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胜九败间寻找平衡_一胜九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一胜九败 > 在一胜九败间寻找平衡
张张张张 一胜九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17 17:06:55

在一胜九败间寻找平衡

原来每天写文章(日记)的时候,觉得一天天的日子很相似。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上每个月写一篇,出奇的发现生活还是挺丰富的。特别是开始和心理咨询师聊天后,被动的有了观察自己思想变化的机会。一段时间走过来,回想自己遇见、处理各种事情时那种从头到尾忽明忽暗的情绪变化,还是颇有心理收获的。

上个月27号,是周五。那会儿我最后一个员工同事还在,我们每天下午五点钟下班。下午四点的时候我收到网店平台的一封邮件通知。邮件内容用汉语白话翻译过来是:你的网店里有梵克雅宝的仿品,对方到我们平台投诉你了,所以我们暂停了你的销售权。

那会儿我刚刚进了一大批货,定制了5000个产品包装。并且打算在下周开始销售一个新系列的产品。

就普遍情况来说,干我们这行的中国卖家,或多或少的难免遇见几次这种情况(中国厂商设计侵权的现象比较严重,尽管我上架选款时已经非常小心了,但偶尔还是有漏网之鱼的仿大牌产品被无意中上架销售)。被暂停销售权的情况我过去也经历过,所以再次收到这样的通知时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和惊慌。最重要的是,事情已经这样了,惊慌也没用。

然而,几经权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仍旧在上个月30号周一这天,告诉了同事这一不幸的消息,同时多发了她一个半月的工资把她辞退了。

又过了几天,同事让朋友来我这代取之前网购邮寄到的包裹。她短信沟通时对我说,她打算下周就离开上海回老家了,又说了一些祝福的话。她要离开上海这件事对我的震撼(打击)还是比较大的。我原以为我们共事了一年多,她多少增长了些工作技能,再去上海其他公司找个不少于现在工资的工作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我还以为多给了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也算是给了对方缓冲的机会。可我完全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是人家在上海留下来最为重要的依靠之一。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K与我商量,无论我们将来做什么工作、生意或事业,都要离开上海,去比如无锡、苏州、南京这类的二线城市。以我们目前的经济状况,在上海全款买了房便会再没有多余的钱。而二线城市,不但可以买房落户,将来再起步的各种成本特别是招人的成本也会低些。

我向来不在意眼前物质条件上的不尽如人意,因为我知道我必不会止步于此。在买不起玛莎拉蒂之前,讨论车型与颜色是没有意义的。我是说,你尽可以在脑海中肆意的遐想,将来买哪一款豪车,副驾驶上坐着一位多大罩杯的妹子。但是和亲近的人,最好不要反反复复的无止境的讨论梦想的场景。毕竟,你要做好在最终达成目标之前,无数次跌倒和爬起的准备,无数次绝望和坚持的准备,无数次尝试和放弃的准备。而这些准备,不是你所亲近的人,那些你的梦想的旁观者所能承载的。旁观者只会看到你一次次的失败,然后又是一次次的失败,接下来仍旧是一次次的失败……

在任何所谓的成功达成之前,过程都是由一次次失败组成的。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这样。生意人做小买卖是这样。学生准备考试的过程是这样。抵达梦想彼岸前的所有行动几乎都可拆分为一次次的失败。

网店被关,生意黄了。并非全然没有好处,至少连续3、4年365天天天需要处理工作事务的我终于可以顺理成章的休息一阵子了。百无聊赖之际,我开始看之前朋友推荐的美剧《纸牌屋》。

《纸牌屋》是部很不错的电视剧,这点毋须多言。我看完一集半的时候,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民众创造价值,商人流通价值,政客分配价值。

接近看完前两季的时候,我观察到主人公Underwood并非事事一帆风顺。恰恰相反,他所在的舞台处处充满了意外。而意外往往意味着之前计划的失败。但Underwood却总是显得左右逢源,一切尽在掌握。这正是因为Underwood掌握了“平衡”的艺术。

对于掌握了平衡艺术的人来说,失败不再单单只是失败,而是积累经验的手段、颠覆现状的机遇以及与未来博弈的筹码。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日本艺术家志田美代子的平衡术表演。我第一次观看她的视频表演时,也几乎动容得流泪。一根羽毛,竟然能凭借自身的力量与若干粗重的竹竿抗衡,构建了震撼人心的绝美造型。而这一切,当然要假借艺术家之手来完成。

或许,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一个完满的人生,都是由那一根无足轻重的羽毛与那些粗笨无比的竹竿所构成的。羽毛是矢志不渝的初心,而竹竿是前进路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失败。

网店被关,我当然做了若干反省,思考了战术上的失误,也重新调整了整个战略的规划。抱着迎接失败的暗淡心情,偶然逛书店时发现了《一胜九败》这本书。书中讲述了日本首富也即服装品牌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的经营故事和商业理念。如果说乔布斯凭借科技的力量书写了一段改变世界的史诗,那么柳井正毫无疑问同样演绎了一场令人咋舌的创富传奇。

明亮宽敞的房间挂满了设计简洁几乎毫不起眼的服装,这是优衣库专卖店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柳井正的创业故事亦是如此,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所谓的“颠覆性创新”,却把每一件平凡的普通的日常事务做到了极致。

《一胜九败》中让我最为动容的是这样一段话:柳井正在每一次大动作的时候,从来都没有犹豫。不是他不害怕失败,而是他更加渴望成功。源于对成功的渴望,他一步步地带领最初的一家小西装店成为如今上市的大公司。

回想我近三十载的人生,仅有的两次成功不也源于对成功的热切渴望吗?哪怕最亲近的家里人在电话那边对我说,“你怎么尽想好事呢?”我也未曾动摇过我对目标追逐的决心。而再回想过去的一两年,我几乎每天都陷于对失败的恐惧之中。这样的恐惧让我裹足不前,让我愁眉苦脸,让我空对着理想与目标望洋兴叹。

如本书名称所示,柳井正阐述了失败对成功的意义。他同时强调了快速从失败中撤退的重要性,“柳井正很清楚,面对失败是需要理性分析做基础的。他为自己设置了两个标准来分析止损点,让失败不至于把自己的老本赔光,甚至危及公司正常的生存。

第一,是从现在的延长线上来说,投资已经不可能回收,或看不到回收的可能性。第二,它只是延续生存,但不能再扩大生产。对于这两种情况,公司都会果断停止发展或改变方向。

也有很多企业家与柳井正有同样的想法,只是他们更多是通过数字来评判止损点。而柳井正在参考数字损失的数值多少的同时,更加重视事业本身。他说,是否继续下去的标准是看这个事业是否有发展性,如果事业本身没有发展的可能性,还要继续做下去的话,损失将越变越大,这个时候的坚持就是愚蠢行为了。

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萌芽。一个明智的决策者,应该能够从自己的失败之中看到更多的机会和希望。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去执行,即便有可能会失败,也要用执行中所获取的经验和教训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单凭空想是永远不会做出成绩的。柳井正正是把失败的经验变成了独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为成功积累了更多的财富。”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收到的最大赞誉是“在最绝望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俞敏洪最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我向来知道,如果是其他老板的网店被关,他们最该做的也会做的是把握住万分之一的机会,尽最大的努力挽回局面。不幸的是,我一次次的想象最糟糕的情况如何发生。万幸的是,我终究没有放弃尝试,6月16日的晚上终于迎来了网店的起死回生。

如果说我对那些深陷失败痛苦的人有什么建议,那就是“尽情的想好事吧!做那些别人完全不相信你能实现的梦!”另外借用社群领导者Scalers的原则“持续不断地做,状态稳定地做,抵抗风险地做,机动灵活地做”!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在一胜九败间寻找平衡”的回应

蕉先生 2016-07-17 20:09:52

给你点赞!