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就是一个工作笔记的汇总,涉及小米公司的注册、产品研发、产品发布、运营、面试等等各方面的细节,但是对于这些细节又都是离散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份工作笔记经过整理润色就形成了这么一本书,主线不明显,没有浑然一体的感觉。但即使如此,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通过本书能够较为系统的了解小米,并且可能有一些小米的故事能够触动你的神经,激发你的思考。
本书的作者黎万强,之前是做一个美工,后期负责互联网营销,其个人的经历基本上就决定了本书的重点和风格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虽然MIUI系统没有用过,也没有用过其手机,但是就个人感觉而言,他们的产品没有什么太多创新,总是在说爆品,其实其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硬件的堆砌,MINUI也就做了个主题而已。所以其产品研发没有太多可讲的,硬件方案买的是别人的,操作系统用的是安卓,工厂也是富士康代工。另外,最让我不爽的一件事情就是其宣传太恶心,把用户当白痴,前些时候发布一个插座,说研发费用2000万。真无语了,董明珠说其实个骗子公司,真一点都没错,一点都不假。回想一下传统骗子公司的表现和做事风格,真心太像了。
别人对小米的总结:而小米的成功,也是因为以雷军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抓住了智能手机市场在产品设计与定价之间微妙的心理平衡,用新的营销和运营理念改变了游戏规则,进而建立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上面这句话非常高大上,翻译成人话就是使用厉害的吹牛逼技术来卖自己堆砌的硬件。所以如果说要从小米学习什么,就我看,有如下两点:
1、吹牛B的技术,营销手段和策略;
2、明锐的眼光,通过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研发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
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本书和《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进行了对比阅读,得到一些碰撞:
1、周鸿祎做产品出生,并且后来一直把产品方向,所以在做产品上,周鸿祎的经验要丰富太多,至于营销,周鸿祎的做法很暴力,直接就是病毒,诱导,静默,这些是不能写出来的;而小米的营销则可以示人,还是高档上的那种,可以让最终用户认可的那种;
2、360起步是真心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甚至论坛上都有员工解决用户的电脑问题;小米则跟发烧友一起玩,所以小米做粉丝。
360专注于用户的安全需求,小米关注于用户的攀比需求(发烧)、社交需求;
说到底都最终落到人性上面了,而且是最基本的需求。
3、360的产品是设计然后实验出来的,小米的产品是粉丝共同提出来的。
360的创新在于价值主张和收入来源的创新,小米的创新在于价值主张和渠道和客户关系的创新。
4、市场细分不同: 360说说用户是小白,小米说用户是专业水准,360看到的是屌丝,小米从发烧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