

历史,肯定会感谢比尔·邦纳先生。在他的最新著作《家族财富》一书中,他把人类近300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家族财富的传承和延续规律基本说清楚了。这也是此书全球畅销的最主要原因,而今该书终于在中国出版发行。在我看来,中国人先读马克思、后读凯恩斯,邦纳的这本书应该成为当今中国富裕阶层要读的第三本书。这可能会成为这一代中国人的“历史老三篇”。

  纵览全书,邦纳用10大篇章阐述和分析了家族财富积累与传承的方法和结构。这些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既有用,也没用。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就没有贵族,而且早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也似乎和本书中列举的“富不过三代”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中华民族的“富不过三代”,除了财富传承的自然递减因素之外,还有一些社会历史因素,如起义、革命和战争,使得财富被剥夺。

  记得20年前的1993年,我参与上海金山石化最早的H股国际发行,当时的国际投资者完全不懂中国。当我们在爱丁堡的一个城堡里即将完成对一个叫The Widow Fund(寡妇基金)的基金的路演推介时,突然有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叫我们稍等。片刻后,我们居然等来了这个基金的传人老太。她本人应该不是寡妇,看上去依然有苏格兰贵族女人的那种风姿。她提了一个掉了几层皮的黄色牛皮文件包,拿出一张光绪年间清政府发行的大清政府国债,黄色的宣纸上盖着大清政府的红方印和一位财政大臣的毛笔签字,面额为120万英镑。她温文尔雅地用其贵族式的英文问我们:“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ould cash out this bonds,or whether I could use this bond to swap for your Jinshan Petrochemical’s shares?”(您是否能告诉我,我在哪里可以将手中的这张债券变现,或者我是否可以用这张债券换金山石化的股票?)这下我们全愣了。因为在路演的准备中,我们从来就没有准备这样的模拟问题。我们后来和这位尊敬的老人开了个玩笑说:“喔,太棒了!这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证券,我们认为其收藏价值可能高于其面值,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再过50年,当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可能有中国的富人来收购这张债券的。”老太太似有些满意地听懂了,边走边点头。

  她点头,我们却摇头了。老太太呀,您真不知中国国情。历经百年,“一切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契约一律废除”的宣言已经宣布过三次了,并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爱国口号。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回答了邦纳在本书第3章关于财富的传承中剔除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一——革命因素。可以说,中国先辈将revolution一词翻译成“革命”,这个“命”字是非常贴切的。

  今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人类最多人口国的后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化,翻开了走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新篇章。目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实现人均GDP 6?000美元,已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观,备受全球瞩目。在过去的15年间,仅从我从事的投资银行统计来看,中国企业累计上市融资迈向3?000亿美元,一批又一批的超级富翁层出不穷。我曾经在2007年碧桂园、复星、SOHO中国和巨人网络的上市酒会上说过,美国的顶级富人排行榜5年才换一次,而中国则每个季度都会换位更新。那时候,每个月完成的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融资上市后,可能连个仪式都懒得办,真可谓“造富运动”。中国的一代企业家,包括王传福、马云、张莹、杨国强、郭广昌、史玉柱、刘忠田、施正荣、许连捷等,几年间齐刷刷地站到了世界顶级富翁的行列里,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我曾经在2009年纽约的一次投资人大会上说:“200年前是格林威治时间,100年前是美国纽约时间,而今天是中国时刻。”

  但是,历史演进的真快。转眼间,中国经济到了发展的拐点,国民经济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企业从创业阶段迈向了守业阶段,企业家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阶段,以及第一代企业家正在老龄化,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怎样传承财富?而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家族财富传承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有的只是一个个富有家族不断衰败、受难的悲惨故事和传说。因而,难免出现了近几年来部分资产流向国外寻求避险的“安全性”转移。殊不知,读完本书,你一定觉得这样做其实也不安全。

  近100年来,全球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从头至尾生存发展延续下来了。道琼斯指数在1990年拥有的30只股票,只有一只留存至今;而且也只有5%的企业,子女能真正接班。这又告诉了我们:财富除了其流动性和投资风险不确定之外,一定要防止许多天然的围剿财富的陷阱。例如:战争、革命、政府滥征税收、政府滥印钞票、机构滥发债券、所谓的慈善、信托计划、艺术品推荐、理财及保本产品、上市公司圈钱、经济和行业周期、企业家自身受荷尔蒙影响而发生的不断情变、子女寄生和腐败、家庭矛盾等;还有些国家政府官员掌握生产要素下的企业寻租,以及寻租后的财富被没收。因此,思考和理解中国的家族财富发展规划,实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难度。

  因此,我坚信,正因为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也许看到了这一世界性规律,所以他们想穿了,把绝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社会慈善事业。

  虽然全书没有完整答案和如何教育我们发扬财富,但有许多事实和经验让人启迪。

  穆里耶兹家族的成功告诉我们:家门口的市场(Home market)是他们的根。虽然他们拥有欧洲最大的平价购物中心,在法国拥有巨大家业,但他们的成功模型和洛克菲勒一样——早上班;晚下班;专注于本地事业。世界上90%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离开了祖国的根,转移资产于异国他乡,财富和事业将是无本之木。另外,这些家族远离公众视线。我们今天只知道世界500强,但我们真的还不熟悉许多像穆里耶兹这样很少在公众视线中出现的大公司、好企业,尤其是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和事业兴旺超过20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才华、知识、信仰、经验和修养。如果把财富传给无能的“富二代”,这等于将金钱换成毒药,让他们闯祸或早亡。因为财富的天性基因是生产力要素的被经营性及流动性,优秀企业家积累财富的基本规律是把这种正向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生产、服务和流通变成利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又由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及文化所孕育并决定,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类根本无法传承、没法复制的所谓“事过境迁”。今天全球太多商学院,似乎告诉人们怎样复制更多成功的富豪,但你见过有哪一位世界500强的创始人和中国顶级企业家是由商学院培养出来的?

  弗吉尼亚人和瑞士人的贫富差异告诉我们:财富和丰富的资源秉赋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富有。相反,资源贫乏的犹太人靠刻苦工作和长期奋斗反而成为人类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讲,最好的财富传承还是人的精神和能力,而不是物质。

  在我看来,西方人善捐的行为除了宗教、信仰和德行以外,还有其他道理,那就是他们对子女只是有限责任。中国人对子女是传统上的无限责任。然而,事实却是具有讽刺性的。西方人对子女有限责任的文化反而培养出了许多有着无限希望的第二代、第三代,三代出贵族。而中国富贵家庭无限责任的传统却培养不出有限的未来栋梁。如果说中国大陆才改革开放30年,不足为例,那香港、台湾的富二代缺才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仔细读完本书,邦纳还是揭示了一些保全性的财富传承方法。

  譬如,比较多种财富传承方法,保留家族生意主业而不轻易套现是一个不错的主张。

  譬如,资产越具有流动性,流失的风险也越大,因为市场和政府有着围剿流动资产的本能,通用电气的衰败就是例证。

  譬如,不要因为自身创业的卑贱而妄想一夜贵族化并丢掉家族创业的精神和本色。随意挥霍、玩艺术、泡明星、搞离奇虚荣、过一种自己也不懂的生活,书中揭示了这一切是全球富豪快速消亡的基本道路。

  譬如,建立和维持一个团结和谐、人丁兴旺、身体健康、互相扶持、具有家族文化及品味的大家庭是财富延续的基石。

  譬如,制订完整和长远的信托计划,谦虚地对待每一项不了解的生意和机会是延续家族财富的良好途径。

  譬如,大量购买不动资产,包括矿业、黄金、住宅、商业楼甚至车位,以减少资产因流动性而带来的流失,虽保守但却是明智之举。

  譬如,建设农场一样的小庄园大本营,远离市中心,那里没有喧嚣,没有欺骗,只有安静的田园生活并延续财富。

  愿,今天中国所有的富庶家庭能超过历代时限,成功光大财富。

  愿,中国本身就能成为一个家族大本营,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最伟大的家族大本营。

  注:蔡洪平先生于2010年10月加入德意志银行,担任亚太区投资银行主席。之前,曾于2006年至2010年任职于瑞士银行。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